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这些新闻报道时,科学家可能会对新闻界的关注热点提出质疑。但是其中的确存在一个严肃的问题。
虽然新闻报道很少公开谈及色情行业,但是无人能说它与人们的生活没有关系。据报道,全球性爱技术市场价值为300亿美元。虽然色情行业的准确数据并不清楚,但一般认为其年营收高达百亿美元。
(2013年,学术出版市场的年营收为250亿美元左右。)
目前只有四家公司生产性爱机器人,它们全部位于美国。没人知道有多少人拥有性爱机器人。目前而言,它们更像是玩偶而非机器人,不过机器人制造商Abyss Creations的首席执行官Matt McMullan正将公司的研发重点放在这些机器的交互性上。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性爱机器人也会不断发展。人机之间将形成情感纽带,虽然这份情感并无回报。
(比如士兵会对拆弹机器人产生情感依托。)
一些学者认真研究了人与机器人的关系问题,但是对由此产生的社会、法律和道德影响的研究少之又少。
有关性爱技术的学术研究就更少了。
目前已有的研究或是被警告,或是被花样解读,
其中有一项斯坦福大学的实验表明,当人们触摸对应自身敏感部位的机器人部位时,会产生性欲反应。但学术界的大部分人认为这个主题一方面无关紧要,另一方面又耸人听闻。新生的国际机器人爱与性大会不得不在召开之前从伦敦城市大学转移到附近的金史密斯学院,因为原主办方认为这个主题“令人不适”。
虽然存在研究困难和社会禁忌,但它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这种正当的科学问题。
除了人类-机器人交互的影响,学术界还应该关注融合了人工智能的性爱技术所存在的
隐私问题
。一些智能性爱玩具可能会被
黑客攻击
,另一些
搜集个人数据以提供个性化功能的玩具则无法保证匿名性。
目前,性爱机器人以及更宽泛的性爱机器人技术领域由中年白人男子主导。提高性爱技术研发领域的性别多样性或许能够减少物化女性等潜在弊端。另一个潜在的优点是有望刺激厂商制造受众面更广的产品。
负责任机器人技术基金会的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有必要决定如何以最佳姿态应对这个崛起中的产业。同时,学者应该加入对话。他们应该开展研究来保证此类讨论有据可循。
ⓝ
Nature|doi:10.1038/54713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