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导体芯闻
您的半导体行业内参,每日精选10条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大新闻解读,一天只花10分钟,享受CEO的定制内容服务。与30万半导体精英一起,订阅您的私家芯闻秘书!欢迎订阅摩尔精英旗下更多公众号:摩尔精英、半导体行业观察、摩尔App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来了!罕见,一天20只! ·  3 天前  
BioArt  ·  Sci Adv | ... ·  5 天前  
冠南固收视野  ·  供给、资金、基本面,债市换仓调整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导体芯闻

DDR4内存售价再创新高;紫光出售517.75万股中芯国际股份;华为将是京东方柔性OLED首位客户 | 摩尔内参 10\/12

半导体芯闻  · 公众号  ·  · 2017-10-12 18:27

正文


1、华为将是京东方柔性OLED首位客户

2、2018年配备指纹传感器手机出货达10亿支

3DDR4内存售价再创新高:单条8GB破700元

4、iPhone X Plus或是史上续航最长的旗舰机

5、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中国芯片开发面临隐形障碍,遭其他国家封锁

6、紫光出售517.75万股中芯国际股份

7、12英寸价格暴涨60% 提高半导体硅片国产化率刻不容缓

8、全球功率半导体规模2021年将达400亿美元

9高通不认同台湾公平会决定,将向台湾法院提起上诉

10、ST CEO:导入IIoT必须着重5大要点


一、华为将是京东方柔性OLED首位客户

上个月曾有报道称,京东方的目标是在2017年10月底前在成都新建的6代B7工厂生产柔性OLED。韩国ETNews最新报道则进一步透露了京东方的计划。

 

完工后,B7线的年产能将达9000万台智能手机尺寸的显示屏(每月45000片6代基板)。ETNews称,京东方计划首先生产5.5英寸柔性OLED,11月新增5.99英寸显示屏。京东方初期产能较低,约每月1万片基板。

 

ETNews进一步指出,华为将是京东方柔性OLED的首位客户。上个月有报道支出,华为意在与LG Display就柔性OLED签订长期战略性供货协议。

 

除去成都工厂外,2016年10月,京东方宣布在绵阳建设另一间6代OLED工厂。绵阳工厂月产能45000片,将于2019年投产。绵阳工厂总投资预计为465亿元人民币。



二、2018年配备指纹传感器手机出货达10亿支

随着如数字支付、移动银行,以及其他用户安全认证应用需要日益增加,指纹感测装置也正逐渐成为智能型手机安全验证机制的标准配备之一。

 

调研机构Counterpoint表示,每年全球配备有指纹传感器的智能型手机出货占比正在快速攀升。预估,2018年全球该类手机出货量将会超过10亿支,占当年所有智能型手机总出货量的71%。较2017年占比58%,大幅增加13%。

 

虽然随着指纹传感器应用范围扩大与成本下滑,使得该传感器也开始配备在中低阶手机中。但就目前而言,指纹传感器的可靠性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

 

就2017年第2季而言,虽然苹果(Apple)每支新上市的iPhone手机都配备有Touch ID指纹感测装置,不过由于iPhone出货量低于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因此三星该类型智能型手机出货量仍然高于苹果。

 

资料显示,第2季三星配备有指纹传感器的智能型手机出货量,占当季所有智能型手机出货量的12%,苹果占11%。华为、Oppo,以及小米等业者该类型智能型手机出货量,则是分别占8%、6%与5%。

 

此外,第2季小米配备有指纹传感器的手机出货量,约占该公司当季所有智能型手机总出货量的9成。华为与Oppo均约占8成;三星则是仅占6成。目前三星、中兴通讯,以及乐金电子(LG Electronics)配备指纹传感器的智能型手机出货量占比仍偏低。

 

就指纹传感器供应商而言,随着市场需求增加,各供应商也正同时面临出货、成本、市场竞争、产品创新等多方面日益增加的压力。目前Fingerprints、Synaptics、汇顶科技(Goodix)等业者的指纹传感器产品出货量,已占所有智能型手机指纹传感器出货量的半数以上。

 

至于如高通(Qualcomm)、神盾(Egis Technology)、思立微(Silead)等其他业者,则是希望能在未来几季赢得更多智能型手机OEM业者的设计取得(design wins),来扩展现有市占。



三、

DDR4内存售价再创新高:单条8GB破700元

2017年AMD、Intel在CPU上异彩纷呈,但是受到挖矿热潮影响,显卡价格经历一波价格爬坡,然后就是内存从年头涨到年尾,目前内存涨价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抑制,过去的一年里,DDR4内存价格已经翻倍至目前的750元高位,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内存已经成为装机配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甚至占了预算不少的比例。


