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杂志社的官方公众号。小火慢炖暖心汤,挑三拣四好文章。来约,不让你失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如何判断恋人是否适合结婚 ·  3 天前  
洞见  ·  人最好的状态,是销声匿迹 ·  1 周前  
洞见  ·  舒服的关系,都离不开“二八定律” ·  1 周前  
人间theLivings  ·  KTV里的13岁陪酒女郎,是我的女儿 | 人间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文摘

小时候骗爸妈说没钱了,现在却总骗他们还有钱

青年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4-13 11:59

正文



01


报喜不报忧,是我们的漂泊病。

 

小时候,我们总爱撒谎,跟爸妈说自己没钱了,甚至有时候偷偷从爸妈口袋顺几张一块两块,去买一瓶饮料,买几样好看的文具,或者几张偶像的海报。

 

长大了,爱撒谎的毛病,还是一点都没有改掉,在电话里骗爸妈工作不累、工资不低……

 

独自一人在外打拼,成长是一个极其复杂曲折的过程,面对父母的牵挂与担忧,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只汇成简单的一句话:“没事,我有钱呢。”

 

02


“爸妈,我还有钱,没生病,吃过饭了,待遇很好,不用加班,领导又提拔我了……”

 

不约而同地,远在异地的我们,都爱报喜不报忧。

 

有个学霸同学,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是爸妈挂在嘴边的骄傲。大学读医读了七年,毕业那会在一线城市拿5000块的工资,面对父母殷切的眼神,愣是掰成8000块,还说一年后转正能拿到1万。自然,每年过年回家,感觉亚历山大。

 

他苦笑说:“自己吹的牛,哭着也要演下去啊!”

 

大家跟着他一起笑,其实彼此心照不宣。面对父母,我们更多的想要他们放心,不愿他们担忧。

 

阿铭前几天体检出一点问题,医生建议动个小手术,康复得彻底一些。他考虑了一整天,去医院拿了药就回家了。

 

“怎么?大男生还怕痛啊?”我开玩笑问他。

 

他不理我的揶揄,叹口气:“虽然是小手术,但是之后要在家卧床三四天,只有爸妈有空来照顾,这不是不想让他们知道吗?还是不要让他们担心的好。”

 

经常碰见加班到深夜,拎着打包的晚饭的小白领,在电话里跟家里人说:“早就吃过饭了,要洗洗准备睡了呢。”强撑着最后一点兴奋讲完电话,长吁一口气,拖着满身疲惫往回赶。

 

明明很累,却不会跟爸妈透露只言片语。

 

“除了徒添他们的担忧,还能怎么样呢?”

 

对于父母来说,我们过得不好,会让他们烦恼;对于自己来说,父母的焦虑,甚至会成为压倒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报忧,真是一件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很多人会把父母设置在单独的分组,只有某些正能量的朋友圈可见,或者干脆将父母屏蔽在朋友圈之外。我们是真的不爱他们吗?并不是。

 

越长大,我们越习惯了只对爸妈讲他们爱听的话,只提供他们需要的情绪价值,其他的通通划清界限,关上门自己处理。

 

经济独立、情感独立,是为了满足外界的期待,被推搡着走到现实面前,还是自觉自愿地独当一面。

 

03


我们撒了很多慌,一边小心翼翼地营造他们期许的状态,一边咬咬牙继续在前进的道路上摸爬滚打。

 

报喜不报忧,对于独在异乡打拼的我们,成了无奈的不二选择,宁愿“越长大越孤单”,也不愿意成为父母面前长不大的“麻烦鬼”。

 

“这才是体贴,这才是孝顺,这才是长大。”我们深信不疑。

 

可是,“长大了却总骗爸妈自己还有钱”这句话却不偏不倚地戳进我们的软肋,让我们湿了眼眶。这一份大无畏的理智和打不败的坚强,多少有强撑的味道呢?

 

人们常说,父母和儿女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爸妈的缺席,也许是这个时代的步伐太快,也许是我们不愿长大了还让父母操心,也许是我们都习惯了报喜不报忧。

 

其实爸妈仍然希望能多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来,能多看到一个会哭会笑、真实的我们,能感觉他们仍旧被需要。

 

而自从染上这“报喜不报忧”的漂泊病,偶尔我也格外想念小时候心安理得地接受那一份热汤热水的温暖。

 

报喜,也报忧,才是最好的孝顺吧。因为无论是我们的“喜”,还是我们的“忧”,真正爱你的他们,一定都渴望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