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周刊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者  ·  晚安一句话 ·  5 天前  
读者  ·  没人能取代王菲 ·  4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最近的打工人,爱穿“县城女装三巨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周刊

75岁钢琴奶奶,征服全网二次元

新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5-02-17 08:00

正文













与古典音乐相伴一生的尹松,误打误撞进入了“二次元”世界,成为在视频里陪伴观众听歌的“钢琴奶奶”。她与年轻人一同重新理解经典ACG配乐,在不同的时空产生共鸣。


作者 | 崔斯也

编辑 | 詹腾宇

题图 | 受访者提供



“这声音挺压抑的,虽然在诵经,但是有很多欲望,有伪善?”

一位银发奶奶坐在电脑前,头上戴着耳机。她正在听的是游戏《黑神话·悟空》最出圈的配乐《屁》。一边听,一边分享着对这段音乐的感受和分析。

(图/受访者提供)


“谁挂的专家号”“鸡皮疙瘩起来了”……视频弹幕里,年轻人们反复惊讶于奶奶对音乐的绝佳感受力。她在没玩过游戏的情况下,准确地从音乐中提取出情绪,分析可能的人物形象和剧情走向,让观众从另一个角度重温经典。

2023年,尹松开始在网上发自己听二次元音乐的视频,有游戏《原神》《黑神话·悟空》,也有动漫《进击的巨人》《你的名字》。

今年75岁的尹松,曾是深圳交响乐团的一名钢琴家。作为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深圳音乐家协会理事的她,也曾在 南京艺术学院 等高等艺术院校任教多年。而她最新的身份,是一个深受年轻人喜欢的音乐视频up主。

误入“二次元”

2021年,尹松想在网上发布一些关于音乐知识的科普视频,就找到了亲戚家的晚辈王子。

一开始,王子按照尹松的想法,帮她拍一些钢琴教学的短视频,内容大多是弹琴手型、演奏技巧等等。

(图/受访者提供)


2023年,游戏《原神》的一段配乐《神女劈观》在网上的热度很高。它是一首为游戏中角色云锦设计的歌曲,由国家一级京剧演员杨扬演唱。在游戏的剧情设计中,《神女劈观》是由璃月戏曲家云堇的父亲依据坊间传说所作的一出戏,大意是一名神怪仙女为保护村民挺身而出。

王子主动跟尹松提出,可以试试听这首歌,为她拍一期解析音乐的视频。尹松虽然很少接触当下的音乐,但她很乐意,“家里的年轻人说,现在的游戏音乐做得很好的,很多人喜欢。我也很好奇,那我就听一听。”

对着镜头,尹松语气轻柔,娓娓道来:“大家好,我叫尹松,是一个交响乐团的钢琴演奏员。很多年轻的朋友跟我介绍二次元音乐。我过去很少接触,所以今天呢,我想来了解一下这个《原神》的《神女劈观》。”

(图/受访者提供)


“前面的锣,带着一种悲伤的气氛……后面的打击乐,很像是一种战斗。”尹松跟随着歌曲边听边聊,这些直接的感受都能和游戏中的故事剧情契合。

回忆起当时听完《神女劈观》的感受,尹松仍能想起那种吃惊的感觉:“做得多好啊!它是一首用了京剧的曲调的京歌。既有戏曲的那种弯弯绕绕,也符合年轻人的兴趣。演唱者唱得真好,声音好,感觉也好。过去我总感觉游戏音乐都是打斗的声音,吵得很。看来是我想简单了,原来现在的游戏音乐能做到这种水平。”


尹松听《神女劈观》的视频成为了很多年轻人“梦开始的地方”。视频下方,不少人留言推荐自己喜欢的游戏配乐。从那时候起,王子开始参考当下热点和评论区反馈,不定期为尹松推荐“二次元音乐”,有《原神》中其他角色的PV,也有去年爆火的《黑神话·悟空》的配乐、动漫《鬼灭之刃》的插曲《红莲华》。

在这些视频里,最让网友们感到震惊的,依然是每次尹松对于歌曲的精准感受。第一次听到一首歌,尹松就能透过歌曲的旋律走向、乐器使用等信息推断出歌曲背后想表达的故事,或是歌曲中蕴含的细微情感。

像是在听《荒野大镖客2》的配乐《See the fire in your eyes》时,她边听边评论说“觉得他挺孤独的”“战斗得很艰苦”“他的心里是在忏悔吗?好像很平静地在接受一个结局” 。

(图/受访者提供)


这种不需要做功课,只凭音乐产生的合理想象,与游戏本体形成了有趣的互文。尹松超强的感受力,让网友们大呼神奇。

如果不是网友们在评论里反复提及,尹松自己都没发现这一“天赋”。后来,她觉得,这可能是长期工作内化得来的能力:“我本来就是搞演奏的,一直以来都是在揣摩作曲家怎么想的。特别是古典音乐,作曲家的思路是什么,情绪走向是什么,我怎么能从我的理解上把这些东西表现好,还要不跟人家雷同。我天天就琢磨这个。如果你领会不到那些情绪,就很难再传达给听的人。”

