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党建网微平台
传播全国宣传思想文化相关信息 传播全国各地党的建设相关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什么?今天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日? ·  2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孙颖莎、王楚钦、王曼昱、梁靖崑,提建议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党建网微平台

在正定,习近平这样做事做人

党建网微平台  · 公众号  · 政治  · 2018-02-03 07:29

正文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在正定工作了三年多。近期,《学习时报》陆续推出习近平在正定的系列重大报道,其中展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从政细节、工作经历等。今天, 党建网微平台 邀您一起聆听、学习总书记做人做事的故事。

采访对象: 江山,1946年生,江苏武进人。新华社高级记者,河北省作协会员。1974年与时任河北省委副书记的吕玉兰同志结婚。2006年退休。

采访组: 《学习时报》记者邱然、陈思、黄珊

采访日期: 2017年3月24日

采访地点: 中央党校电视台演播室

采访组: 习近平同志曾在纪念吕玉兰同志的文章《高风昭日月  亮节启后人》中写道:“我在正定与玉兰同志一起工作了3年,建立了深厚的同志姐弟情谊。”可见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吕玉兰同志是否经常跟您谈起他?

江山: 是的。他们一起工作的时间长了,特别是习近平同志担任县委书记以后,吕玉兰回到家就常常跟我谈起来。我记得她曾经说过:“习近平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非常有文化,工作能力强,不但年轻,而且特别能干,大家对他的印象都很好。”

吕玉兰跟我谈到的她对习近平同志的印象,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习近平同志出身高干家庭,又是从中央机关下来的,却对农村基层工作很熟悉,对老百姓的感情非常深 。他经常深入群众,特别关心群众的生活。

来到正定以后,习近平同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 询问、调查、走访 ,想办法了解正定的群众生活怎么样、老百姓的收入怎么样。在这方面,吕玉兰给他介绍了一些当时的情况,她对习近平同志说:“正定是粮食高产县,也是中国北方第一个粮食亩产‘上纲要’‘过黄河’‘跨长江’的县,但是群众的生活还不富裕,主要是粮食征购任务太重了。甚至,有的农民完不成征购任务,只好拿着钱去别的村买粮食,回来交征购粮,农民的口粮普遍不够吃。”

其实,习近平同志到正定来之前,吕玉兰就发现这个问题了,也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难以摆脱追求“政绩”的思想束缚,减征购的事情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习近平同志到正定以后,开始大力抓这个问题,最终减了征购,让老百姓减轻了征购负担,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

第二个方面,习近平同志很有远见,也很有魄力,他为正定的经济发展出了很多好点子 。举个例子来说吧。当时要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他得知这个消息后,就在北京多方了解这件事情,努力寻求制片方的合作,计划把电视剧外景地争取到正定来,按照《红楼梦》的布景盖房子,并在电视剧拍摄结束后,给正定增加一个旅游景点。习近平同志在北京把意向和制片方谈得差不多了,回到正定就征求大家的意见。

当时,县里有两种意见:一种是觉得这件事情可以办,我们正定县本身就是文化古城,增加一个景点,就增加一个正定的旅游项目,确实对拉动经济大有益处;另一种意见是认为这件事不能办,一个项目就要花三百多万,这可不得了,风险太大了,万一收不回投资,县里担不起这个责任,况且当时县里也没有那么多钱,还需要募集资金。

县委领导班子对这个荣国府项目的争议很大。习近平同志跟吕玉兰交换过意见,当时吕玉兰全力支持他。吕玉兰经常到北京和省里开会和参加活动,眼界比较开阔,她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应该放手去搞。

有一次回家,吕玉兰跟我聊起这件事,说起县里面的不同意见,我感到很奇怪,说:“习近平考察得这么周密了,他的意见还有人反对?”

吕玉兰说:“唉,这你还不知道?正定有些干部思想保守,想法一时半会儿很难扭过来。得想办法给他们做一下思想工作,无论如何,正定还是要引进项目才能致富。”

后来,习近平同志多方筹措资金,做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荣国府项目顺利搞起来了。开放第一年就收回大部分投资,还给正定旅游增加了一千多万的收入。如果算大账的话,荣国府项目在第一年就赚了两倍还不止,而且从那以后,每年都给正定县带来巨大效益,直到今天还在大量接待游客、创造利润。这真是一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项目。

第三个方面,习近平同志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对自己严格要求 。吕玉兰对我讲,习近平同志的家在北京,人在正定工作,到北京开会、办公事,他每年都要来回往返五六趟,但他一趟车费都没有报销过,都是自己拿钱买车票。吕玉兰曾经劝他说:“你回家探亲的路费可以不报销,但你到北京办事和开会的路费还是应该报销的。”习近平同志说:“我到北京办事和开会也会回家,这样是分不清楚的,我就都不报销了。”

习近平同志一贯很简朴,对吃穿都不讲究。他下去调研或者开会,经常赶不上机关食堂的饭点。有时候忙起来工作忘记吃饭,等忙完了赶到食堂却没饭了。那时候,经济不发达,街上没有饭店,他就只能凑合吃一些食堂剩下的凉馒头和咸菜。吕玉兰很关心习近平同志,常从家里拿些鸡蛋、挂面、点心送给他吃。

她还劝习近平同志说:“你长期这样不行啊,早晚会吃坏肠胃的。”

习近平同志却毫不在乎地说:“没事!”

由于长期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还总吃凉饭,习近平同志后来吃坏了肠胃,住进了医院。吕玉兰看不下去了,就找食堂的负责人商量,每次过了饭点以后,还是要留一个人,等习近平同志来了,给他热热饭,让他吃口热饭。吕玉兰很关心习近平同志,确实就像姐姐一样照顾他,还帮他洗被子、洗床单。


采访组: 您跟习近平同志也很熟悉,请您谈一谈您本人与他的交往和联系的故事。

江山: 好的。吕玉兰跟习近平同志是好同事、好朋友,所以这么多年,我跟习近平同志也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关系。

吕玉兰去世后,我就开始采访、收集资料,撰写她的传记。我把这件事向习近平同志汇报了。他在电话上说:“好,太好了!这件事非常有意义,吕玉兰同志是很优秀的劳动模范,也是我们党非常优秀的领导干部,你一定要好好写一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