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股在线
专注于新股,次新股,新概念,新行业政策风口,聚焦新转变等带来重大投资机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股在线

赛道:可控核聚变

新股在线  · 公众号  · 股市  · 2025-03-30 23:1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面对当前市场量化影响举足轻重,中小投资者,乃至游资都被压缩盈利边际。

那么对于普通投资来说,就是锁定赛道板块方向,加强对于赛道板块投资的研究交易把握,就可以避免被量化短期波动收割。

比如:具身机器人主线板块

第一阶段: 2024 11 4 日华为机器人战略合作 16

第二阶段: 2024 12 24 日宇树机器人产业链

第三阶段: 2025 1 9 日特斯拉产业链

第四阶段: 2025 1 20 日新材料产业链,包括: 柔性电子皮肤与触觉感知 腱绳 仿生纤维(人造肌肉) 等。

这个过程参与的量化资金只能给我们提供股价波动流动性,上涨的能量。

所以加强研究市场能成为主线级别的板块,就要符合 赛道 的要求,必须具备赛道的能量空间,往往产业社会发展趋势的必须新领域。

赛道处于 0-1 阶段机会主要是主题性质,主题就是每一次核心领头羊涨完,补涨开始就意味要开始撤退。

赛道处于 1-100 的过程就是主线级别,主线阶段但第一批核心公司涨不动,轮动补涨第二批,第三批机会层出不穷。例如: 2019 年到 2020 年的新能源。

今年的机器人,目前具身机器人就是典型处于 1 100 的过程,往往这个阶段就是主线级别板块机会,

当然目前板块进入中期调整,继续密切跟踪产业方面新的动态,带领新一轮的机会。

当然我们今天重点要说的,主线赛道必经的过程赛道主题阶段,

目前我保持跟踪符合主要是量子科技,固态电池,可控核聚变。

今天我们先围绕可控核聚变:

可控核聚变作为 “能源终极解决方案”,其燃料氘可从海水中提取,理论储量可供人类使用数百亿年,且零碳排放。

先借用唐主任总结:

AI= 算力 + 电力这是去年 大家公认 一直提的一个公式,后来还加上工程能力。

首先, 美国为什么搞核聚变更为迫切,奥特曼自己也投核聚变?

因为只有在做 AI 的人才知道,最后拼的都是单位能源产生的有效 token 这是商业竞争力的终极表现。

美国没有好的电网,虽然他们天然气便宜,但电力供应不稳定 于是美国的方案是数据处理端靠近能源端,然后靠传输数据来替代传输电力。

那么如果核聚变能出来呢?

核聚变 除了一些中子问题和管好氚 外,和其他发电比几乎没啥污染。

那么 在硅谷就可以搞堆 堆旁边就可以是算力中心。

稳定且廉价的能源,是 AI 发展的关键。

虽然我们电网好,但未来也需要这种模式的,因为最经济和有效。

一, 产业进程

核聚变目前处于由科学可行性向工程可行性的过渡阶段。

2025年可控核聚变项目招标加速, 聚变新能、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等公司密集招标,板块有望从 “基础实验“到“工程试验”

# 国内聚变关键堆,招标在即。

1, 等离子体所( BE ­ ST CF ­ E ­ TR

2 ,中核集团(环流器三号 HL-3 等)

3 ,江西 '' 星火一号 '' 项目

4 ,中物院( Z-FFR 项目)

以聚变新能的 BE­ST项目为例,该项目预计2027年建成,有望达成聚变能量增益 Q≥1以及Q=5的目标,向“点火”目标迈进

同时 美国 He­i­l­i­on公司计划在华盛顿马拉加建造世界首座核聚变发电厂,该发电厂容量为 50MW,预计在 2028 年开始发电。

# 3月28日下午,中核集团发布官方消息称,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HL-3)实验取得突破,国内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

“我们的实验实现了‘双亿度’,综合参数也大幅跃升, 标志着我国的核聚变研究挺进燃烧实验

二, 核聚变产业链

#托克马克为目前主流的核聚变研究路线。

目前两种主流的核聚变技术研究路径为磁约束聚变和惯性约束聚变,而托卡马克是当下研究最为广泛、也是未来最有可能实现可控核聚变的聚变装置;

托克马克也分为铜基磁体 低温超导磁体 高温超导等技术路线,近年初创公司以混合路线为主。

#磁体为成本主要组成部分。

以国际示范性项目 IT­ER为例,磁体占到成本的28%,为核聚变的成本最大项, 其余包括堆内构件( 17%) 真空室( 8%) 土建厂房( 14%)等,

之前以低温超导为主,近年新建项目开始采用高温超导路线。

高温超导技术突破推进板块商业化落地进程,

前期实验堆为主,后期商业堆接力,

预计全球核聚变设备市场年均规模将从 2021-2025年的208亿元增长至2026-2030年的917亿元

2031-2035年的2172亿元,2023-2033年年均复合增速26%;

2030 2035 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达 2.26 万亿元, 超导材料,真空室部件等细分领域将率先爆发。

三,交易路径

可控核聚变目前进入工程试验阶段,一方面,这个工程试验投入都是几百亿起步的,

意味着 初期参加技术磨合的企业,是会被赋能的,切进去了后面很难被替代,因为 可控核聚变的 堆要的是稳定性安全性。

3 24 日板块第一天, 合锻智能唯一的涨停,尾盘出现资金流入的迹象,

3 25 日板块第二天,合锻智能一字涨停,板块直接仓位日内最强高潮,一共 16 家涨停, 20 家涨幅在 10% 以上的股票。

当然这一天绝大部分就是量化的贡献。

3 26 日板块第三天,

3 27 日板块第四天 全部调整或者冲高回落。

3 28 日板块第五天,周五顶着市场情绪低迷,跌幅榜一大批 A 杀跌停,核聚变涨幅领头羊的合锻智能隔日反包,换手涨停的雪人股份。

对于目前板块分歧在于随着市场各路资金 清楚 可控核聚变 供应链后,

按照唐主任观点思路,短期 愿意用 300 亿可见投资来 估?

还是 用三年为周期的中美竞争来 估?

还是用星辰大海来给溢价?

显然最后一个可能性目前肯定不具备,具备就是主线级别行情,

唯一疑惑就是前两个情况,我们交给资金来判断,就是观察板块的中军的联创光电,

因为别的公司都是产业链参与,联创光电是负责星火一号。

如果不能联创光电走出加速涨停,那么本次核聚变板块就是主题的高度对待。

喜欢朋友请动动小手点个赞支持一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是 我们 个人看盘总结,以及分享盘面思路,盘后功课记录,不做任何个股推荐,更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按此操作,盈亏自负,炒股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