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药事纵横
药事纵横是一个由多位制药精英联合创办的媒体平台,旨在分享与传递药品研发、生产和注册中所涉及的技术、经验和情报,欢迎关注和投稿!投稿请发[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吉林药监  ·  【科普】 | ... ·  昨天  
吉林药监  ·  【科普】 |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药事纵横

多家MNC药企2020年财报:罗氏、艾伯维、赛诺菲、诺和诺德、安进……

药事纵横  · 公众号  · 药品  · 2021-02-08 09:39

正文

日前,全球制药领域巨头们陆续公布了2020年Q4的财报。截止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有10家MNC药企公布了2020年Q4“成绩单”:辉瑞、强生、诺华、礼来、GSK、BMS、吉利德、默沙东、艾伯维、安进、雅培、GE......
上期我们整理了辉瑞、强生、诺华、礼来、GSK 5家MNC药企的财报,这次我们继续从药企营收状况、拳头产品的表现及2021年的发展预测等方面对下面7家MNC药企进行梳理:赛诺菲、诺和诺德、艾伯维、罗氏、安进、雅培、渤健。
(药企财报信息来源:医药魔方、医药魔方Info、医药第一时间、MedTrend医趋势)

赛诺菲
整体业绩差强人意,Dupixent增长70%

2月5日,赛诺菲公布2020年业绩,净收入 360.41亿欧元 ,同比下滑0.2%。其中制药业务收入256.74亿欧元(+3.1%),疫苗业务收入59.73亿欧元(+8.8%)、消费者保健业务收入43.94亿欧元(-1.9%)。

其中最亮眼的还是Dupixent(度普利尤单抗),2020年销售大增,同比+70%,达35亿欧元(42亿美元)。按照这个节奏, Dupixent 很快便可以突破百亿美元。另外,还有不少药物表现亮眼,比如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Cablivi,同比增长101.8%,达1.13亿欧元。

还有一些新上市不久的创新药也展现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包括PD-1单抗Libtayo(cemiplimab),其在2018年9月首次获得FDA批准,适应证是小人群的皮肤鳞状细胞,2020年收入为6700万欧元。

诺和诺德
整体业绩增长4%,中国区成绩表现优越

2月5日,诺和诺德公布2020年业绩,全年总收入 1269.46亿丹麦克朗(约194.11亿美元 ,按2020年平均汇率100美元=654丹麦克朗计算,下同),同比增长4%。其中,中国区收入140.84亿丹麦克朗(约合21.54亿美元),同比增长9.7%,占诺和诺德全球收入的11%。

诺和诺德的疾病业务划分为糖尿病、肥胖和其他(包括矮小症、血友病)三大块,在公司整体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81%,4%和15%。

2020年,糖尿病业务收入1024.12亿丹麦克朗(约156.6亿美元),减肥业务56.08亿丹麦克朗(约8.57亿美元),血友病业务96.62亿丹麦克朗(约14.77亿美元),在全球相应市场中的份额分别占到了大约30%,60%和13%,均处于数一数二的位置。

中国是诺和诺德全球增长排名第二的市场 ,同比增长9.7%到140.8亿丹麦克朗(21.54亿美元),占诺和诺德全球收入的11%。在中国,糖尿病药物销售额同比增长11%,生物制药业务同比增长33%。诺和诺德在中国的糖尿病市场份额已从去年的27.4%提高到29.7%。

糖尿病为诺和诺德的核心业务,其中胰岛素是其核心阵地,但随着司美格鲁肽的快速拉升,GLP-1类药物的规模已扩张到418.31亿丹麦克朗(约63.96亿美元),拉近了和胰岛素药物的距离(约86.47亿美元)。表现尤其亮眼的产品为GLP-1类糖尿病药物索马鲁肽Ozempic(+88.8%)和口服索马鲁肽Rybelsus(+>100%)。

艾伯维
整体业绩优越,Humira再度逼近200亿美元

2月3日,艾伯维公布2020年业绩。由于2020年5月完成了对艾尔建的收购,艾伯维的收入体量从2019年的332.66亿美元直接飙升到 458.04亿美元 ,媲美罗氏、诺华、默沙东、强生等巨头,也直接也反超了剥离资产瘦身后的辉瑞。

整合之后,艾伯维免疫疾病业务收入221.53亿美元(+13.2%)、血液肿瘤业务66.51亿美元(+21.7%),神经领域业务34.96亿美元,眼科护理业务21.84亿美元,医美业务25.9亿美元,由此成为业务更加多元化的制药巨头。

