专栏名称: 笔记侠
-1~6岁CEO都在看的第一手笔记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苏新闻  ·  王健林、王思聪突传消息! ·  2 天前  
江苏新闻  ·  王健林、王思聪突传消息! ·  2 天前  
通用技术集团  ·  DeepSeek请回答:造机床、搞医疗、做工 ... ·  2 天前  
通用技术集团  ·  DeepSeek请回答:造机床、搞医疗、做工 ... ·  2 天前  
购机帮你评  ·  国补后,它或是最值得买的主流价位4060游戏本 ·  2 天前  
购机帮你评  ·  国补后,它或是最值得买的主流价位4060游戏本 ·  2 天前  
丽水在线  ·  定好闹钟!第二批次文旅消费券来了 ·  2 天前  
丽水在线  ·  定好闹钟!第二批次文旅消费券来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笔记侠

世界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亚马逊并购实体店,掀起新零售浪潮?

笔记侠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7-11 23:37

正文

▲《 贝佐斯的商业帝国》来源:Visualcapitalist

【摘要】 近日,花137亿美金收购全食超市使得亚马逊股价不断创新高,亚马逊成为了全球的热门。与10年前仅仅175亿美元的市值相比,如今的亚马逊市值增长超过27倍。从连年亏损到扭亏为盈,年均增长超过15%的亚马逊如何确定新零售就是未来?而驱动着亚马逊增长的“源代码”又是什么?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7 年度全球 50 大最聪明公司中,亚马逊名列第三。正如评论中写道的那样, “亚马逊正在创造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未来商店Amazon Go,并且正在将语音助手Alexa整合到手机、汽车以及更多产品中。” 而光是这样,还不足以让一家成立了20年的“创业公司”跻身“最聪明”的行列。与苹果不同,亚马逊的开放和贝佐斯极致追求用户体验使得开发者为Alexa开发的程序数量就超过了12000个。


2017 MIT TR50 榜单全名单

除了成为全球最聪明的公司TOP50,亚马逊的股价也连创新高,在过去的20年间该公司的股价涨到了1000多美元,涨幅超过了500倍。贝佐斯的个人财富距离全球首富比尔·盖茨也只有“一步之遥”。AWS业务的营业额比其他所有竞争对手的营业额综合都高。而在经历了6月9日的科技股股灾后,亚马逊豪掷137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型有机食品超市集团全食超市(WFM),这家1978年诞生的有机食品超市成为了亚马逊成立以来最大的一宗购并案。


一、亚马逊新时代:技术变革新零售


人们依旧对新零售的方向之争不绝于耳,但值得思考的是,今后零售业的战争不再是电商与实体零售的通路之争,而是传统和创新的对决。 在未来,缺乏线上和实体的任何一种都会在竞争中黯然失色。

  • 新零售思维打开新世界

过去几年,亚马逊一直在极力探索进入美国食品百货业的玩法。亚马逊一些管理人员去年晚些时候聚集起来讨论了电商的缺点。现如今,全美零售业者加起来,市值还比不上一家亚马逊,这次亚马逊并入全食超市(WFM),落实了新零售思维。

“很显然,通过这次举动,亚马逊里的一些聪明人已然在思考,重新定位实物零售的下一个阶段。”时任亚马逊高管,现为罗纳风险集团公司(Madrona Venture Group)总经理Scott Jacobson说道。

  • 解决纯电商困境的Amazon Go

“在线电商正在衰落。”消费者产品研究公司TABS Analytics的CEO Kurt Jetta说,虽然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做了很大的投资,但2016年频繁网购杂货的顾客还是只有4.5%,仅仅比四年前的4.2%略微上涨。“因为需求不够大。网购杂货的前提是你为顾客省去了亲自购买杂货的麻烦,但是人们其实喜欢亲自去店里购置杂货。”

彭博社查阅的一些文件显示, 这家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似乎把实体店看成了推动杂货革新的一个关键角色 并且同全食、亚马逊生鲜一样,这家公司决定在亚马逊的老家西雅图强势推进它的新项目。

去年,亚马逊在西雅图试行了三种实体杂货店的形式——Amazon Go“无人”便利店、免下车的杂货亭、在线实体相结合的混合型超市。根据内部文件,亚马逊今年将会开设2,000家店。

Amazon Go

新零售场景中最火的便是Amazon Go“无人超市”。进入超市,摄像头和感应器会监控在入口处扫描了智能手机的顾客,智能手机使得他们能够随意拿起三明治、 酸奶、饮料和零食,并且无需收银台就可以自动化付款。产品里嵌入了追踪设备,能够与客户的手机匹配并收钱。重力敏感的货架能及时通知亚马逊补货。亚马逊2014年申请的一项专利显示,它可以通过面部识别科技来辨认顾客并自动向店内的顾客收钱。