虽然内存涨价的报道一直都有,但是大家可能觉得,一次涨10-20%可能还可以接受,装机影响不大。但是每一个月涨一点,积累起来就非常可观了,一年下来,价格翻倍都不至。上京东商城查看一下普通的8GB DDR4 2400MHz内存,你就惊呼“怎么这么贵?都卖800块一根了”。是的这个就是温水煮青蛙,等你惊觉的时候已经太迟了。


使用京东商城价格工具查询查商品历史价格走势,那么涨价的过程就很清晰。以芝奇一款内存为例,一年前的价格刚好是其最低点,也要299元,这时候还是装机的热潮时期。接下来到了今年初,价格已经上升到了430元左右,涨幅就高达40%,直到今年7月价格稳定在这个平台期。


接下来的4个月就进入了疯狂的飙升状态。从430元涨到500元用了一个月,冲击600元仅仅花了10天,然后又花了10天爬上了700元高位。但是,内存的涨价依然在继续,这几天,内存已经向新一轮的800元发起冲击,我们很快就能看到内存整体突破800元的情况了。


涨价速度如此之快,可能是大家始料未及的,但这并不是个例,再看看另一款威刚的内存产品,同样地在8月份以后开启疯狂涨价模式,一路高歌。


大家都说内存涨价的罪魁祸首是DRAM颗粒极度紧缺,原材料的上涨造成了内存价格不断攀升至新高。尽管三星、海力士、美光几家内存半导体大厂都说在增产当中,但是他们更加偏向于生产手机上用的大容量NAND颗粒,另一方面尽管他们在建新厂增产当中,但是新厂非一日建成,生产调试还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不过新增的产能还没有这么快量产,自然不能缓解DRA颗粒产出紧张问题。


DDR4内存价格翻了又翻,我们来算一笔账:

Intel Core i5-8600K:1750元

显卡:2000元

主板:1300元

16GB内存:1500元

SSD:750元(SSD价格也在涨)

机电:800元


一共成本8100元,内存预算就占了19%,将近1/5,大家的装机热情都被这个可怕的内存价格吓跑了。因此现在很多网友已经退而求其次,转战DDR3内存平台,毕竟8GB的DDR3售价在499元左右,特意询问小超哥哪些主板支持较新的处理器,还能支持DDR3。AMD、Intel都哭晕了,今年辛辛苦苦推新平台、新产品,因为内存涨价大家居然愿意选择旧产品。


据台湾新闻媒体报道,尽管今年内有关DRAM、NAND产品价格不断上涨,但是预期2018年依然会出于紧缺状态,甚至缺口更大,按照供求关系,价格只能继续涨下去。



四、iPhone X Plus或是史上续航最长的旗舰机

此前有消息称,苹果明年将会推出两款iPhone X,一款是5.85英寸标准版,一款是6.46英寸的加强版,后者就是iPhone X Plus。


据悉,这款iPhone X Plus可能将会成为史上续航时间最长的旗舰手机,我们可以稍稍分析下:今年iPhone 8Plus采用了一块2691毫安时的电池,在旗舰机型中,虽然容量不大,但经过苹果的系统优化,其带来的续航让人印象深刻。尽管iPhone X要比8 Plus小很多,但它却成功地放进了一块2716毫安时的“L”型电池。



根据苹果的习惯,Plus机型采用的设计和小屏版一样,那么明年推出的这款iPhone X Plus将会配备更大的“L”型电池,据国外的两份独立报告称,这台iPhone X Plus的续航将会达到两天,有望成为史上续航时间最长的智能旗舰手机。



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中国芯片开发面临隐形障碍,遭其他国家封锁

据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称,虽然中国大陆在积极地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隐形障碍将逐步显现出来,对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努力防止它们的先进技术流入中国大陆地区。



在最近接受独家采访时,张忠谋向中国台湾地区媒体Digitimes表示,韩国、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厂商都清楚,未来中国大陆地区将成为半导体市场上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将寻求以某种方式“遏制”中国大陆地区,尤其是拒绝向中国提供它们先进的制造工艺。


张忠谋表示,中国在半导体开发方面持续的巨额投资和大规模人才招聘计划将获得回报,每年对半导体产业100亿美元的投资肯定会获得部分成果,尤其是成熟工艺市场份额的提升。他说,在充足财务资源支持下,进入成熟工艺市场几乎没有什么门槛。


