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研究
发布经济学研究会议信息、经济学研究前沿进展信息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知识产权局  ·  《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管理工作指引(暂行 ... ·  2 天前  
锦缎  ·  Deepseek的隐喻:GPU失其鹿,ASI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研究

唐棣、金星晔:碳中和背景下ESG投资者行为及相关研究前沿:综述与扩展

经济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3-20 19:44

正文



文章标题:

碳中和背景下ESG投资者行为及相关研究前沿:综述与扩展

作者及单位:

唐棣,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星晔,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引用格式:

唐棣、金星晔,2023:《碳中和背景下ESG投资者行为及相关研究前沿:综述与扩展》,《经济研究》第9期。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下载本刊自创刊以来登载的所有论文


//
选题背景与意义


投资者关注环境、社会与治理(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ESG),在投资决策中奉行ESG理念已成为金融投资领域的潮流。根据传统金融理论,只有当符合ESG理念的投资在风险和回报方面至少与其他投资一样具有吸引力时,投资者才会考虑ESG投资。但是,目前选择符合ESG理念的投融资似乎还被视为一种响应社会召唤的行为,是投资者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
现有的基于社会偏好与社会合作的理论认为,投资者选择奉行ESG理念,是因为这样的投资者具有社会偏好。在这一解释框架下,ESG依赖于行为主体的选择,投资者会权衡比较ESG这一社会目标与自身的利益偏好。这样的解释框架存在着诸多局限。第一,该框架无法解释ESG理念这一社会目标是如何生成的。在该框架中,投资者面临的是既定的ESG理念,投资者只是作出“奉行ESG理念”或“不奉行ESG理念”的决策。但投资者的自由和主动,应该体现在其能够参与到选项的构成中。第二,该框架事实上削弱了ESG的重要性。在该框架中,ESG目标被置于与行为主体利益等同的位置,这可能是源于对社会责任投资理解的惯性。但ESG理念的提出代表着对原有社会经济信仰的重塑,其不应被置于与行为主体利益等同的位置。第三,该框架具体的分析对象特征与ESG并不相符。该框架所处理的社会合作事务是有限的,但ESG涉及的资源边界是不确定的、牵涉的利益相关者是无限的、治理前景是不确定的。
//
主要内容和结论


本文立足投资者自身参与构建的视角,提出了一个新的框架去解释ESG的生成。ESG的生成实际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问题,即社会合作的社会目标是如何提出来的。第二个问题是社会成员如何看待社会目标的问题,即社会成员会将社会目标置于什么位置。更为具体地,厘清为什么ESG这一社会目标被提出及如何被认同,需要挖掘投资者自身有助于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固有特质。
本文提出,投资者自身具有自律性和社群性的特质决定了投资者经过自主反思,会发现ESG是自身归属之所在,是自身的构成性目的,也是整个投资者群体的共同目的。自律性在这里的涵义是,主体的选择服从其自主的反思、自主的发现。或者说,主体的选择是主体自主反思、自主发现的体现,而自主反思、自主发现需要投资者的创造性。投资者的创造性在这里就是找到符合社会前景的新的发展点。社群性表明投资者的自主理解包含着比单纯的个体更广泛的主体。在金融市场中,出于金融的特性,投资者天然地具有社群的含义,投资者的社群性决定投资者积极参与到自身所发现、所认同的群体的构建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投资者会加入各种倡导新理念的社会组织,积极推动市场运行规则的改变,以此确立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进而获得社群利益。综上,本文认为,ESG作为资源利用的社会目标,其提出及其被认同的基础在于社会成员的自律性和社群性。
基于该理论框架,本文通过处理PRI(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数据,实证检验自律性和社群性对于奉行ESG理念的影响,并验证了自律性和社群性对于投资者发挥施行影响力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对ESG的影响均显著为正,该结果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是稳健的。
本文的主要贡献有三点:第一,本文提出投资者的固有特质是投资者奉行ESG理念的基础,解决了现有理论在理解投资者为什么奉行ESG理念上的局限与不足。第二,本文提出的关于辨识投资者的新框架有助于在推进可持续发展、公正转型及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更深入理解投资者。第三,本文通过挖掘投资者固有特质重新理解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理论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
政策启示和建议


第一,构建辨识投资者的新框架来深入理解投资者,以更精确地鼓励投资者奉行ESG理念,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进程,进而有效治理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及公正转型提出的公共事务问题。
第二,积极倡导负责任投资原则,加速ESG信息披露的制度建设,规范ESG机制设计,推动ESG评级体系不断完善。健全与发展ESG投资信息披露体系与评级体系,持续创新、完善环境维度下国际化和可量化的减碳指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ESG评级标准。出台ESG信息披露指引,优先推动企业碳排放相关环境信息的强制披露,搭建更加透明的信息披露渠道,从制度和责任层面双管齐下优化资本市场治理,不断夯实企业国际化的体制基础,进而推动ESG服务中国实体经济结构性改革。
第三,明确ESG各维度的评价标准。要重点关注不同企业的减碳目标差异和评估标准差异,引导不同企业挖掘减碳路径,帮助不同企业补齐能力短板,为不同企业明确阶段性提升要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程。鼓励企业自主将ESG纳入管理体系,注重发挥国有企业等主体的示范引领作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