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企业专利观察
聚焦和分享全球各领域大中小微型企业的知识产权理念、经验与策略,既有战略规划,又有战术应对。有原创,有转载,有海外经验,有中国实践。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独角兽500强……,统统都到碗里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外公离去,一个“90后”替母亲挑起了“大梁” ·  17 小时前  
新周刊  ·  煤炭大省,亟待破局 ·  16 小时前  
新周刊  ·  年初最令人上头的短剧,竟然是他们的 ·  20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当一个中年女性,不得不面对挚友在隔壁死去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企业专利观察

日本透析巨头尼普洛的数值范围专利,是如何在中国被宣告无效的

企业专利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4-04 23:59

正文

作者: 黄莺




2024年4月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显示, 尼普洛株式会社 (简称“尼普洛”,NIPRO)的一件名为“ 血液净化器的灭菌方法和血液净化器包装体 ”专利 ZL200580035113.4 ,经合议组审理后,认为权利要求的数值范围得不到说明书支持,因此 宣告该专利权全部无效 。无效请求人是 成都欧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简称“欧赛医疗”)。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无效决定的决定要点中,合议组重点对 数值范围中除实施例以外,特别提到涉及端点数值的技术方案,如果不能从说明书中记载中确定,则相关数值范围就不能得到说明书支持

决定要点
两家公司的主营业务都是血液净化医疗器械。
全球血液透析设备和耗材市场中,基本被欧美日等国际巨头所控制,排名前五位企业分别是费森尤斯、Davita、Baxter、Bbruan和日本的尼普洛。
经查询,尼普洛早在2020年就在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以侵害发明专利为由起诉了欧赛医疗,以及 上海鑫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简称“ 鑫伟医疗 ”),涉及多起案件,案号从(2020)沪73知民初103号,一直到 (2020 沪73知民初1 11号。
不过,尼普洛最终将大部分案件撤诉,合并到 (2020 沪73知民初1 11号案件中。但是由于涉案专利的有效性存在争议,最后这个111号案件尼普洛还是撤回了诉讼。
期间,2022年尼普洛还曾就其中涉案专利的无效决定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出过行政诉讼。
在这之后,还能查询到尼普洛在2022年又向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对欧赛医疗和鑫伟医疗提出了新的专利侵权之诉,案号(2022) 沪73知民初953 号。相关案件在2023年10月进行过开庭审理。
但是基于目前公开的信息,还无法确定上述案件中是否就是本案涉及的这件专利。
不过,从既往公开的零散信息来看,尼普洛似乎在专利维权上并未占得优势,反而是因为专利有效性的问题,造成多次撤诉。
随着这次这件专利又被宣告全部无效,很有可能会面临再次撤诉的情况。
那么,尼普洛的专利为何会被宣告全部无效,在本案中,尤其是因为数值范围的问题,而导致的得不到说明书支持(A26.4)的缺陷,将会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焦点话题。
目前,由于数值范围而导致的不清楚正在越来越多的成为无效掉专利的理由。与本案相似的还有格力在最高院二审中对奥克斯的“压缩机”专利的裁判理由中,也有涉及到数值范围不支持的问题。
差别只是“ 格力 v 奥克斯 ”案中是涉及的 数值范围上限 的问题,而本案中是涉及的 数值范围下限 的问题,其核心原理是相似的。
但是这种审理方式及对“支持”的理解,是否会造成对专利权人发明的“无偿捐献”,以及专利权人利益受到损害,从而造成对创新激励的负面影响,其实才是更应该关注的问题。
也就是,到底在权利要求中以怎样的数值范围进行限定,以及说明书的披露程度,才能适当的,现在来看,“争议点”可能比“确定点”要多,这也会造成标准的不一致,而导致大量的类似专利存在因同样原因被无效掉的风险。
从本案来看,原权利要求1的限定如下:

授权的权利权利要求1
在随后的无效审理中,尼普洛修改了权利要求1,补入了从属权利要求2-4、7的附加技术特征。

无效程序中修改的权利要求1

但是,在审理中,对于权利要求得不到说明书支持,以及权利要求是否清楚的审理,主要集中在上述标红线的两家技术特征“ 实质上为干燥状态 的选择透过性分离膜”、“ 所述选择透过性分离膜的含水率为2.5质量%以下 ”。

欧赛医疗认为上述两个技术特征既不清楚,也不能得到说明书的支持。

尼普洛则提出了一些反驳理由,认为没有必要限定含水率的下限值。

尼普洛认为数值下限没有必要限定的理由

其实,在这里面一个关键角色就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至于是否清楚和支持,必须要站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到这一问题。

然而,从合议组的定性来看,基本上是支持了无效请求人的观点,认为这两个技术特征存在不清楚的地方。但是如果站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角度再来看,是否真的不清楚,很可能就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