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自治区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黎甲文传达2025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精神并作工作报告。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霜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2024年,全区中医药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和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改革创新成效明显,防城港市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自治区中医药监督实训基地启用,壮瑶医药“四名”品牌初具规模。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72个专科入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中医优势专科,15个中西医结合旗舰科室获批建设;全国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连续三年位居前十。产业发展活力增强,新建“定制药园”21家,成功举办2024年度中医药科技成果直通车药食同源专场、第二届广西中药(壮瑶药)药膳大赛。新增遴选广西(青年)岐黄学者22人,分学科培养中医药传承骨干人才581人,联合启动“智汇八桂 名医带培”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名中医八桂行”活动,建设20个国家和自治区中药炮制传承基地、高水平重点学科等平台。举办广西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暨文化市集活动周和首届广西中医药传统功法视频大赛,推进桂港桂澳中医药合作,联合举办中国(广西)—越南(广宁)传统医药健康文化大型主题活动。
会议强调,全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守正促创新、以创新固守正,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新任务,瞄准推进中医药改革的靶心;深刻认识经济发展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定推进中医药改革的定力;深刻认识多元化健康需求提出的新形势,找准推进中医药改革的坐标。更加主动适应社会环境、人口结构、健康观念、疾病谱的变化,持续打造“四名”品牌,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加强中医药法治建设,推动中医药交流合作,全面完成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振兴发展重大工程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开创自治区中医药(壮瑶医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更好满足广大群众“看上好中医”“用上好中药”普遍诉求以及养生保健、文化科普等多元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中医药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会议对2025年全区中医药工作进行了部署,着力抓好七项重点工作。一是聚焦关键重点,着力加强中医药领域工作顶层设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推进防城港市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及11个自治区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竞争性评审项目建设,加快2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二是聚焦特色优势,着力扩大“四名”品牌示范效应。加强名壮医、名瑶医培养,推广“桂制剂”品牌及“名技法”应用,提升中医馆(阁)服务能力。三是聚焦扬长补短,着力构建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快县级中医医院及“两专科一中心”建设,推进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和科室建设,制定推广一批中医诊疗方案。四是聚焦梯队建设,着力推动中医药人才教育科技一体发展。培养中医药传承骨干人才,推进岐黄学者等项目管理;遴选一批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支持妇幼领域师承教育,实施2025年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五是聚焦示范带动,着力促进“中医药+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开展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成果梳理,推进“桂十味”“桂药膳”标准研究,开展第二批“三个一批”示范基地验收及第四批“定制药园”遴选,推动中医药产业规范化发展。六是聚焦文化传播,着力深化拓展中医药交流合作。开展中医药文化服务周等活动,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基层;推动桂港桂澳及东盟国家合作,实施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基地项目,支持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七是聚焦要素保障,着力统筹推进系列工作。加快预算执行,做好中医药信息化和综合统计工作,推进智慧中医医院建设,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压实医疗质量安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