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古称林邑,意为林中之城,全市森林覆盖率70%。
这里朱阁飞檐,烟雨迷蒙……
也不知它惊艳了多少浪漫时光。
在这里,时间是用来消磨的,也许这里就是你在寻找的诗和远方。
郴州的古村落在烟雨斑驳淋漓的水汽弥漫中,若明若暗,色彩愈发微妙而意境丰富,宛若一幅幅古朴的江南水墨画卷。让我们走近郴州,隐于寂寂古村落一日,徜徉于青砖黛瓦之间……
1上乔古村
上乔古村位于临武县县城北25公里,北距麦市乡政府不足5里,族姓郭,其始祖郭妥公,系唐代汾阳郡王郭子仪十九代孙,南宋官任临武,定居乔溪(今上乔村)。
村中内外巷道全部用青石板铺设,水沟交错连贯有序。村中有清代古建140多栋、民国建筑300多栋,除6栋祠堂、庙宇、祖厅等公益建筑外,其余为古民居,大部分古建保存尚好。
古建筑青石围角、门坎石、天井石都有浮雕八卦、动物图案石刻。
自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郭妥定居上乔村800多年来,大部份人文古迹、公益建筑被毁,如今保留明代郭姓四十八村总祠堂一栋,明代石砌四方台、园形台(当地人称“下手”)二处,古凉亭四座,为纪念唐代武陵侯黄师浩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昭德侯王庙一处(面积近千平方米),清光绪十年私塾学堂一栋,石拱桥二座、古井八处、大小石彻水塘、水池十多处。
2金山古村
金山村位于汝城县土桥镇,距县城东7公里处,辖区面积5.6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820多年的历史。“金山”村的“金”在古代是“荆棘”的“荆”,后来通过金山村民众的辛勤劳动,变“荆棘”之地为金银膏腴之地,“荆棘山”由此也改名为“金银山”了。
金山古村结合花卉基地与荷花基地,成为带动汝城未来旅游发展的先驱景点。
3 石泉村古村落建筑群
石泉村是三塘胡氏家族聚居地,因“胡氏先祖淑政公号石泉”,故村以其号名之。现在村内的大部分古建筑建于清末,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村落以清代建筑为主,民国“欧式建筑”自成一派,建筑形式保存完好,村落内部特色较强,功能布局精巧,外部形成独特的村落布局,可观性较高;聚落式的格局使得村落自成一派。
村口最打眼的六幢民国时期欧式风格的建筑,恰好围成一个院落,这里曾是“湘南王”胡凤璋的住所。胡凤璋曾任蒋介石国民革命军第一游击中将司令、汝桂警备团团长,是湘粤赣边界武装力量最强的土匪。传说中他“有六个老婆”,所以在1933年修建住宅时,6幢规模相差无几,且单独成栋,以前都有走廊相通。
4、
庙下村古建筑群
庙下村航拍图(欧阳志 摄)
因村南上首有一寺庙而得名庙下。始建于北宋祥符年间,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庙下古村境内保存比较好的明清古民居270多栋。
庙下村古树和古建筑群(欧阳常海 摄)
这是个千年古村,村内古民居闻名遐迩,古色古香、古民居错落有致,村中古井、凉亭、祠堂布局精心,以三大古祠为代表的古建筑气势宏大。
凉上钟楼矗立,村旁古柏苍翠繁茂,名木众多。与古建筑群完美融合,具有鲜明的湘南民居特色。(欧阳常海 摄)
庙下村古戏台(欧阳常海 摄)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近年来,庙下古村被列为中国保护传统村落,成为当地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古村这个湘剧“戏窝子”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5板梁古村落建筑群
板梁古村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高亭乡西北部,板梁古村蕴藏着中国古老的宗法仪式、儒学传统、风水观念、哲学意识、建筑技巧、生态原理等,被誉为规模最大,保存最全,风水最好,文化底蕴最厚重的“湘南第一村”,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国家AAA级景区和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
板梁古村背靠象岭平展延伸,依山就势,规模非常宏大,村前视野开阔,小河绕村而下,三大古祠村前排列,古驿道穿村而过,石板路连通大街小巷。
这些历千劫而不倒的古民居,栋栋雕梁画凤,飞檐翘角,无论是它的水磨青砖,还是门当户对,或者是它的砖雕、石雕、木雕,其工艺都十分精湛,让人叹为观止,系统构建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乡村聚落环境特色。
6阳山古村
阳山古村旅游区位于桂阳县正和乡境内,距郴州市区30公里,离桂阳县城1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