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全市的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3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位居全国第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位居全国第四,全省第一。
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业增加值246.73亿元,占比39.2%;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9.78亿元,占比12.7%。文化+创意,文化+互联网成为全市文化产业主导产业。
全市文化企业数量达到20997家,同比净增2718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250家;14家文化企业在资本市场挂牌上市;20家企业获评第二批南京市重点文化科技企业。
引入专业第三方团队,对《创意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发展规划》、《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加快建设秦淮老城南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区、环南艺创意文化产业功能区等127个年度“七个一批”重点项目;2017年南京金秋金贸洽谈会签约文化产业项目60个,签约金额达到1600亿元。
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南大文创双创基地全面建设;栖霞腾讯(南京)文创众创空间启动运营;苏宁青创园等一批文创孵化平台投入使用;新增市级文创众创空间15家。
完成文化消费智能平台一期建设,“南京有戏”以直接补贴票价、奖励积分补贴等方式,遴选补贴剧目105部,补贴金额1000万,补贴剧目上座率平均提高20个百分点,拉动市民文化消费8000万元。
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纽约站成功举办,80余家南京企业积极参与,中央火车站人文客厅、南京面孔一城十面展、秦淮河主题时装大秀、联合国总部南京味道品鉴会等活动,受到纽约市民热烈欢迎。
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向十家文化银行及小贷公司推送企业融资需求2637批次,年度促成贷款24.37亿元,累计促成贷款93.07亿元。“文化征信贷”试点授信额度2305万。
继续开展第五届南京市文化产业“金梧桐奖”评选,首设“南京都市圈最具投资价值文化企业”奖项,总奖项增加到7个;10家企业入选全市“金梧桐文化企业30强培育计划”。
发起成立“南京都市圈城市文创发展联盟”;成功举办2017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文创小组专题论坛,100余家两岸企业共话合作,8个项目成功签约;赴香港举办“香港设计营商周”南京周。
南京创意设计中心入选“中意文化合作机制”成员单位;先后举办“我为城墙做设计”,“金梧桐公益广告设计”等十余项设计比赛;城市游礼、秦淮礼物、南京设计廊、荔枝文创等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
秦淮走出去讲好“一城一河”精彩故事;鼓楼环南艺文化产业功能区、玄武长江路文化旅游功能区加快推进;浦口“创博会”精彩举办;江宁成立文创企业联合会;山水文旅小镇签约落户溧水;高淳陶瓷亮相2017“一带一路”峰会。
先后举办第九届中国南京文化创意产业交易会和2017江苏(南京)版权博览会,组织企业参展伦敦、巴黎、香港、深圳、宁波、义乌等国内外十余场展会,推动南京文创走出去、请进来。
坚持“双效统一”导向,广电集团《日本战犯忏悔备忘录》,荣获第三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唯一最佳纪录片奖;市报业集团连续六年荣获 “全国城市日报经营价值十强”亚军; 市文投集团创新推出艺术品抵押融资平台取得良好效益;出版集团主编《孩子们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全省3100余所学校。
完善“创意南京”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打造“南京设计廊”、“全媒体矩阵”、“文创服务港”等服务产品,服务企业超过3000家,建设“文创服务港”,将产业公共服务下沉到各区。
邀请美国纽约作为主宾城市,组织国际创意城市(南京)论坛、摩登非遗设计之夜、新物种设计展、创意设计营商日和发现•设计之旅等七个活动板块,60多场活动,打造全城创意盛事。
完成百名融合企业家和创意设计人才培养计划,创新探索文化产业人才服务券机制,全年培训文化人才超过1000人次;在全国率先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培养非遗传承人才。
河西金鹰光年公园、江宁百家湖1912文化街区,新世界百货文创空间,新与力线下潮流中心店、耘集文创空间等一批文化体验消费空间先后开业,文化商业结合在南京渐成时尚。
南京设计廊在香港时尚地标元创方开设门店,南京文创企业和产品持续亮相伦敦100%设计展。南京导演出品的电影《何日君再来》获第65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新导演提名,《大世界》进入2017年柏林电影节正式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