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勺子课堂
中国餐饮人大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市场监管  ·  真相 | 护腰坐垫可以实现“久坐不累”? ·  17 小时前  
奔腾融媒 新闻天天看  ·  当心!这些常喝的饮品,正在悄悄升高你的尿酸 ·  昨天  
红古发布  ·  改善睡眠的方法来了:晚餐吃点它…… ·  昨天  
安徽交通广播  ·  “春捂”到底该“捂”哪儿?“捂”好这3处很关键 ·  2 天前  
都市频道  ·  连续久坐,一定别超过这个时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勺子课堂

走上管理岗,必须学会“骂人”

勺子课堂  · 公众号  ·  · 2024-06-21 21:28

正文


文丨蒋小华

本文原载于蒋小华

在管理岗位摸爬滚打多年后,我深刻领悟到一点:

当领导,你必须学会“骂人”。

不会“骂人”或从不“骂人”的领导,一定不是好领导。

而总是“骂人”或一味“骂人”的领导,那也是不合格的。

当然,这里的“骂人”,并不是让你直接人身攻击。
而是以改善为目的的指导反馈。

那么,领导该如何更好地“骂人”呢?

魅力奠基,言之有威
首先,想要在“骂”员工时有底气,得让自己有点真本事。
这个真本事就是你的领导魅力。

有了它,你的“骂”自然就更有分量,员工也会更上心。
而不是觉得你在无理取闹或乱发脾气。

因为他们明白,你的“骂”不是为了找茬,是真心希望他们能变强。
这是出于对下属成长的关心和团队整体利益的考量。

同时,也要明白,当你自身有了领导魅力,下属还真是希望被你“骂来骂去”。

就拿格力的董大姐来说


她为人处事斩钉截铁,丝毫不犹豫,“骂”起人来更是无人能及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她谈到了自己的直播首秀


当时,由于技术故障,直播画面卡成PPT,效果大打折扣


对于追求完美、不容许任何差错的董大姐来说


这无疑是一次“翻车”


直播结束后,她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负责人:“第一次做不等于允许你犯错!”


甚至还在节目中坦言


自己曾因为一位30岁的男主管,表现不够出色而严厉批评


以至于他当场落泪


尽管听起来挺狠,但正是这种高标准、严要求,才推动着企业和员工不断向前。


有意思的是,面对董大姐的严厉批评,她的下属并没有选择反抗或逃避。


这并不是因为怕她,而是被董明珠那种强大的领导魅力和领导力所折服。
所以,想要“骂”得更有底气,先好好提升自己,别让自己的话成了耳旁风。

有理有据,不纠旧账
“骂人”时,得拿出点真凭实据。

要针对具体的事儿或做出来的成果来“开炮”。
别去翻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账。

在工作里, 你得明确指出,到底哪个环节、哪个方面出了哪些问题。
用实际事实来说话,这样才能让下属心服口服。

当员工在项目上搞砸了,你就该盯着这个错误来批评。


把错误的原因、造成的影响,还有该如何改进,都给他讲清楚。

而不是一股脑儿地把员工以前所犯的种种错误都翻出来。
跟这个错误搅和在一起,然后唠叨个没完。
这么干,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他们对你无语,心生抵触。

说实话,人都喜欢听好话。
当你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时,其实他们更愿意去改正。

还有,别用那些伤人的语言,保持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

让员工感到,你的批评是为了工作,而非个人恩怨。
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

批评具体,避免含糊
“骂”员工时,你得骂到点子上,别整那些虚的。

一直用“你总是…”、“你从来都不…”这种模糊不清的话。
员工听了都得琢磨:我到底错哪儿了?

这种含糊的批评,只会让员工一头雾水,要 真想让员工改错,就得直言不讳。

比如:
“昨天项目会上,你提的那方案,说实话,跟这次的主题不太搭,没有考虑到团队的实际能力和资源……”

这么一说,员工就能立马get到问题的所在,知道哪个环节出了岔子。

批评,大家都爱听实在的。
你明确指出问题,员工才能心里有数,真心去改。

所以,得具体、明确,别说那些让人听不懂的废话。
要的就是一针见血,直戳要害!

指导改善,不只发火
“骂”不是为了让员工难受!
而是要戳中痛点,让他们明白错在哪里。

但更重要的是,得 手把手教他们如何补救

所以,在劈头盖脸一顿说后,务必给出实实在在的改正招数。

比如,员工在搞项目时,栽了跟头。


你数落完他们,得加上一句:


“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你可以先做个计划,然后跟我确认一下再执行。”

这样一来,员工心里就有数了,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
也能感觉到你不只是在数落他,而是真心想拉他一把。

说白了,“骂人”不是领导的终极目标。
你要的是员工能长进,把工作干得更漂亮。

别忘了在“骂”完之后,给点实用建议, 这样大家才能一起往前走。

恩威并施,巧妙平衡
在“骂”员工时,也别忘了偶尔夸夸他们。

这就是大家常说的 “胡萝卜加大棒”,一手严厉,一手温情

员工哪里做得不对,咱们就直截了当地指出来,然后告诉他们怎么改。

但是,当他们改好了,或在工作上有什么出彩亮眼的地方。
咱们也别吝啬,得大方地给个赞和鼓励。

好听的话谁都爱听,员工当然也不例外。

你时不时地夸他们几句,他们心里就美滋滋的,干起活来也更有劲。

这种“打个巴掌给个甜枣”的管理方式,不仅能让员工在面对批评时更加积极、不气馁,还能让团队的气氛更加融洽、和谐。

因人而异,量身定制
“骂人”这事儿,可真不是一刀切就能搞定的。

毕竟,每个员工的性格、心理承受力都各不相同,你得因人而异。

对于那些性格开朗、经得起打击的员工,直戳要害。
他们也能乐呵呵地接受并立马改进。

但要是碰到性格内向、心思细腻的员工,你就得小心翼翼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