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宏观李超
立心、立道、继学、开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金融报  ·  券商AH股表现分化,后市怎么走? ·  昨天  
成方三十二  ·  2025年春节假期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2 ... ·  昨天  
邢者团队晚间解盘  ·  开工了开工了 ·  2 天前  
睢宁融媒  ·  金价飙涨!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宏观李超

【华泰宏观李超】关注明年一季度天量社融可能性——2019年11月货币金融数据点评

华泰宏观李超  · 公众号  · 金融  · 2019-12-11 07:48

正文

文 | 华泰宏观  李超 / 孙欧


全文约4000字,阅读需要6分钟左右


内容摘要

>> 核心观点

11月信贷新增1.39万亿,同比多增1387亿,主因企业贷款及居民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75万亿,存量同比增长10.7%持平前值。 上月我们提示由于12月银行部分面临信贷额度不足,为明年开门红储备项目等各方压力,年底冲量往往提前到11月。 从11月数据看,信贷稳健,尤其是企业信贷数据同比多增,我们认为体现政策思路,预计明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扩信用发力,天量社融可期。

>> 11月信贷新增1.39万亿元,同比多增1387亿元,增速12.4%持平前值

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同比多增1387亿元,略超市场预期,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4%,持平上月末。 分部门看,当月多增主因企业贷款及居民长期贷款同比多增。 具体而言,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831亿,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142亿(同比少增27亿),中长期贷款增加4689亿元(同比多增298亿);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 679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643亿元(同比多增1783亿),中长期贷款增加4206亿元(同比多增911亿),票据融资增加624亿元(同比少增1717亿);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74亿元。

>> 社融新增1.75万亿,存量增速10.7%持平前值

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5万亿,存量同比增长10.7%持平前值,同样略超市场预期。11月社融增量较高主因信贷较强、未贴现票据及企业债券融资改善,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企业债券净融资2696亿,委托贷款减少959亿,信托贷款减少673亿,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571亿,我们认为,未贴现票据规模改善还不能确认贸易活动转好,由于贴现票据萎缩,两者走势主要体现企业现金流状况的边际改善,与M1增速回升一致。11月地方政府专项债融资净减少1亿,对社融影响不大。

>> 企业信贷稳健体现政策引导效果,明年一季度天量社融可期

今年下半年企业贷款持续稳健,我们认为体现央行政策调控思路,11月19日,央行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会议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强结构调整”,11月企业信贷数据稳健是政策效果的显现。 会议再次提出“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基本匹配,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们此前持续提示“相匹配”措辞是指当经济增速回落压力加大,央行可能通过预调微调推升信贷金融数据,以稳定经济基本面。 延续此思路,我们坚持认为明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扩信用发力,天量社融可期。

>> 预计明年一季度末社融增速或达11.5%高位,一季度新增约10万亿

预计2020年货币政策以扩信用为主,一季度可能有定向降准,并增加基础货币投放,扩信用主要针对“好”项目加“类地产”,年初小微、民营、制造业、服务业“好”项目较多,银行更有积极性为好项目提供优质贷款; 类地产类项目如保障房、老旧小区改造、地方市政建设和公路将是政策性金融支持的重点方向。 总体看,我们预计明年一季度末社融增速或达11.5%高位,一季度新增约10万亿,占全年社融新增比重约40%,基本符合季度社融占比的历史规律,1、2、3月可能分别新增4、3、3万亿,明年春节在1月下旬,我们的预测值已经考虑了其对1、2月数据的扰动。

>> M2增速走低,稳健略宽松货币政策以扩信用为主还需配合基础货币投放

11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2%,较前值回落0.2个百分点,M1余额同比增长3.5%,较前值上行0.2个百分点,主因去年低基数及地产销售企稳。 我们预计货币政策维持稳健略宽松,以扩信用为主还需配合基础货币投放。

风险提示

经济回落压力升温,通胀超预期上行,货币政策难度加大。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的提出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是指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疏通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科技周期,通过改革开放克服中美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有效的使得劳动力、资本、科技、组织形式等生产要素变革,提高经济潜在增速或缓解其下行,全球资本有望给中国的人民币核心风险资产进行重估的理论。详见我们的系列报告。

近期视角

[ 1 ]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系列报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一)—— 从供给侧看全球资本流动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二 —— 金融供给侧改革与 与信用释放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三)—— 地产 政策周期异化与科技周期孕育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四)—— 去杠杆从减负债到增权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五)—— 以改革开放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六)—— 降成本的实质推进从减税降费到降息


[ 2 ]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系列报告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一)—— 长期负利率源自生产要素困局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 (二) —— 负利率政策是如何从央行开始传导的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 (三) —— 负利率金融产品呈现扩散化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四) —— 负利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 3 ] 热点事件深度观察

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需要什么?

印度砸基建,全球经济看到曙光?

需求仍在筑底,等待企业盈利改善逻辑——工业生产和投资端的积极因素何时体现?

从美债收益率倒挂看“钱荒”风险——兼论资金面异动时,彭博降息概率比CME更准


[ 4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报告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一)——中美贸易摩擦放飞美股黑天鹅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二) —— 国历次贸易战胜利了吗?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三) —— 贸易摩擦为高端制造业发展背书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四) —— 贸易摩擦可能使两国产生类滞胀预期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五) —— 贸易摩擦对两国货币政策影响大不同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六) —— 开放是A股不可忽视的正向预期差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七) —— 八问美国中期选举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八) —— 贸易战进入雨点小阶段是个渐进确认过程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九) ——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货币政策分化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美国经贸磋商成员中谁最重要?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一)——美国贸易“三巨头”的貌合神离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二)——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三)——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通胀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四)—— 历史上贸易争端对于资产价格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五)—— 中美关税再升级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5 ] “风起通胀”系列报告

“风起通胀”系列(一)——通胀历史回顾:核心看猪价和油价

“风起通胀”系列(二)——环保限产可能温和推升明年猪价

“风起通胀”系列(三)——油价会是明年通胀的风险因素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