“非要学钢琴不可”

尹松的音乐之路,始于童年时的一次“任性”。

1950年代,尹松还没上小学,一家人生活在上海。她的父亲吴强时任华东军区文化部副部长,也是著名小说《红日》的作者。当时,文工团不少人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其中一个学生找到吴强,说自己想学作曲,需要一架钢琴。

在当时,学钢琴还是一件有点奢侈的事情。用尹松的话说,父亲很“爱才”,他觉得解放后大家都应该得到正规学习,于是主动掏钱给学生买钢琴。一段时间后,学生说琴不够好,吴强又拿了钱,告诉对方:“没关系,你再买一架琴。这架就放在我家里。我家有两个女儿,可以让她们学。”

(图/受访者提供)


吴强请了钢琴老师到家里,但老师只有一个教学名额,就给了尹松的姐姐。尹松为此在家门外哭了一天,“闹得一塌糊涂,非要学不可”,到老师增加了名额才罢休。后来尹松参加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的招生,走上了钢琴演奏的专业道路。

之后的动乱时期,尹松一度纠结过要不要在大学时改学其他专业,但最后还是选了喜欢的音乐。顺着那个年代的固有轨迹,尹松在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深圳交响乐团,成为一名钢琴演奏员。

那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交响乐团,在团期间她参加过很多重要的演出:深圳特区成立汇演、国庆晚会、香港回归音乐会……当年的许多重要领导人都曾来观看过交响乐团的演出。

“筹备香港回归音乐会的时候,请全国的专家来选曲子,我弹了几十首,最后选出一首来。时间也很紧张,征集曲子,然后抓紧时间练……”提起这些和音乐形影不离的日子,尹松的语气是快乐的,似乎音乐带给她的一直都是单纯美好的记忆。“因为当年自己争取来的,想找到好的老师教那么困难,我肯定是要好好对待的。”她说。

2005年,尹松从交响乐团退休。但对她来说,生活还是围绕着演出和教学,好像没什么太大的改变。在交响乐团的工作之外,她也和其他两位朋友一起组了一个“三重奏”,举办过全国巡演。“我感觉自己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经历过什么‘退休综合征’”,她说。

用音乐打破偏见

古典音乐家里,尹松最喜欢莫扎特,主要是因为莫扎特非常乐观,“其实他的一生并不是那么顺利的,但你始终能在他的音乐里感受到积极向上的东西。”

尹松一生都在和古典音乐相伴,普及古典音乐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但她也明白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许多人都在做这方面的科普,但距今两三百年、审美门槛很高的古典乐,确实很难打动当下的年轻人。

虽然搞了一辈子古典乐,但尹松从不排斥其他的音乐类型。她喜欢流行歌,爱听刘德华和周杰伦;喜欢说唱,听黑人经典说唱歌曲;也很喜欢这两年走红的《麒麟》:“早安的嘴皮子也太溜了,给人一种很有劲儿的感觉。”

(图/受访者提供)


二次元歌曲是她接触到的新类型,其中很多作品都让她感到惊喜。“我才发现很多游戏都是讲故事的,而且讲的文学水平也很高。比如《黑神话·悟空》,它是有创作者的思想在里面的,哲学性也很强。”尹松说。

去年年末,她总结了自己的《2024年度音乐排行榜》。她最喜欢的纯音乐是Hoyo-Mix枫丹交响音乐会,她说这场演奏颠覆了她对交响乐的理解,里面有很多她没见过的乐器,但融合在一起非常和谐。而最佳歌曲,她提到了《黑神话·悟空》的配乐《勿听》,她喜欢里面大量使用的“哭泣音调”。

“每一种音乐,都有它的受众。”尹松说,“可能有很多做古典音乐的人会觉得,古典音乐就是最好的。但我觉得不是。只要艺术水平高的音乐,我都很认可的。可能某种风格我一开始不习惯,但我依然会欣赏。”

在她看来,做音乐的人,更需要包容的心态,“你不能光在一个池塘里,你每个池塘都去一去,吸收各种营养,见多识广,才能开阔眼界。”

尹松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音乐氛围,“都是大喇叭里放的,街上的、学校的、商店里的,早起放的大多是戏曲,后来随着开放,流行歌也来了,国外的也来了,水平都挺高的。现在的年轻人,还是见得多。”

“七十几岁是很好的搞事业的阶段啊”

在王子眼中,尹松最突出的特质是努力,“她决定要做的事情,是一定能坚持做下去的。这说起来简单,其实很难。她自己学音乐几十年,现在还是会研究自己怎么在音乐上进步。有时候她练琴,会跟我说,‘今天我又有新的体会,我又进步了’。我觉得这个特别宝贵。”

他联想到自己四五岁的时候接触钢琴,但中学后就放弃了,现在有点后悔:“这也是我一直帮奶奶做视频的原因。很多看视频的年轻人,也可能是曾经学过音乐,最后没能坚持下去的人。我们希望大家感受到音乐的好,它很重要,很有意思。尹老师就是那个坚持了一辈子的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