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将军郭
来源:我们心里都有病
ID:staynormal
我的一位好朋友在去年底换了行业工作,主动降薪从零开始,她自己倒是不觉得辛苦,毕竟追梦从来不怕晚。但她妈看不下去,最近频繁念叨要她转回老本行,工作稳定,薪酬丰厚,再找个同样靠谱的老公,日子简直不要太美妙。
好朋友当然是不会听从父母安排的,但也实在受不了母亲的要求,上周末她冲家里喊话
“我做不到你们要求的靠谱”
,之后摔门而去。
紧跟着就看到她发朋友圈,一杯酒配一句话,“父母为什么就是不能接受我的选择呢?”我看到几位共同好友在评论里聊了起来,关心之余吐起了苦水,都是而立之年的成熟男女了,面对跟父母之间的矛盾,还是一秒钟变成无助的小孩,从法律意义上独立了十几年,但似乎从未在父母那里得到过独立的许可。
我在“将军知道”这个栏目里也频繁看到关于跟父母关系的困惑,为人子女,我太了解那些失望和烦恼。
站在“战友”的角度,真的是发自心底的明白想要呐喊的冲动:
为什么父母就是不能像我们想的那样呢?为什么他们不能接受这样的自己呢?为什么他们总想改造我呢?
但估计父母也会为此烦恼,说不定跳广场舞的休息间隙,也会跟老闺蜜吐槽,为什么闺女就是不能像我想的那样呢?为什么儿子就不能接受我的建议呢?为什么子女这么不听话呢?
哈,其实作为子女,你在苦恼父母不接受你的选择的时候,其实你跟父母犯了同样的“错误”,你也没有接受父母的观点啊,你不但想改变他们还想让他们听话,你也很顽固啊!
像我的那位朋友,她觉得父母就该试着理解和接纳她的“不靠谱”,可是她也没有试着理解和接纳他们的“靠谱”和“追求安稳”啊!自己做不到优秀女儿,就别跳着脚要求优秀父母了好吗?
可能是看了太多感人至极的亲情故事和歌颂父母之爱伟大的艺术作品,我们对父母的期望值变得越来越高,衡量父母的标准也越来越严苛,普通的父爱母爱满足不了我们了,一切都要向爱的最高级看齐。
朋友的父母掏出多年积蓄支持他创业,你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表姐家在婚前就给她准备好了丰厚的嫁妆,你又觉得这才是父母应该做的;
从小到大你最讨厌听到“别人的孩子”,现在你盯着“别人的父母”,这样的亲子关系真的很讨厌啊!
不要总是拿“极限”去衡量“常态”。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正态分布里居中的那部分样本,没有电影作品中走出的父母,自己也不是出类拔萃的子女,没有活成相亲相爱大家庭的范本,或许以后也不会。
我们跟父母既爱着彼此,又不停伤害对方,有很多解决不了的矛盾,也有一家人整整齐齐共度难关的经历,我们会争吵,会拌嘴,谁都会失望,但这原因从来不是单方面造成的。
父母有父母的问题,而我们也并不无辜。
不要总是理直气壮地觉得生你养你的父母就应该理解你,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能给你想要的支持和安慰,既然都是成年人了,凭什么父母就要退一步让着你?
成年人要明白一件事,这世间所有的关系都是千疮百孔,即便是你的爹娘,他们的人生任务也不是爱的让你满意。
但问题恰恰就出现在这里,我们并没有在成年后掌握跟父母相处的秘笈,很多人拿谈恋爱的心态在跟父母“较量”,种种要求和标准越拔越高。
既要求父母跟你三观一致,又渴望他们无微不至,只要稍微不顺你意,立刻扣上一个“他不爱你”的帽子。
做你父母比做你恋人还累,毕竟一把年纪了,真真儿受不起你这么作。
虽然父母和恋人都是那个爱着你的人,但这两种爱的方式和相处的方式却完全不一样。
从家庭系统理论来说,那个跟你共度一生的人才是你最亲密的关系人,你们两个才处于最核心的系统位置,所以你有更高级的情感需求是合理的,你希望他跟你有一样的价值观,相似的人生目标,可以融合的生活方式,互相包容的态度,非常正常,因为这些是你们能继续发展关系的根基,退一步讲,如果这个人不适合,大不了换人。
正因为你们是要共度一生的伴侣,“伴”字已经足以说明你们之间对于关系质量有更高的标准。
所以,找什么样的工作,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做什么样的人甚至可能几点睡觉几点起床这样具体而微的问题,都需要达成一致,至少是能包容和妥协。
但父母不一样,即便是血缘至亲,但成年后,我们跟父母的关系最核心的词应该是放手,而不是伴侣之间的那种亲密。
我们要学会独立生活,建立自己的家庭,父母也要重新适应空巢,找回自己的生活,我们的关系本质是在渐行渐远。
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彼此像恋人那样高浓度的理解和支持,本身就是违背关系内核的要求。
渐行渐远是给我们时间和空间去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年后我们当然要重新梳理跟父母的关系,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