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元宇宙
中国新媒体大数据权威平台,国内最重要的舆情报告和软件供应商之一,国内制定各类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排行榜的权威机构。www.gsdata.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闪送”骑手被索赔一万五 事件背后的舆论关注分析 ·  16 小时前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各地盲目“对标”杭州,要警惕发展误入歧途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已致1人遇难28人失联丨一览 ...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舆论场观察丨山西大同“破门亮灯”风波中的三大 ... ·  昨天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DeepSeek如何驱逐了传媒业?对于“系统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元宇宙

“警钟效果”是什么?丨舆论知识点

清元宇宙  · 公众号  · 舆情  · 2018-03-28 18:56

正文


哈喽,大家好!又到每日不见不散的“舆论知识点”栏目


今天为大家来科普“警钟效果”。


警钟效果


百科的定义:“警钟效果”又称“恐惧诉求(fear appeals)”,是大众传播中一种常用的战术。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这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


目前,“警钟效果”应用最广泛的是在 公益广告 领域,因为它往往可以改变人们早已固定形成的 行为模式 和观念。譬如“戒烟”,虽然"吸烟有害健康"的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并不一定能引起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而有一则运用“警钟效果”传播戒烟的公益广告则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随着香烟的燃烧,鲜红肺部逐渐变黑,把死亡的恐惧呈现给人们看。此广告用真实、客观的事实说明了吸烟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一经播出,反映强烈,传播效果非同寻常。



但“警钟效果”使用不当也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之前"新肤螨灵霜"广告在各电视台展开了强烈的攻势,诉求中说,大多数成年人的面部感染螨虫,弄出了丑陋的虫子向皮肤深处钻的镜头。这样的恐惧诉求广告让人不寒而栗,产生了极强的不舒服感,从而可能促使受众产生自觉防御导致广告的无效性。


因此,“敲警钟”具有双重功效,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以最大限度的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而它所造成的紧迫感也可促使人们迅速地采取对应行动,但是由于“敲警钟”基本上是通过刺激人们的恐惧心来追求特定的效果,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容易招致自发的防卫性反应,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敲警钟"须掌握分寸,切合实际。


今天的“警钟效果”对您是否有所启发?你还想了解什么专有名词,欢迎评论区留言~


— [ THE END ] —

欢迎添加清博小清微信:qingbozhishu001,备注“自媒体,拉群”,便可进群。欢迎加入清博自媒体交流群!


清博舆情系统地址(http://yuqing.gsdata.cn)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可免费使用清博舆情系统



| 清博报告 |


微信公号估值测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