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公务员说公考
部委体制老司机出品,必属精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英国  ·  刷新三观!英国物价到底有多奇葩? ·  昨天  
英国大家谈  ·  藤校vs.牛剑,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公务员说公考

大多数领导用人的第一价值观,永远是白嫖

公务员说公考  · 公众号  ·  · 2024-10-08 22:40

正文

文/体制老司机

此前接过一个咨询:

刚上岸公务员,领导说让我好好干,过几年给我解决夫妻异地,是画饼吗?

一个同事对这类领导,给出一个极 其形象的评价:

诈骗犯。

01

领导对下属这种没有具体内容的、实质性内容的、远期的承诺,和男人约炮时的甜言蜜语一样,没什么本质差别。

领导给你的这个承诺,关键就在于 “过几年”

在这个可能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驱使下,你这几年里,会成为一个好下属,为领导鞍前马后伺候,竭尽所能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

但几年后,说这话的领导,可能已经不在这个岗位上了。或者说,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他的承诺无法执行下去了。

这种计策,早就已经被用烂了,叫做:

缓兵之计。

领导的意图,大多数时候,不过是为了忽悠下属拼命干活几年罢了。而且这种计策,对于三十多岁以上的老机关来说,基本无用,所以只能忽悠刚进机关的小年轻。

机关老人们,奉行的永远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原则,没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光靠望梅止渴的画饼,是无法调动他们积极性的。

老而成精是有道理的。

为了稳住这个局面,偶尔这些领导也会在日常工作中,给予小年轻们一些小恩小惠,比如言语上的鼓励和表扬,让小年轻觉得自己会得到领导的重用;比如给单位里一些无足轻重的评优评选、困难补助啥的;再比如说,给盒茶叶,家里如果有点什么事,随点礼金啥的。

这些小伎俩,往往都能让年轻人们比较感动。

02

新人之所以会犯这样的错误,有这样错误的认知,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高估了领导的能力。 其实很多领导并不具备很强的关系,在人事问题上缺乏足够的发言权。这些领导要为下属解决个人问题,很多时候,并不是像小年轻想的那样,一句话的事情。

大部分时候,领导要帮下属解决问题,如果没有直接的人事权,往往是要调动自己积累的背景和关系资源的。

比如在国税系统,要把老婆从另一个市调到自己所在的市局,就需要省局的领导点头,而绝不是领导随手打个报告,报上去就行了。

这就需要领导去找省局的领导交涉,去沟通,甚至需要付出一些代价,消耗自己此前积累起来的人情,才能办成。

你认为领导仅仅是因为你努力干活,努力工作,就会为了你,去付出这么多吗?

03

二是低估了办事的难度。

体制外的人,或者是体制内的新人,往往会认为调动人此类的事情,只要你官比较大,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甚至只要领导给你开口,你啥也不用干,坐在家里等着新单位通知去上班即可。

但实际上, 要办成一件事情,难度是很大的,涉及的人和事很多,都需要去摆平

一位朋友调动工作,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市委书记,市委书记直接批了条子。但这件事情的前前后后,还要秘书长打电话,给各个相关部门的领导打电话,说是书记亲自关心的,才能顺顺利利办成。

如果不是这么硬的领导关照,假如说不是国税这种垂管的部门,而是地方政府部门,从一个市调动到另一个市,可能涉及的部门,就有两地的组织部门、人社部门、编办,调出单位和调入单位等等。

涉及的人就更多了,两地组织部门、人社部门、编办的领导,相关科室的科长,调出调入单位的领导,分管领导,还有相关部门的分管市领导。

很多人认为,涉及到哪个部门,只要这个部门的领导一说话,下面的人就给自己妥妥当当地办好。其实, 权力是分层级的,每一个层级的人,都有自己的决策权和权力,你都要打点。

比如说,调入单位的市组织部的副部长同意调入,但主管的科长如果资历深,但和副部长不是一条心,他可以有各种理由给你拖延,给你找麻烦,让你跑断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