张忠谋称,唯一的障碍是,是否愿意接受维持在成熟工艺市场上份额所必需的亏损。他说,当然,台积电不会将在成熟工艺市场上的份额拱手让人,但股东将不乐意看到公司以牺牲利润为代价,在成熟工艺市场上与中国竞争对手竞争。根据张忠谋称,在做出最优决策时,台积电管理层将必须权衡利弊。张忠谋将于2018年6月退休。


张忠谋称,中国大陆地区2000年首次开始发展半导体产业时,都没有整体发展战略,更不要说投入巨额资金了。但现在情况已经大为不同,总体战略计划和巨额投资基金将有助于中国大陆地区获得一定成功,缩短学习曲线,但不可能跳过所有学习曲线。



六、紫光出售517.75万股中芯国际股份

紫光控股公布,2017年10月9日至11日期间,该公司于公开市场出售合共517.75万股中芯国际股份,约占中芯国际已发行股本的0.11%,价格为每股中芯国际股份9.92港元至10.30港元,出售所得款项总额合计约5247.625万港元。



于完成出售事项后,该公司持有中芯国际股份合共231.75万股。


鉴于中芯国际股份的近期市价,公司认为出售事项有助于提升该公司投资回报。由于出售事项,该集团预期确认收益约681.07万港元。该集团拟将出售事项的所得款项用于交易活动。



七、

12英寸价格暴涨60% 提高半导体硅片国产化率刻不容缓

从今年初开始,半导体产业的关键材料之一硅晶圆的价格便不断上涨,且涨价趋势正快速从12英寸硅片向8英寸与6英寸蔓延。另有消息称,台积电、联电等代工龙头企业日前已与日本信越(ShinEtsu)、SUMCO等硅晶圆主要供应商签订1~2年短中期合约,其中12英寸硅片签约价已提高到每片120美元,相比去年年底的75美元上涨60%。



硅晶圆一直是我国半导体产业链的一大短板,目前国内企业只能达到4~6英寸硅片的性能需要,并少量供应8英寸市场,12英寸硅晶圆基本是空白。在市场供给充足之际,这种状态对整个下游产业或许不会造成重大影响。然而一旦供需失衡,未来国内一些新建的晶圆制造企业或者中小型晶圆厂就有可能陷入产能开出却无晶圆可用的尴尬局面。因此,提高硅晶圆的国产化率正变得刻不容缓。


硅片供需缺口仍将进一步扩大


芯片是在硅晶圆片的基础上加工制造而成。因此说,硅晶圆产业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并不过份。然而,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硅片的供应持续吃紧,出现了久违8年的价格连续上涨情形。


根据SEMI公布的硅晶圆产业分析报告,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硅片出货面积2978百万平方英寸,连续5个季度出货量创下历史新高纪录。母公司为SUMCO的我国台湾地区硅晶圆厂商台胜科副总经理兼发言人赵荣祥在日前召开的法说会上表示,今年硅晶圆将呈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的局面,并且预测2018年至2019年市场的供需状况将更加紧张。


因为届时中国大陆新建晶圆厂产能将会开出,需求预期将进一步上升。在硅晶圆产能没有同步增加的前提下,供给将较现在更为吃紧。赵荣祥预计,2017年至2020年硅晶圆市场规模将增长4.3%至5.4%,其中NANDFLASH与逻辑晶圆是主要的驱动力。


归纳造成近几个月硅晶圆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首先硅晶圆产业经历了多年的低潮期,过剩产能得到消化,目前全球主要的硅晶圆生产商的产能已经全开却仍无法满足订单需求,产能持续吃紧;其次是中国大力扶持半导体产业发展,芯片国产化进程提速。在政策的引导下,12英寸晶圆厂投资激增,目前月产能46万片左右,在建产能约为63万片。未来,我国12英寸厂单月产能将达到109万片,加深了硅晶圆供需缺口;此外,智能手机等电子消费品出货量增加,导致硅晶圆下游的半导体产业进一步回暖,是本轮硅晶圆缺货潮的深层原因。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梁骏吾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曲靖首届硅晶材料论坛”上指出,集成电路和功率半导体是先进大国竞争的战略性产业,电子级多晶硅又是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我国虽然已经成为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生产大国,但是在电子级多晶硅上我国的实力仍然不足。因此,下一阶段我国的主要任务是高质量地完成满足IC和电力电子器件产业需要的电子级多晶硅—单晶硅,以其相关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大力推进我国内硅晶圆产业的发展刻不容缓。


