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码头青年
白领精品生活指南,聊职场说文化谈生活侃八卦,每天1篇好文+1首好歌,陪你在马桶上撕扯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四川人发语音,微信为什么转不了文字? ·  7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我喜欢过的男偶像都塌成了一片废墟”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这个草原城市,藏着全国最好吃的烧麦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码头青年

特朗普的真正战场,不在白宫,而在社交媒体

码头青年  · 公众号  · 杂志  · 2025-02-25 10:39

正文

川普上任仅一个月,动作之密集、姿态之强硬,已然震慑四方。他直指泽连斯基为“独裁者”,炮轰主流媒体和民主党,连欧洲盟友与美国情报机构也未能幸免。左派瞠目结舌,惊呼他是否失控。

然而,从社交媒体时代的政治逻辑看,他不仅清醒,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洞悉局势。竞选中的生死淬炼让他抛弃妥协,马斯克的加持则为他插上舆论的翅膀,他的“无敌战术”正以凌厉之势铺开,指向一个更强硬的未来。

过去半年的竞选,川普经历了一场真正的炼狱。2024年7月13日,他在宾夕法尼亚州集会中遭遇枪击,子弹擦耳而过,血迹染红衬衫,他却高举拳头喊出“Fight!”,成为美国近代首位被暗杀未遂的总统候选人。这不是孤例,9月佛罗里达高尔夫球场又传出第二起疑似刺杀未遂。司法层面,他同样被围剿——2022年8月FBI突袭海湖庄园,2023年他面临34项伪造商业记录指控,外加涉嫌干预选举的诉讼缠身,媒体则以每日平均超百篇负面报道的密度围剿他。然而,他挺住了。11月5日,他以超过2.7亿张选票的历史性优势重返白宫,共和党更时隔四年重夺参众两院控制权。这场胜利不是侥幸,而是铁杆支持者用选票铸就的堡垒,让他彻底放弃温和幻想,选择以更决绝的姿态撕开伪装。

社交媒体时代的政治规则早已翻天覆地,川普对此非常了解。美国政治撕裂已成常态,2024年皮尤研究中心数据显示,62%的民主党选民和58%的共和党选民认为对方“完全不可接受”,中间派仅剩不足15%,且多已倾向某一极。团结全国的传统叙事已成空话,川普清楚,他无法扭转左派敌意,也无需浪费精力去尝试。2020年他输掉连任时,7400万张选票已是他基本盘的证明,此次回归,他将这一数字推高至近1.4亿。 他深知,社交媒体的传播逻辑不是争取模糊地带,而是让支持者的声音更响、信念更坚。他在X平台上的每条帖子平均获10万点赞,铁粉的狂热足以压倒主流媒体的批评。

他要的不是和解,而是战斗力。

此番回归,马斯克成为川普最硬的底牌。2016年和2020年,川普尚需与传统媒体周旋,如今他有了这位全球首富的加持。马斯克在X平台拥有2.08亿粉丝,单条推文曝光量动辄千万,远超CNN日均300万的收视人数。

更关键的是,他不仅是放大器,还是规则制定者。2022年收购推特后,马斯克调整算法,削减内容审查,川普被解封后,其账号活跃度激增,2024年选举月发文量超300条,总互动量破5亿次。相比之下,《纽约时报》同期数字版流量仅1.2亿。

川普与马斯克联手,直接打破了主流媒体的封锁线,他的言论无需过滤即可直达全球。例如,11月25日他抨击泽连斯基的帖子,经马斯克转发,三小时内阅读量破8000万,彻底碾压传统头条。这种新格局下,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在他面前形同虚设。

川普的极端言论并非失误,而是深思熟虑的战术。他不再需要中间派,第一任期时,他曾试图安抚建制派,如2017年签署1.5万亿美元减税法案以换取支持,如今他彻底甩开包袱。他的“斗士”人设注定反脆弱——2023年民调显示,63%的共和党选民支持他,不是因其无暇,而是因其与体制为敌。他曾戏言“我可以站在第五大道开枪也不会丢选票”,这话虽夸张,却映衬现实:铁粉不在乎他的瑕疵,只看他是否与“深层政府”死磕到底。11月20日,他斥责情报机构“无能腐败”,次日支持率不降反升2个百分点。这种“反击者”形象,让他每受一击,反而更强。

未来四年,川普的强硬将全面铺开。他带着复仇心态归来,1月22日就职演说中,他誓言“清算华盛顿的沼泽”,矛头直指建制派。预测显示,他可能推动至少20%联邦机构裁员,司法部或将重启对政敌的调查。外交上,他已扬言对欧盟加征关税,若兑现,将是继2018年钢铝关税后的又一重拳。社交媒体的流量需求也在驱动他持续出招——X平台数据显示,其争议性言论的转发率是非争议性的3倍。

他必须保持话题热度,而“斗士”形象是最佳燃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