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看到一位热心读者的长留言。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
姑娘今年24岁,大学毕业两年了。她是学德语的,一直想做翻译,因为没有合适的机会,于是在一家公司做起了行政兼文秘。一晃就是两三年。
她说这份工作很辛苦,每周要加两次班,最糟糕的是,她是公司唯一的行政兼文秘,要处理很多杂事,比如给老板订机票、酒店,甚至员工的生日蛋糕也要她张罗。
留言很长,大意无非就是向我抱怨工作辛苦,因此心情焦躁,觉得生活无望。问我该怎么办?
从她杂乱无章的描述中,我抽丝剥茧,大概还原出了她到底有多忙。其实也就是每周加班两次,每次到十点钟。
就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言,她的工作压力并不算太大,况且她只有二十四岁,正是不断自我提升和充实的年纪。
问题很明显了,并不是工作太忙,而是琐碎,很可能是她不喜欢这份工作。于是我回复说:“这份工作不适合你,换一个吧。”
过了大概十几分钟,她又有一段留言:“我是不是应该换一个轻松点的工作,最好赶紧嫁人,可以辞职让老公养,现在不是都说生活要慢下来吗?”
看到这句话我就无言以对了,如今连富二代都是拼颜值、拼才华却同样拼命。
我很想问问她,
你是富二代吗?你有迷倒众生的颜值吗?不然你有什么理由年纪轻轻的就慢下来?
但出于礼貌,我还是客气的说,你还年轻,应该勤奋点。之后我又给他讲了一个朋友的故事。
这个朋友的父亲是上市公司老板,家境富有。
他高中毕业后去国外读书,从第二年开始在一家寿司店打工,自己赚学费和生活费,再没让家里出过一分钱。
毕业回国后,小伙子按自己的爱好,开了间小酒吧,为了陪客人经常要熬夜到凌晨三四点钟,白天还要进货、备料,十分辛苦,但他从没打算放弃。
讲完这个故事,我就没有再回应那个姑娘了。因为我的建议已经表述的很清晰了,决定还得她自己做。
这个年纪,哭笑都是风景,颜值也好,才华也罢,想拼什么有什么。
我很惊讶一个年轻人的生活态度还不如某些老年人积极向上。
今年11月份,我去泰国旅游,结识了一对美国夫妇。
起初我以为他们只有四五十岁的年纪,因为从外表来看,无论精神面貌还是健康状况都很符合这个年龄段。细聊之后,我才知道事实上他们已经七十多岁了,当时我惊讶的目瞪口呆。
出于好奇,我礼貌的请教了他们的冻龄秘诀,老先生只说了一句:
“keep on working”(一直在工作)。
是的,他们一直保持着工作的状态。夫妻二人在美国经营一家规模不小的建筑公司,这是他们三十多岁时创办的。
若论财富,他们很早就能退休享受安逸的生活了,但他们喜欢一直工作的状态。
不工作的时候,也会去运动,打高尔夫、骑单车,当然环游世界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他们总是闲不住。
这对七十岁的老人,将生活过的忙碌却不忙乱,既充实又有声有色,着实令人羡慕。
这是一种不甘于平庸的人生态度,又何尝不是因为他们智慧的选择了自己热爱又擅长的领域呢?
假如他们并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以如今七十岁的高龄,又身价不菲,还有这个必要吗?恐怕早就退出江湖去享受时光安然,岁月静好的慢生活了。
我们小区楼下有家茶馆,老板是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这家店不是她唯一的产业,在附近她还有几家铺面出租,每月都有相当高的租金收益,是那种典型的包租婆、地主。
此外,她白天还要去管理处上班。
这位阿姨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晨练,然后回去打理一家人的早餐,八点出门去管理处上班。
白天工作不忙的时候,她会读书、看报,这个年纪的人对娱乐时尚、新闻热点的敏感度和洞察力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
每天吃过晚饭后,她会去自己的茶馆,喝茶做生意。她说,自己喜欢喝茶,所以开家店,有个消遣的地方,又能顺便赚点钱。
大概每天十点钟左右,阿姨就会回家休息,作息很规律。她说虽然忙碌,但每件事都是喜欢干的,所以很充实,也很开心。
正是这种有规律的生活以及充实的状态让人心情愉悦
,阿姨的皮肤很细腻,白里透红,精神面貌毫无同龄人的萎靡不振。整个人都是神采奕奕,精神饱满。
年纪轻轻的就别,不要”时光安然,岁月静好“,那是你动不了的那天该考虑的问题。
每当有这种想法的时候,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一、我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吗?
二、我的情商和颜值足够钓到金龟婿(富家女)吗?
三、我已经老的动不了了吗?
如今,连富二代都这么拼命;连老年人都不甘于碌碌无为,年纪轻轻的你有什么理由懒惰呢?
其实,人们经常错误的把忙乱和忙碌混为一谈。有意义的忙碌会让人充实快乐;没意义的忙乱会让人苦不堪言。
那么何为有意义?取决于这几点:
第一心态:
让你忙的脚打后脑勺的事情,是不是自己热爱的?还是迫于某种原因的不得已。两种状态给人的愉悦感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