12英寸硅片基本是空白


从全球来看,硅晶圆产业具有很高的垄断性,全球一半以上的产能集中在日本,而且硅片的尺寸越大、纯度越高,垄断情况就越严重。据统计,2015年全球半导体硅片销售额前两名的信越和Sumco都是日本公司。其中信越在2015年的销售额超过21亿美元,Sumco销售额将近20亿美元,两家日本公司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50%。德国的Siltronic(全球排名第三)在2015年的销售额将近10.5亿美元,排名第四到第六的SunEdisonSemiconductor、LGSiltron和GlobalWafer三家的销售额在7亿~8亿美元之间,其他公司的销售额都在3亿美元以下。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整个行业的垄断性之高。前六大厂的销售份额达到92%。


相较而言,我国硅晶圆产业的差距仍然非常巨大。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袁桐的介绍,2016年国内企业在4~6英寸硅片(含抛光片、外延片)上的产量约为5200万片,基本可以满足国内4~6英寸的晶圆需求。具备8英寸硅片和外延片生产能力的有浙江金瑞泓、昆山中辰(台湾环球晶圆子公司)、北京有研总院、河北普兴、南京国盛、中国电科46所以及上海新傲,合计月产能为23.3万片/月。2016年国内8英寸硅片产量(含抛光片和外延片)总计为120万片。目前国内对8英寸硅片月需求量约80万片,2020年开始月需求约750万-800万片。供需缺口极大。


至于12寸硅晶圆片则一直依赖进口,目前国内的总需求约为50万片/月,预计到2018年后总需求为110万-130万片/月。而目前我国还不具备12英寸硅片的生产能力。对此,袁桐进一步指出:“2016年集成电路主要材料行业中低端产品严重过剩的局面得到改善,中、高端产品开始涌现。然而,如何促进高端产品的量产,提升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批次的一致性是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集中行业力量攻克英寸硅片技术难题,实现产业化迫在眉睫。”


推进产业链的整体协同发展


“我国12英寸硅晶圆一直依赖进口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国内还没有掌握大规模量产IC集成电路用的高纯大硅片技术。而制造高纯大硅片的技术障碍主要是硅的纯度和大尺寸硅片的良率问题。对于先进工艺的半导体单晶硅片,纯度需要达到11个9以上(即99.999999999%),目前国内还无法实现,同时大尺寸硅片对倒角、精密磨削等加工工艺要求很高,国内还没有掌握高良率的技术能力。”袁桐告诉记者。


因此,发展硅晶产业应从上游抓起,从电子级多晶硅材料着手,实现产品的高纯度,然后依次推动硅晶材料、拉晶、切片、清洗、抛光等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从事电子级多晶硅材料研发生产的企业有4~5家,主要有青海黄河上游电子级多晶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新能源公司、云南冶金云芯硅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鑫华半导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洛阳中硅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等。黄河水电和云芯硅材分别有2200吨的产量和200多吨的产量。目前进入硅材料认证和试用的仅黄河水电和云芯硅材两家企业,但电子级产品品质还未完全达到国际高端产品水平,产品质量稳定性还需进一步提升,电子级多晶硅成本还有待于进一步下降。


不过,根据云南冶金云芯硅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白荣林的介绍,目前电子级多晶硅国产化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集成电路用硅材料需求不断扩大,国内在建或计划开工的6英寸~12英寸的晶圆生产线达44条,全部投产后国内电子级多晶硅年需求量将增至6000吨左右。这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近十余年来,通过对国外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再创新,我国企业也形成了成熟的氢化、精馏、还原、尾气回收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还原炉、氢化炉、直拉炉等多晶硅生产关键设备已实现国产化。这些都为提升电子级多晶硅的质量和降低制造成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云芯硅材产品满足3英寸至6英寸硅片的要求,性能达到国外进口原料水平,已实现连续稳定供货,8至12英寸硅片正在试用中。”白荣林表示。


而随着电子级多晶硅的国产化逐步取得突破,我国在大硅片领域也在取得进步。有消息称,上海新昇半导体预计2017年年底将完成第一期产品投产,计划月产12英寸硅片15万片,到2020年第二期产品投产,计划月产30万片。


我国硅晶圆产业正在整体推进当中,要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需要产业链的整体协同推进。



八、全球功率半导体规模2021年将达400亿美元

在车用与产业用功率半导体销售成长推动下,2016年全球整体功率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年增3.9%。预估2017~2021年该产品销售额还会继续成长,合计2016~2021年全球功率半导体销售额年复合成长率(CAGR)为4.8%。

