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是用来搞笑娱乐的,在投资问题上,太把段子当回事你就输了。甚至可以说,
很多时候段子嘲笑的,才是正确的。
而且这事儿我能用逻辑推导来证明一下。
证:
投资有个基本“公理”你们应该都是认可的——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或者其他表达形式,比如说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投资想要赚钱就要敢于逆人群而动,
随大流很难赚到钱。
那我们再看看段子们是如何流行起来的?恰恰不就是因为段子命中了大部分人内心的感受,大家都很认可。所以
段子很随大流
。
由于「随大流很难赚钱」,并且「段子因随大流才得以流行」,证得用段子很难投资赚到钱。
段子认可的往往都是错的,段子嘲笑的反而可能是对的。
……
因为海外市场暴跌,这几天下面这个段子流传甚广:
估计很多读者也有类似于这样的心态吧,越抄底越低,越抄越崩溃。资本市场古往今来,一直都是越接近底,大家心态越崩。等大伙都觉得完了,不跑不行了,底才姗姗来迟。
但要我说,抄底本来就应该像下面那种被嘲讽的方式。虽然我们知道大跌之后必有反弹,但事实上没人知道反弹何时会来。接受自己不能预测未来的现实,最稳妥的抄底方式就是安排好节奏,下跌一点买一点,多下跌就多买。
有不少投资者手握现金,坚决要等到最后关键时刻才把钱梭哈进去一举翻盘。但是这在现实中其实很难操作,
想一把梭哈的、想等稳稳再看的、想等行情改善的,最后基本都错过了
。
当市场已经满足低估值这个标准后,这次下跌不买、下次还不买,那你怎么确定最后一波下跌你就一定赶得上?反倒是越低位敢买的人越少,市场越黑暗;越是高位越疯了一样往里面送钱,前景越光辉。
千万不要和段子学投资,娱乐一下就好,别太当真了。
……
最近这段时间我还一直在琢磨抄底的节奏问题。有不少读者都和我有一样的苦恼——冲进去太早了。就像一个人在原价商店买东西习惯了,一下进了打折村,刚开始看见五折、六折就激动的不行,到最后才发现还有三折甚至一折的,可是一摸兜,钱都已经花完了……
所以我重新整理了一个更理性的抄底思路,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控制抄底节奏——金字塔抄底。
抄底的节奏主要用两个因素来确定:
在节奏控制上可以参考以往大跌的历史数据,比如说德国 DAX 指数,在经济危机时期出现过 60% 的下跌幅度,在互联网泡沫时期出现过 85% 的下跌幅度。考虑到互联网泡沫前期全球市场都是出了名的泡沫估值,而这次危机前欧洲市场的估值尚可,所以我选了 60% 这个估值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