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4日苏州家庭教育演讲)
今天是礼拜天,又是秋高气爽的日子,这样的周末,带孩子休息活动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所以更感谢大家来听我演讲。
我有两个孩子,他俩跟我关系相当不错,不管未来孩子成功不成功,当父母的难处,真是体会到了,到今天还在体会中。因为孩子们现在的知识结构,包括英语水平都比我高了,所以我给他们做榜样做示范,指导他们学习越来越吃力。
比如昨天我儿子给我带回来一个历史题目,这样的题目是我在国内中学里看不到的。题目是,请根据汉娜·阿伦特《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这本书中提到的“平庸之恶”这个概念,来分析1965年和1966年,印度尼西亚为什么屠杀了大概接近百万的共产党员和中国华侨。到今天为止,这些刽子手依然还为当时屠杀中国华侨的行为沾沾自喜,请问这些人身上的“平庸之恶”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作者、书和历史我都知道一点,但要帮助他去做作业这个事情,真是太不容易了。我不得不把汉娜·阿伦特《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这本书看一遍,还要去了解她写的这本书里“艾希曼”是谁,还要去研究什么叫“平庸之恶”,平庸之恶这个概念体现在哪几个地方。还要研究当时印尼为什么屠杀了那么多中国华侨,紧接着还要进一步去研究当时的杀戮情况。10年前左右,美国的一个纪录片《杀戮行动》,里面每个刽子手都兴高采烈描述当时是怎么杀人的。有一个人最多杀掉了上千个活生生的人,妇女,孩子还有老人,一点内疚都没有。
我们发现人类过了几千年,文明的进步其实非常有限,愚昧和平庸不断重复出现。我们很多家长可能没有这样的知识结构,或者没有时间去研究这些东西,所以对孩子各类知识的培养多数只能交给教育机构,或者是听天由命。
讲到孩子成长问题,我想从下面几个点跟大家做一点分享。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是不一样的,但是很多核心点是相通的。
今天来到学校,我非常震撼,因为一进校门就是艺术品。校长告诉我,整个学校两个方面做的特别好,一个是艺术方面,一个是体育方面,当然学校的学科成绩也非常好。
这与我对教育的看法高度一致,我认为
对孩子最开始的教育,应该是美的教育。
在此前“中国徐霞客文化旅游大会”上,我讲到徐霞客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学家、旅游家、地理学家,是因为他放弃了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想要升官的道路。虽然这是因为家族受罚的一个被动选择,但也因此,这个家庭就流传了一个习惯,不参加科举考,就做两件事情,一个是读书、赋诗、旅游,一个是经商。所以徐霞客家里比较有钱,经济自由就可以精神解放了。徐霞客精神解放,同时还有中国文人的一个能力,就是文笔特别好,有记录的习惯,同时走过全国各地后,眼界开阔,游记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我一直说,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唐诗宋词开始。因为唐诗宋词中包含了你能想象到的几乎所有对于大自然美的描述、对于人性美的描述。读唐诗宋词,不是让孩子死记硬背地去读,而是去理解其中那种美的境界、美的意识、美的表达,这些特别重要。
如果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开始就经历了美的训练,那对这个世界就多了一份好感和希望。
对于古诗词的喜欢,也来自于老师本身拥有审美能力后的讲解,而不是让孩子去背。通过这样的讲解,能够对孩子心灵有一种冲击。对语文老师审美能力和教学水平进行大大的提升,是中国教育真正的难点。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人生不管做什么事情,总会碰到很多不容易的事情。人生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有两个事情特别重要,一个是
要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不如意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面对艰难困苦时的乐观心态。
人是必须要有预设的,艰难困苦是为了让你成长,并且你要从内心产生这样的感觉,而不是说遇到问题就颓废放弃了、对人生绝望了。