 

IHS Markit表示,2016年全球各类功率半导体产品,以及各地市场销售额都出现成长。其中又以功率离散半导体,以及大陆市场的销售成长表现最为显眼。

 

2017年包括功率离散元件、功率模组以及功率IC等产品在内的全球整体功率半导体市场销售额,预估将再成长7.5%,达383亿美元。2021年销售额还会攀升至约400亿美元。相较于2015年全球功率半导体销售额年减4.8%,目前销售成长已重新回稳。

 

就产品应用面而言,2016年车用与产业部门功率半导体销售表现强劲;销售额分别年增7.0%与5.0%。

 

在车用部分,随着如盲点侦测、防撞系统,以及主动车距控制巡航系统(ACC)等原本配备在豪华汽车中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功能,也开始配备在中阶汽车中,推动了该部分车用功率半导体销售额的成长,年增率达双位数百分比。

 

此外,配备有高阶启动-停车(start-stop)电力逆变器系统的车辆,以及混合动力系统车辆的增加,也推动了功率离散元件与功率模组的销售成长。数据显示,2016年配备在汽车与轻型卡车中的功率模组销售额,成长了29.3%以上。

 

在各产业应用方面,由于对改善能源效率的重视,功率半导体在如再生能源(太阳能和风力逆变器)、建筑和家庭能源控制,以及工厂自动化等各方面应用市场销售额,都出现成长。

 

而随着先进马达控制系统进入如空调、厨房与清洁等各式家电设备中,功率半导体也在家电应用市场展现出良好的销售成长。

 

然而,想较于上述应用领域的成长,2016年功率模组在工业马达驱动与动力牵引应用上的销售额,则是分别年减1.1%与17.5%;消费应用功率IC销售额也年减4.9%;照明应用功率离散元件销售额下滑了2.7%。

 

就整体而言,2016年功率IC在整体功率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中的占比为54.7%,占大宗。其次为功率离散元件,占33.6%。功率模组占11.7%。

 

展望未来,汽车电气化、先进车辆安全系统、能源效率,以及普遍连网能力等,仍然会是未来5年推动全球功率半导体销售额成长的主要力量。

 

就区域市场而言,预计大陆市场2016~2021年销售额CAGR将达6.0%,幅度居各地市场之冠。包括台湾在内的其他亚洲地区、欧洲、中东和非洲,以及美洲地区销售额CAGR也都会高于5%。



九、

高通不认同台湾公平会决定,将向台湾法院提起上诉


台湾公平交易委员会昨天宣布,美国无线通信芯片商高通因违反公平交易法,重罚新台币234亿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据台媒透露,高通今天发布声明表示,不认同公平会的决定,将向台湾法院提起上诉。


此案历经三年,公平会自公元2015年2月便立案对高通展开调查,且调查的范围遍及国内外的芯片制造商,与手机品牌和代工制造的上、中、下游厂商。


公平会表示,高通在CDMA、WCDMA及LTE等基带芯片市场具独占地位,却拒绝授权芯片同业并要求订定限制条款,并采不签授权契约就不提供芯片的手段维护其独占地位,其经营模式已损害基带芯片的市场竞争。 因此,委员会认定违反《公平交易法》第9条,以不公平的方法,直接或间接阻碍其他厂商参与竞争的行为,将处234亿元罚款。


公平会指出,此案违法期间长达七年之久,且牵涉台湾地区逾20家事业, 属情节重大案件。


高通表示,不认同公平会的决定,将在收到公平会正式通知后,采取任何必要措施,向台湾法院提起上诉。高通指出,公平会的罚锾与高通在台湾的营收或活动没有合理关系,将就罚款金额与计算方法提起上诉。


10月11日高通股价收盘于54.11美元,上涨0.45%。



十、ST CEO:导入IIoT必须着重5大要点

智能化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趋势,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工业物联网(IIoT)会是未来制造系统的核心架构,对于IIoT的架构设计,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总裁暨执行长Carlo Bozotti指出, 分布式控制、MCU连网、资安、智能感测、节能将会是5大重点。


随着智能制造概念的成熟,制造业者对工业物联网的导入意愿快速提升,目前市场上已有多款相关产品,功能诉求也相当多元,然而过多的选项也造成了制造业者的困扰,每家厂商面临的问题不同,所需求的功能也不一,在导入前必须审慎评估, 不过即便各企业的问题不同,但Carlo Bozotti认为,导入工业物联网时,仍必须注意5大要点,这些要点都是制造业的共同问题。