Humira仍是艾伯维的收入支柱,一个药品贡献了198.32亿美元,在AbbVie整个公司收入中的占比达到43%。

不过Humira会在2023年失去全球市场独占权,但艾伯维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也有了新的重磅产品补位——IL-23单抗Skyrizi(risankizumab),2020年销售额实现翻倍增长,达到19.45亿美元。另外,精神分裂症新药Vraylar(卡利拉嗪)自上市后表现亮眼,2020年增长迅速,达9.51亿美元。

罗氏

整体收入微上升,三家马车业绩下滑

2月4日,罗氏公布2020年业绩,全年总收入 583.23亿瑞士法郎 ,同比增长1%(按CER计算,下同)。


其中制药业务收入445.32亿瑞士法郎,下滑2%,主要是Avastin、Herceptin、Rituxan三驾马车均收到了生物类似药的冲击,以及 COVID-19大流行导致住院和处方率的下降;中国区制药业务收入为31.43亿瑞士法郎,增长8%。


诊断业务则是COVID-19疫情下的受益板块,达到137.91亿瑞士法郎(+增长14%),得益于cobas SARS-CoV-2诊断试剂盒和SARS-CoV-2快速抗原诊断试剂盒的销量大增。


除了三家马车下滑外,也有不少产品表现优越,如肿瘤产品Ocrevus(+24%,43.26亿瑞士法郎),Actemra/ RoActemra(托珠单抗)(+32%,28.58亿瑞士法郎),Alecensa(alectinib)(+40%,11.6亿瑞士法郎;血友病药Hemlibra(+68%,21.9亿瑞士法郎);抗体偶联药物Polivy(+248%,1.69亿瑞士法郎)。

安进
整体收入增长近10%,生物类似药表现突出
2月2日,安进发布2020年业绩,全年销售 254亿美元 ,同比9%。另外,公司创造了99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比去年+16.5。
重磅产品方面 ,多款药品全年销售增长超过两位数。 3款生物类似物逐渐发力 :Kanjinti(曲妥珠单抗,5.67亿美元),Amgevita(阿达木单抗,3.31亿美元),Mvasi(贝伐单抗类似物,7.98亿美元)。

7款药物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 ,包括:Enbrel(49.96亿美元)、Prolia(27.63亿美元)、Xgeva(18.99亿美元)、Neulasta(22.93亿美元)、Otezla(22亿美元)、Aranesp(15.68亿美元)、Kyprolis(10.65亿美元)。

此外,另有部分药品受仿制药市场冲击,销售额大幅下降,如Sensipar/Mimpara降幅高达48%。
渤健
整体收入下降-6%,核心业务面临挑战
近日,渤健发布了2020年全年财报,总收入134亿美元,同比-6%。多发性硬化症产品仍是中流砥柱,收入占比59% (不计算权益分成),同比-8%,但2020年起, 渤健多发性硬化症和Spinraza两块核心业务均开始全面衰退
渤健是一个以多发性硬化症见长的公司,业务十分倚重多发性硬化症,但自2020年来,罗氏的Ocrevus超越渤健的超重磅产品Tecfidera,成为多发性硬化症领域新一代最畅销单品,迫使Tecfidera开始转头下跌,首次跌13%,自此多发性硬化症业务开始进入长期的阴跌期。
渤健另一个明星单品Spinraza销售额稳定在了20.5亿美元,开始转头下跌,同比-2%。另外,阿兹海默病新药aducanumab被FDA延长许可申请3个月。
但在生物类似药业务上,渤健2020年的表现还算亮眼 ,整体收入7.95亿美元,同比+8%。从2020年业务成绩来看,渤健转型迫在眉睫了。

(单位:百万美元)

雅培
同比增长近10%,诊断业务最为亮眼
1月28日,雅培公布了2020年全年财报,全球销售额达 346亿美元 ,同比 +8.5% ,有机增长+9.8%。其中, Q4全球销售额达 107亿美元 ,同比增长 28.4%

诊断业务全球营收达 108亿美元 ,同比 +40% ;药品业务全球营收 43亿美元 ,同比 -4.1% (有机增长+1.9%);医疗器械业务全球营收 118亿美元 ,同比 -3.7% ;营养品业务全球营收 76亿美元 ,同比 +3.2% 雅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