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ITICS策略
中信股票策略团队最新观点与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互联网坊间八卦  ·  公告!苏宁集团破产重整 ·  14 小时前  
互联网坊间八卦  ·  公告!苏宁集团破产重整 ·  14 小时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渤海大魔王 ...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小米,突发! ·  2 天前  
数据宝  ·  罕见涨停,机构抢筹1.4亿元 ·  2 天前  
数据宝  ·  最新筹码大幅集中股出炉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ITICS策略

【中信策略|景言06】可怕的一致预期

CITICS策略  · 公众号  ·  · 2018-02-12 17:13

正文

景言者,景言也,这是2018年我给自己挖的新坑。这个系列以小品文的形式,分享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理解,供大家品读,周末娱乐。问题不一定与股市有关,也不涉及投资建议,功能上和正式报告是不同的。为了避免这个坑太大,争取每周一篇,1000字左右。 大家喜欢的话多多点赞转发支持。


秦培景


全球股市共振步步惊心,“黑色星期一”变成了“黑色一星期” 。美股大幅波动,并在几天跌去了开年以来的全部涨幅,恐慌情绪传染到全球。A股在内外利空因素叠加下,亦不能独善其身,本轮快速调整抹平了开年来所有主要指数的收益。 本文尝试反思本轮调整,并分享一些正能量

高度一致的预期一旦反转,非常可怕 。美股长期的慢牛使得预期钝化,过去近9年来标普500从低点累计上涨324%,期间甚至没有像样的回撤。“美股未来继续慢牛”的结论甚至可以基于“过去几年都是慢牛”这种简单粗暴的线性推演,即使美元进入加息周期也没能扭转这种预期自我实现的循环。在美股,和高度一致的预期积累起来的不仅是拥挤的指数多头交易,还有处于历史高位的估值,以及庞大的获利盘。 回头来看,利率和通胀预期上行,都有成为压垮美股最后一根稻草的可能,影响着未来对美股的判断。在美元加息周期和高度一致的预期下,美股风险只会慢慢积累

本轮A股调整前,市场的预期也非常一致 。例如海外资金持续增配A股,国内机构权益产品规模继续扩张等等。实际上,这种基于资金边际流动的预判,衍生出来的是“随势”策略,是线性外推,本质上是博弈。A股长期的结构“慢牛”也使得这种预期越来越一致,市场对金融去杠杆,甚至业绩波动反应钝化。直到A股1月末业绩“地雷”频发,2月初小票“闪崩”,再到美股大跌后全球共振: 利空叠加下一致预期预期崩塌,证明了预期可以是线性的,但市场从来不是 。例如:1)上上周A股初跌时,陆港通北向净流出仅3.5亿元,而上周快速下跌时,净流出高达112.7亿元:外资未必是A股的领先指标。2)虽然基本面更稳健,但权重蓝筹股因为较好的市场流动性,本轮跌幅也不小:短期的交易噪音会吞噬基本面。

本轮全球共振的背后,A股与外盘的关联性显著增强 。随着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开放,“互联互通”提升了A股与外盘的相关性,标普500和上证指数的相关性在2017年以来明显上行。全球资金增配A股虽然是细水长流,但机构们的大类配置中,A股毕竟是新兴市场的成长板块,一旦超调,止损的纪律是很严的。 而内外盘联动,也应该成为A股策略考量时更重要的因素

市场变了,但基本面没变,这是最重要的正能量 。“随势”的策略其实很难把握,并且反转风险太大,紧扣基本面才是正道。与2008年大危机爆发后全球股市P/E和EPS双杀不同,目前全球经济、贸易、投资的复苏至少是稳健的,不会大幅下行。即使考虑估值,与美股P/E回调前不断创新高不同,A股过去两年涨的主要是盈利而不是估值,目前A股整体依然交易在历史均值P/E(12个月预期)附近。 估值和基本面都有韧性,资金杠杆水平也不算高,本轮A股短期超调的背后更多是机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互联网坊间八卦  ·  公告!苏宁集团破产重整
14 小时前
互联网坊间八卦  ·  公告!苏宁集团破产重整
14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小米,突发!
2 天前
数据宝  ·  罕见涨停,机构抢筹1.4亿元
2 天前
数据宝  ·  最新筹码大幅集中股出炉
3 天前
经济学家告诉你B  ·  美国为什么没有工商局
8 年前
朱莉生活日记  ·  粥怎么煮又滑又粘稠?这招绝了!
7 年前
美团技术团队  ·  美团点评酒店后台故障演练系统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