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国内悄然兴起了一股神秘力量
彻底打破了理性消费的宣传语
这种情绪感染力极强
一旦沾染很难戒断
有人倾家荡产也甘之如饴
像是最新出的特别版Iphone
仅仅是换了个颜色,也有大波群众蜂拥购买
这种行为在P姐的朋友斑马眼里
就是中招的表现
究竟是什么在操控着这股神秘力量?
斑马对此有非常独到的见解
接下来就一起看看吧~
来源:油炸绿番茄(ID:tomato2050)
Iphone7出了红色版,销量目测不是非常理想,苹果投放了一条朋友圈广告,下面的留言画风是这样的:难看、不买、又一波充值活动要来了……
然而你还是不能阻挡真正死忠粉的脚步。
我一个朋友是资深果粉,每年的新品发布会他恨不得比库克都激动,为了提前拿到新机他真的回去排半夜队,但凡是有更新换代,必须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这不前几天吃饭的时候,大家忽然吐槽起了苹果刚出的那款闪瞎人眼的红色Iphone7,大神没说话,默默的把手机放到了桌子上,定睛一看,原来的亮黑色已经变成了大红色。
没想到在科技以换壳为本的时代,只换了个色的苹果照样能让人买单。在果粉们看来,那个缺了一口的苹果无异于一种信仰和图腾,虽然换了颜色,只要图腾在,那就买买买。
当然,买个新机不算是死忠粉的最高境界,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有一家苹果博物馆,主人是个壕,同时也是骨灰级果粉,这里号称藏有“全世界最全的苹果私人产品和纪念品”。
你不仅可以参观苹果公司在1976到2012年发布的最有代表性的产品,比如iPod、Mac等,还可以看到众多与苹果灵魂人物乔布斯相关的各种纪念品。
如果你觉得果粉的疯狂不能让人理解,那再来看看美利坚人民的另一个信仰,在美国有一句谚语,“年轻时有辆哈雷,年老时有辆凯迪拉克,则此生了无他愿。”在美国的公路上,哈雷马达的轰鸣绝对是最拉风的招牌,它满足了死忠粉们对自由与个性的向往,某种程度上说,哈雷不仅是一个被物化的品牌,更多的是拥有了宗教般的魔力,对人们形成一种号召和崇拜。
你知道世界上年发行量最大的书是什么么?《圣经》?错!
答案是宜家发行的《家居指南》,这本一年一期的杂志年发行量突破两亿,是圣经的两倍。英国一家媒体曾经这样评价宜家:“它不仅仅是一个店,它是一个宗教;它不是在卖家具,它在为你搭起一个梦想。”
宜家品牌就象一个品牌宗教,而分布于全球各地的223个宜家商场就是散步在各处的"教堂"在世界各地,平均每天有80多万个顾客涌入宜家。
在中国,人们甚至把去宜家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你觉得天热睡不着,去宜家吧,那里有床和空调,如果你觉得相亲没地去,去宜家吧,那里有《和莎莫的500天》电影里的浪漫。信宜家,有吃住,这就是品牌的终极魅力。
品牌之于用户,有时候就像宗教之于教徒,已经超脱了普通的需要与被需要,而是升华成了一种精神寄托与信仰。不同阵营的品牌粉之间,存在着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的代际隔绝。
所以你会看到果粉们与安卓阵营的战斗,奔驰和宝马车主之间互扔的白眼,玛丽莲梦露放言只穿Chanel NO.5睡觉,有人只喝百事不喝可口可乐,吃麦当劳而不是KFC,穿耐克而不是阿迪,就像【格列佛游记】里为了鸡蛋从哪头打而争得不可开交的小人国派系斗争。你觉得只是一只包包而已的爱马仕,可能却是隔壁老王为之狂热的生命线。
我有个好朋友的老公疯狂爱着加拿大的户外品牌大鹅,一年光买羽绒服的钱,大概够环游南极好几圈了。每次我脑补这一橱柜羽绒服的画面,总怀疑他们家是想移民南极再也不回来了。
除了对使用价值的拥护以外,人们对于品牌宗教的信仰还可以用一个心理学名词来解释,叫“确认偏误”。如果你已经开始相信一个什么东西了,那么你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人们为了付出的沉没成本而不得不死命拥护自己的派别,也许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也许是为了寻找一种归属感。
对某一品牌的认同其实是一种价值观的重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同时也是品牌价值的侧面展现,死忠粉筑起了品牌的护城河,你一旦提起苹果、星巴克、麦当劳,就会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宗教形象屹立眼前。
倒退个十几年,也许这种现象只存在于国外品牌上,但其实国人如今对国内品牌的热情也同样高涨。近期BrandZ™发布了一个《2017年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榜单(被誉为中国最权威和最全面的品牌排行榜、有着全球营销界“奥斯卡”之称),腾讯、华为、唯品会等一批中国优秀品牌强势入榜,这些企业无一不各自圈粉着一众“教徒”。
微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华为几乎成为公务员专用机,而唯品会则升级了新中产阶级的购买方式,成为“粉红经济”的代表。
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排名有着非常严格的估值标准,不仅采用了彭博社和凯度消费者指数的财务数据,还结合了通过访谈收集而来的40多万名中国消费者的观点看法,是目前最权威的中国品牌排名。
很多人对他们喜爱品牌的热情度和忠诚度,比对伴侣还要高得多。认识个女孩,换了七任男朋友,失恋都不见哭,抢不到喜欢的包,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转眼看到了大牌特卖,马上又雨过天晴。
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里有一段台词很发人深省:
人是拿来爱的,东西是拿来用的,这世界一团糟,是因为东西被拿来爱了,而人却被拿来用了。
让东西回归使用本身
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爱人
良好的生活品质不必用Logo堆砌,再美好的的光鲜靓丽也抵不过惬意舒适。
你将哪个品牌视作自己的信仰?有哪些莫名疯狂的购物经历可以分享?
欢迎与P姐分享你的故事哦~
作者:斑马:青年作家、咨询师,壹心理最佳专栏作家,公众号【油炸绿番茄】(ID:tomato2050)创始人,微博:斑马的后花园。新书【从今天起,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各大渠道同步热卖中。
(编辑:粉条儿)
跟爱马仕
死磕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