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唧唧堂
唧唧堂学术管理分享平台,更好的学术阅读与写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有哪些东西是被过度设计的? ·  昨天  
知乎日报  ·  想紧跟 AI 时代浪潮,看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  昨天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𝒎𝒖𝒎'𝒔 𝒕𝒉𝒆 ... ·  昨天  
张丽俊  ·  精进日志723 | 2.21 ·  昨天  
Quora文选英语  ·  Quora_有什么事儿是有孩子后才知道的?【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唧唧堂

真实性别角色测评 | 你的真实性别,没那么简单!

唧唧堂  · 公众号  ·  · 2021-04-20 23:53

正文


古希腊有个传说曾讲到过人类性别的由来,说最早的人类是雌雄共体,而且还是两个头、四条手臂、四条腿,他们不会感到孤独和恐惧,而且孔武有力。神担心他们太强大,就将他们从中间劈开,一分为二。

于是便有了彼此分开的:男人和女人。男女除了身体结构不同,在性格特质方面也有着不同的特点。男性在性格上更容易表现出:独立、勇敢、有主见也更具攻击性。女性在性格上则更容易体现出温柔、善解人意和重感情的一面。


今天的我们都希望找到生命中的另一半,这样才能感到幸福和完整。其实,我们既在外在世界找寻着一个对的人,在心理层面上当我们在自己的原有性别特质上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我们也会发展异性化的性格特质。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中的很多人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转变,还有些人会刻意压抑这样的倾向,可谓是“宁折不弯”。

不过,从大趋势上看,比起上几代人,我们在观念和性格特质上都更趋于中性化。过去的男性都喜欢标榜自己的强悍和克制,无论西方的“硬汉做派”,还是中国的“爷们儿劲”。怕了、疼了、撑不住了、吝啬了、犹豫了,那就输了,都算不得好汉。




他们通常都是家里的一家之主,有着一副家长做派,和妻子、孩子很少嬉皮笑脸,但是家里有什么大事都是他们出面解决,绝不含糊。他们在交流中很少谈及情感,能多说几句话就能说明他们心情不错。

而过去的中西方女性由于还没有得到平等的社会地位,她们不得不依附于男性。所以,她们比较受认可的角色就是好妻子、好母亲。因此,过去女性性格中的贤良淑德、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很受社会认可,也是过去女性比较主流的性格特点,而独立自强、有主见、不屈从的女性常常显得“离经叛道”,所以当时女性会刻意压抑自己这方面性格的发展。

上几代人在这样的社会期待下,男人和女人的性格性别显得泾渭分明。但是,从上世纪开始,随着妇女解放运动和科技的发展,女性在获得更高社会地位的同时,她们也更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独当一面。随着社会活动开始更加需要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男性也开始更加注重温和、同理心和耐心。男女性格特质开始出现混同的趋势。

过去,我们的性格和行为表现要向我们的生理性别看齐 而如今 却不是了, 我们在性格特质上可以像男人也可以像女人,甚至像双性人。


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 双性化模型 。该理论首次反对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的对立性,而是认为两类特征是相互独立,“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一个人可以既体现出较强的男性化特质,又体现出较强的女性化特质。这一新颖的理论很快得到了其他很多心理学家的认可。

目前心理学界研究最多的是双性化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绝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 双性化特质的个体具有较高的自尊水平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且双性化特质的人们比其他类型的人更受欢迎。



测评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