Carlo Bozotti表示,制造系统的体系庞大,而且未来系统中各设备都将内建传感器,透过数据的撷取与汇整,落实智能化愿景,然而为数庞大的数据,并不需要都传输到后端,部分实时数据所反映的问题,在前端解决即可, 因此未来的制造系统,前端设备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功能,以分散控制的方式,实时解决问题、降低中央控制单元的负担,让整体系统的反应更智能、快速。


但要达到分散控制,MCU的联机质量将会是先决条件,透过完善的联机设计,MCU将可成为工业物联网系统中最可信赖的底层架构,不过Carlo Bozotti指出,工业物联网普及之后,资安问题也将随之浮现, 过去黑客攻击多以IT网络为主,OT系统由于都是封闭性网络,攻击难度相当高,但在工业物联网将IT与OT两端整合之后,制造系统的被攻击机率将会大增,资安也将成为系统设计重点。


另外传感器本身的智能化也会是工业物联网的重要趋势,藉由智能传感器所提供的数据,自动调整配置,让制程效率优化,至于节能则是目前制造业主导入此一系统的最主要原因,由于电力是制造业最主要的费用之一,精准掌握用电信息, 智能化设定能源策略,将可有效且实时的降低支出成本,对企业的竞争力的提升最为明显。


Carlo Bozotti表示,工业物联网将是未来制造业的骨干系统,观察整体市场态势,可发现市场需求在这两年已然浮现,不仅多数大型制造业开始导入,中小企业也以动作频频,ST相当看好此一领域的发展潜力,除了本身的产品推出外, 也与各标准机构携手合作,强化其产品布局。


智能化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趋势,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工业物联网(IIoT)会是未来制造系统的核心架构,对于IIoT的架构设计,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总裁暨执行长Carlo Bozotti指出, 分布式控制、MCU连网、资安、智能感测、节能将会是5大重点。


Carlo Bozotti认为,导入工业物联网时,仍必须注意5大要点,这些要点都是制造业的共同问题。


随着智能制造概念的成熟,制造业者对工业物联网的导入意愿快速提升,目前市场上已有多款相关产品,功能诉求也相当多元,然而过多的选项也造成了制造业者的困扰,每家厂商面临的问题不同,所需求的功能也不一,在导入前必须审慎评估, 不过即便各企业的问题不同,但Carlo Bozotti认为,导入工业物联网时,仍必须注意5大要点,这些要点都是制造业的共同问题。


Carlo Bozotti表示,制造系统的体系庞大,而且未来系统中各设备都将内建传感器,透过数据的撷取与汇整,落实智能化愿景,然而为数庞大的数据,并不需要都传输到后端,部分实时数据所反映的问题,在前端解决即可, 因此未来的制造系统,前端设备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功能,以分散控制的方式,实时解决问题、降低中央控制单元的负担,让整体系统的反应更智能、快速。


但要达到分散控制,MCU的联机质量将会是先决条件,透过完善的联机设计,MCU将可成为工业物联网系统中最可信赖的底层架构,不过Carlo Bozotti指出,工业物联网普及之后,资安问题也将随之浮现, 过去黑客攻击多以IT网络为主,OT系统由于都是封闭性网络,攻击难度相当高,但在工业物联网将IT与OT两端整合之后,制造系统的被攻击机率将会大增,资安也将成为系统设计重点。


另外传感器本身的智能化也会是工业物联网的重要趋势,藉由智能传感器所提供的数据,自动调整配置,让制程效率优化,至于节能则是目前制造业主导入此一系统的最主要原因,由于电力是制造业最主要的费用之一,精准掌握用电信息, 智能化设定能源策略,将可有效且实时的降低支出成本,对企业的竞争力的提升最为明显。


Carlo Bozotti表示,工业物联网将是未来制造业的骨干系统,观察整体市场态势,可发现市场需求在这两年已然浮现,不仅多数大型制造业开始导入,中小企业也以动作频频,ST相当看好此一领域的发展潜力,除了本身的产品推出外, 也与各标准机构携手合作,强化其产品布局。


【关于转载】: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文章标题及内容,不得删改、添加内容绕开原创保护,且文章开头必须注明:转自“摩尔芯闻MooreNews”微信公众号。谢谢合作!

【关于投稿】:欢迎半导体精英投稿,一经录用将署名刊登,红包重谢!来稿邮件请在标题标明“投稿”,并在稿件中注明姓名、电话、单位和职务。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MooreRen001或发邮件到 [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半导体高薪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