第二个是,
能够给自己心灵上一个退身之所,这个可以是精神上,也可以是物质上的。
比如说中国古代的文人侠客,当遇到挫折绝望后会退隐山林,这是物质上的隐居,但更加厉害的是他们精神上也有一种退隐,并且在精神退隐的时候,能写出非常伟大的文学作品。
比如说苏东坡,从宰相的位置下来后,被贬谪到黄州后,写出了非常经典的前后《赤壁赋》。因为他们从小有对文字的美感,一旦退身精神可以投射在文字上,最后成为不朽。包括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白居易的《琵琶行》等,都是在人生不如意的时候写出来的。
如果你的孩子小,我推荐两个APP,一个叫“凯叔讲故事”,这是新东方投资的,里面有对唐诗宋词的朗诵、讲解,配上美好的音乐,值得孩子一听。还有一个叫“婷婷唱古诗”,就是一个叫婷婷的母亲,把所有的古诗词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唱出来听。
一个人要拥有能够把心中的感受描绘出来的本领。
一个人心理上有问题,有两种出路,第一种出路是倾诉,这就是为什么鼓励孩子要跟父母多进行交流。到了初高中跟父母进行交流这个路径常常就断了,那怎么办呢,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碰上一个十三不靠的老师,这个老师愿意跟孩子平起平坐,学生们也愿意什么都告诉他,这种老师帮助解决大量的心理问题。
另一种就是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能够一起说真话的朋友,能够发泄心里的情绪,能够一起吐槽的朋友。但实际上还有一种更好的方式,就是可以把所思、所想、所感,写下来,这样不光能够提高语文成绩,其实也是一种心灵倾诉,可以对你的生命轨迹进行记录。
我非常庆幸,虽然我母亲不认字,但她给我提出一个特别高的要求,要我长大了当个先生,先生这个概念就是乡村老师。所以我从小就有一个规矩,家有零钱不能买玩具,玩具都由身为木工的父亲做,只要有零钱就买书。
我大概从4岁开始,我母亲就开始给我买书,当时是连环漫画。我不认字,但老天给我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姐比我大五岁,所以我读连环漫画的时候,我姐已经上到小学三年级了,所以她能读,她读我就坐在边上看,不知不觉到五岁的时候,我就已经认识了六七百中文字,这样我就可以自己读了。我在小学二年级就把《水浒传》读完了,尽管没有任何人指导我,读书这个习惯就留下来了。而且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我的作文经常是范文,这种鼓励进一步促使我愿意去写去读。
直到今天,我写作的习惯也没变。平均一年出一本书,我的读书笔记、游记、心灵思考,都会在书里呈现出来。这又带来另外的收获,我的每本书销售量,至少是20万以上,我能拿到100万的版税,我再把版税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觉得自己做了一件特牛的事情。
这样一个习惯,其实就是源于母亲对我的一个要求。父母提出要求以后,不能随便变,我母亲要求不高,就是想让我未来当一个乡村老师,所以她希望我读书。
如果你的孩子有一门课,老是在班内第一名,他对学习是不会绝望的。我从初中开始到高中,数学一直都是在五、六十分中徘徊,不及格的时候多,及格的时候少。所以我对数学到今天也特别绝望。当时的高考分成三支,一支是外语考试,一支是文科考试,一个是理科考试,文科考试和理科考试都要考数学,我其实最想考的是中文系,因为我当时英语水平根本就没有,农村孩子怎么可能有英文水平。
但外语考试,数学不记入总分,这就是为什么我选择学英语的原因。一部分是我喜欢,英语毕竟是文科的,跟语文有相通性。我连续两年高考失败,也失败在外语考试上,因为我等于从零学起,第一年英语考试考了33分,江苏师范学院当年的录取英语单项分数线是40分,我差了7分;第二年,录取分数线到了60分,我考了55分。但是我看到外语水平的进步,我料定第三年坚持考的话,英语分数一定能上去,结果第三年我的英语考了92.5分,满分是100分。当年北京大学英语单项分的录取分数线是85分,就这样我到北大学英语去了。
今天我依然没有放弃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的兴趣,因为这是从小喜欢的,真的会喜欢一辈子。为什么我要告诉大家让孩子学唐诗宋词?如果从小真的喜欢上了这个东西,一辈子的中文功底,和中国文化功底会极好,对于他未来的生存发展和社会地位会起到极大的作用。如果你的孩子是初中或者高中了,有兴趣,依然可以重新拾起来学的。
这是我的第一个建议,
要让心灵自由放飞,要让精神自由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