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琳为您读健康》第275期
撰文/资深医疗媒体人 子琳
受访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胸痛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杨艳敏
心梗这个话题每天都有大夫写文章给大家科普,可以说这是一个用尽千言万语让医生和医疗媒体人们口干舌燥的话题。
然而事实却证明,由于这个病实在“诡计多端”,症状表现似乎变幻莫测,所以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们天天讲心梗这个病的防治都不为过。
看看心内科医生门诊上的真实案例你就懂了。
“什么?我得了心梗?还得搭桥?不可能,我根本没症状!”
前段时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胸痛中心杨艳敏医生的门诊上来了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
这位名叫张全(化名)的患者拿了张心电图走进诊室,一脸疑惑的跟医生讲:“前两天单位体检做了心电图,说我有陈旧性心梗,让我来医院好好查查,可是我一点症状都没有,和正常人一样,怎么可能有心梗?是不是心电图弄错了?”
杨艳敏医生仔细看了他的心电图结果,上面显示异常Q波并伴ST-T改变,是典型的陈旧性心梗心电图表现,心脏超声心动图也提示心肌梗死改变,所以她给出的结论和心电图大夫一样。
而接下来更进一步的冠状动脉CT检查,就发现他的情况竟如此严重,心脏冠状动脉三大支血管都发生了弥漫性的病变,这种情况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而且他目前的情况连支架都放不了,因为弥漫性的血管狭窄太严重。所谓弥漫性血管狭窄是由动脉粥样硬化逐渐进展所致。这就好比一个苹果刚开始可能只是烂了一点点,但如果你不管它,很快一整个苹果就都烂了。
这么严重的弥漫性血管病变总不能在心脏的三支血管里都放满一排排支架,那是不现实的。所以只能通过开胸搭桥的方法来拯救他脆弱的心脏了。
无症状心梗竟与这种常见病有关!
故事讲到这里那么问题来了:不是说心梗都会有预警信号吗?
比如原来咱们总会给大家科普胸痛、牙疼、后背疼可能是心梗的信号,但为什么张全心梗都这么严重了居然会一点感觉都没有呢?
通过医生的详细问诊症结被找到,原来他虽然只有50岁,却患糖尿病快10年了。
而糖尿病患者随着患病年头的增长,会导致痛觉感受机制障碍,所以心梗发作时他们也察觉不到痛感。这就是为什么张全原来发作过严重的心梗自己却完全不知情。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
除此之外糖尿病和心血管病还有一种“亲密”的联系,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这个该怎么理解呢?
实际上糖尿病说白了就是一种血管性疾病,危害心血管、脑血管、肾脏等,其中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心血管病。
所谓的等危症就是虽然你有糖尿病,可能还没得心血管病,但是风险已经很高了,有研究得出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比没有糖尿病的患者高出2-3倍。
糖尿病人群这么做可及早发现“心隐患”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年的常规体检是必不可少的。常规体检像心电图这样心脏方面的基本检查都包含了。
但如果有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建议做个进一步的心脏专项检查。比如平板运动试验,这是比较简单、便宜、无创的检查办法,在门诊就可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