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
绿标
即可收听
晚安曲《老院子》/郭赛伟
文/南川大叔
前几天看到一条视频,着实把我恶心到了。
视频中的拍客,自称深入了某外卖大型加工厂,揭秘了
“廉价外卖速食包”
的生产过程。
视频中的工作人员,边制作外卖速食包边介绍说,
他们每次所买的肉远低于市场价格,所以进货动辄就是十几吨。
把这些肉买回来之后,就储存在厂子里唯一的一个冰库里。
而这个
冰库最低温度只有零下七八度
,夏天进库“都出汗,像是进了桑拿房一样。”
拍客问,货物不会坏吗?
工作人员答,
行不行就都这样了。
在腌制车间,员工告诉拍客,
为了增加牛肉的重量,他们会在牛肉里注射大豆蛋白,这样的牛肉其实根本就没法吃。
冻了许久的肉粒,在一个满是血水的大池子里解冻之后,就直接进行腌制。
撒在地上的肉粒,也直接捡起来
,洗都不洗地放进框里。
在腌制的时候,工作人员会直接拿出一个酱料塑料包,就像是在河边洗衣服一样随意,让塑料包在水里反复浸泡,然后再
用手搅拌均匀。
另一位员工一边徒手把箱子里的肉丝倒出来,一边自言自语,
“太恶心了,肉有点脏。”
烧制车间里,所有的肉都统一油炸三分钟,
不管熟没熟、是否已经杀除病菌,
就直接进入包装车间。
包装车间里的工作人员说道:
“我们自己包装的,自己看到都不想吃。”
而就是这样加工出来的鱼香肉丝、红烧排骨等食物,
成本只要五六毛钱一斤,放到市场上一般都要卖十几块。
随着外卖行业的兴起,很多商家根本不会做菜,于是他们就买来包装好的速食包。
商家告诉拍客,生意好的时候,每天要几百单,三个人都忙不过来,曾经一天卖过三千多块钱。
这条视频在网上迅速引起了相关企业和部门的注意。
视频刚曝出的时候,涉事企业就回应称,这条视频的内容不属实,怀疑是竞争对手策划的恶意炒作,并且视频存在被修剪处理的嫌疑。
而视频的制作方表示,他们对视频的真实性负责。
根据昨天下午央视最新的报道,这家企业因为存在生产环节操作不规范、卫生不规范的问题,已经被责令停产停业。
当我们享用着美味的外卖时,我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外卖的做法,应该是干净健康的。
谁又能想到,背后的操作竟是如此?
在食品行业,
食品安全就是行业的命脉
。
如果食品安全出了问题,这个企业就离
死不远了。
消费者放心把舌尖上的安全交给你,你不能不谨慎、不能不负责,因为一旦出事,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衣食住行是每个人的日常。
食品安全不容忽视,而住宿安全也同样需要重视。
就像最近正在网上发酵的酒店卫生事件一样,同样的服务行业,同样涉及到顾客自身的卫生安全,而背后的操作令人窒息。
11月14日晚,微博上一个名叫@花总丢了金箍棒的大V,发出了一条视频。
他自称,自己是一个以酒店为家的人,过去六年,他曾经入住147间五星级酒店。
有一次他进房间时,正好看到清洁大姐用浴巾在擦杯子,而这条浴巾,他刚刚擦了脚。
于是他有了在酒店里放置摄像头记录清洁工打扫房间的想法。
没想到他拍摄的视频让他极其失望,哪怕是三四千一晚的酒店,卫生依然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在有的酒店里,打扫人员
全程用同一块抹布分别清洗镜面、洗手池、杯具、马桶。
还有服务员把已经在垃圾桶里的一次性塑料杯盖拿出来回收利用。
不但用浴巾擦拭杯子,还在自己的工作服上反复蹭。
更有甚者,用顾客用了一半的洗发水来清洗咖啡杯。
除了花总曝光的这些,酒店的其他问题也不止一次被提出:
▷ 不要直接坐在沙发或者椅子上,因为你不知道上一个顾客曾经留下了什么污渍;
▷ 不要直接用酒店提供的冰桶,因为当有的客人需要呕吐,但是来不及去洗手间时,他们会用冰桶;
▷ 酒店热水壶烧得第一壶水,一定要倒掉,因为可能有人会用热水壶煮内裤;
▷ 进了酒店要首先关掉灯,打开手机的相机,检查一下黑暗里有没有异常的红光,如果有,那或许就是针孔摄像头。
酒店里这些令人崩溃的问题,很显然不是一个清洁工能打扫干净的。
因为酒店的清洁压力巨大,他们想要彻彻底底打扫好一个房间,从现实角度看,是根本不可能的。
他们本来就工资微薄,为了完成任务,拿到高提成,更多是减少自己的工作量,看到可以不打扫的,就保持“干净整洁”就好。
看得见的地方,是干净整洁了,那看不见的地方呢?
从人类社会产生分工开始,就意味着,我们彼此需要,彼此服务:
我们要吃饭,于是点外卖;
我们要远行,于是要住酒店。
我们需要这个社会为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当我们付出了信任和金钱,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的时候,让大众的心如何能不凉,让人们的信任还如何重建?
产生这一切的原因也许是深层次的,有利益的考虑,有企业自己的无能为力,有行业压力的逼迫,有监管和法律的缺失。
但这一切都不该由不知情的消费者负责买单。
在只追求利益的时代,有太多的企业已经丢失了良心,这种经营方式,可能在某一段时间内,能得到利益,但他们失去的,其实更多。
在看得见的地方做得好,那只能说是表面功夫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