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JCO,名家解“泌”》
本期邀请到
福建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居正华教授
解读
《
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原发灶治疗改善生存率:还需三思而后行
》
点击查看视频,全长约10分钟,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本文概要
(1)
国内前列腺癌的发病趋势及CRPC治疗的困境。
(2)
最新观点认为原发灶切除仍可获益
。
(3)
有关内分泌治疗和化疗敏感性机制的四个学说
。
前列腺癌在欧美是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在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有望成为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2009
年,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
9.92/10
万人,特别在经济发达地区,比如说北上广。
2009
年,北京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是
19.30/10
万人,上海为
32.23/10
万人,而广州为
17.57/10
万。最新的
2015
年中国癌症数据显示,前列腺癌在中国男性恶性肿瘤中已经排名在第六位。
各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不同,对1期前列腺癌来说,主要是等待观察或者可采取激进些的内分泌治疗;对
2
期前列腺癌,临床上主要采取前列腺癌根治术;对
3
期和
4
期的前列腺癌主要采取内分泌治疗或者内分泌治疗联合放化疗。
随着治疗理念及手术技术的大幅提高和改进,转移性前列腺癌治疗的观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的治疗相对保守,针对晚期前列腺癌采取内分泌治疗或内分泌治疗联合放化疗。主要的原因是,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对手术要求相对比较高,但治愈率不高,并且术后并发症相对比较高。
国内多中心研究显示,中国仅有
1/3
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为局限性病变,比例明显高于欧美国家。中国大部分的前列腺癌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虽然内分泌治疗可以使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和改善,但
18-24
个月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发展成
CRPC
;进展为
CRPC
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通常只有
15-30
个月,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吗?
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局部进展、晚期或者是淋巴结阳性的前列腺癌患者行原发灶切除术仍可以获益,但现在争议很大。争议的焦点在于,第一,已经有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做这个手术是否有意义?第二,手术指征的放宽是否导致前列腺癌患者的过度治疗?第三,如何在术前判断哪些患者会获益?最新观点认为,原发灶治疗对于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是可行的,并且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OS以及
PFS
。如果严格手术指征,术后并发症并不会增多。
2017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年会上,连续有三位讲者报告了对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局部治疗的研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纳入了
25
例接受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的寡转移前列腺癌患者,分析了同期
222
例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例。结果发现,在前列腺癌寡转移病例中有
21
例(
84%
)在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出现
PSA
下降,这个数值明显低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在前列腺癌寡转移病例中有
6
例(
24%
)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研究者认为,前列腺癌寡转移患者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也是有效、安全的。
以往有学者认为,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由于原发灶的T分期比较晚,手术切除后的并发症相对可能比较多且严重;但根据研究结果,在有丰富前列腺癌手术治疗经验的中心,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癌原发灶切除安全、有效、可行,且并发症可控。
手术风险也不是此类患者切除原发灶的限制因素,虽然目前有多项研究结果支持对局部进展的或晚期的或淋巴结阳性的前列腺癌患者行局部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后继的全身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