除了节省下顾客们排队的时间之外,这项科技还给亚马逊提供了宝贵的数据,Boomerang Commerce Inc.的创始人Guru Hariharan说:“ 就算顾客最后并没有把所有碰过的商品都买下来,了解客户考虑过但是最后并没有买的东西是什么,也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一张地图,泄露了“新零售”天机! 一文中,清晰直白地向创业者展示了“新零售”的各种可能!而实验将被广泛应用在零售全流程中的Amazon Go也露出了这些秘密的冰山一角。高调而令人惊叹的无人零售店Amazon go,其使用了计算器视觉、深度学习算法及传感器融合技术来追踪用户选购商品的过程,通过在商品包装中嵌入IC标签,利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消费者进入便利店之后,只需要将选购的商品放进特定的购物篮中,然后放到机器收银台上就能自动完成结算和装袋工作。还有一些与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中使用到的技术类似,亚马逊称之为“just walk out”。



解读Amazon Go无人便利店

面对着具有极致领导力的贝佐斯的“上下”布局,全球实体零售业即将迎来关乎生死存亡的考验,而不甘坐以待毙的传统零售巨头也在做出反击。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沃尔玛(Wal-Mart)向相关的科技公司表示,如果想要做沃尔玛的生意,那他们就不能用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AWS。


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来源:华尔街日报

在过去一年里,得益于云计算服务平台的强力支撑,亚马逊股价飙升了40%以上。科技媒体TechCrunch 的作者Zack Kantar 认为,亚马逊正在蚕食世界,而且优势正在持续扩大;而Forbes 的作者Denise Lee 则针锋相对,针对上述作者Zack Kantar宣称的“亚马逊的流血战略和物流、仓储体系无法复制”的观点,Denise Lee指出, 沃尔玛的商超网络生态将有利于这家公司缩小与亚马逊的差距。

而无论如何,沃尔玛对亚马逊竞争的决策,只是争夺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主控权战争中的一场小小的战斗。

二、亚马逊的增长源代码:

Day One、大冒险精神、飞轮效应


在亚马逊西雅图总部,亚马逊员工最喜欢向人们介绍的是他们那栋办公楼的名字“第一天”,(Day one),意思是每一天都应该像“第一天”那样保持创新的热忱。贝佐斯在今年4月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又提及到Day 1的概念:“ 让一家公司保持在 Day 1 的状态,需要耐心地试验,接受失败,播下种子,保护幼苗,当看到消费者的正向反馈时,再多加把劲。 ”总部还有一面墙,记录着19世纪刘易斯和克拉克那场著名的横穿美洲大陆的冒险,也记录着人类在月球上迈出的第一步。

大冒险精神:刘易斯和克拉克找到(印第安)肖肖尼营


从成功的“Day 1”到“大冒险”,像是一些隐喻,正好契合了这家公司现在的状态——就在6月初,亚马逊市值突破4786亿美元,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值钱的五家公司之一,对于华尔街给这家公司的估值,《经济学人》说,92%以上都是基于对它2020年以后盈利能力的预期。

亚马逊现在的盈利有三大支柱:Prime会员、云业务(AWS)以及第三方。对于亚马逊而言,这三大支柱的成本是相当惊人的。“Prime的会员费其实是不能负担Prime会员服务的成本,其实每个国家的Prime会员服务都是如此。无论是在德国、美国、日本还是中国都是如此。”负责Prime业务的Greg Greeley坦言,基本一两个包裹的配送费就花掉了一整年的会员费,更不用提中国这种跨境免费航空配送服务。

而最近正火的一篇名为《亚马逊正在吃掉世界》的文章中也解释写到,“亚马逊的厉害之处在于把内部的服务转化成面向外部的生意。”这被称作亚马逊的员工称作“飞轮效应”。

他们认为,丰富的选品、低廉的价格以及便捷按时的配送,会让消费者离不开亚马逊服务,而为了建造这种更好的服务,前期需要大量投入,但是,未来收入增长速度会是指数级的。

这种业务上的高盈利,将不断从投资人那里获得“花钱”的特权,重复这个路径,开拓出新市场甚至是新业务板块。比如AWS衍生的AI业务和其加速孵化业务。但要切中野蛮生长的要点,仅知道诀窍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很多人为的、技术的和对新零售地域认知的转变。

三、逆向思维:从衍生业务探寻亚马逊增长的秘密

转到国内,据市场研究公司iResearch China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电商市场规模达3780亿美元,虽然亚马逊近年来的美国电商业务一直保持着15%左右的增长率和4成的占比,但亚马逊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为,中国的电商企业在“Hard模式”的探索中走在了行业前列。近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在接受美国财经电视台CNBC采访时表示,亚马逊斥资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的消息丝毫不令阿里巴巴感到惊讶,因为后者早已在中国市场采取这种做法。


今年,在新零售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从Amazon Prime会员日登陆中国到AWS服务和加速孵化器项目合作深化……亚马逊在中国线下扩张的转变从未松懈。总而言之,亚马逊这些举动将更多的促进中美“新零售”的融合。这对于立志线下拓展疆土的亚马逊而言,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亚马逊加速器和孵化器全球负责人Greg Huey、亚马逊全球创业传播导师Mackenzie kozut、亚马逊创业孵化市场经理Rachel Van Dinter等高管近距离走进创业邦星际营Bang Camp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