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观三农
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村杂志社主办。最新政策、权威解读、实用信息、独家观点。本号已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投稿:[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FC农产品研究  ·  【建投策略】降息:翻牌与商品价格反馈 ·  昨天  
CFC农产品研究  ·  【鸡蛋周报】短期情绪修复,远月逻辑未改 ·  4 天前  
微观三农  ·  2024—2026年全国通用类农业机械中央财 ... ·  5 天前  
微观三农  ·  牛盾:感悟大洋洲国家农业发展①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观三农

建沃野良田 筑粮安根基——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综述

微观三农  · 公众号  · 农业  · 2024-09-18 17:19

正文

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农户不用再“靠天等雨”,只需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农田里矗立的喷灌设施就会自动喷水,水花在空中飞旋,均匀洒在田间。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团山村,曾经的山坡地变成了高标准农田,还修建了机耕路,农忙时节各种农机在田间穿梭,一派热闹的景象。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农户通过手机“一键操作”就可以完成田间管理,还能随时随地查看庄稼长势、土壤墒情,实现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面朝屏幕背朝云”的转变。

……

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让每一种资源都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让每一份投入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出,高标准农田“高”处尽显。

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也关系到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从岭南大地到江南水乡,从中原粮仓到东北黑土地,全国各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成绩斐然。数据是有力的印证:到2023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面积超过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灌排渠道1000多万公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2700多万处,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实现大灾少减产、小灾能稳产、无灾多增产,为全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提供了重要支撑。

高标准谋划 落实藏粮于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他指出,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要坚定不移抓下去,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谋篇布局,把航定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一重要议题已经连续十余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中。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印发《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加快编制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谋思路、立标准、拓路径。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绩如何,对于粮食稳产增产发挥了什么作用?作为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抓手,助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8亿亩。

上图为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水稻格田改造施工现场。下图为通过格田改造后的水稻田。
哈尔滨市方正县天门乡水稻种植户张有国说:“去年水稻亩产1200斤,涝灾没减产,高标准农田可帮了大忙。项目区排灌系统完备,能及时排水施肥,产量得到了保障。”

从黑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可以窥探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近年来,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21年、2022年,每年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超1亿亩,2023年同步推进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年度建设任务落地。

工程质量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命线。农业农村部近期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聚焦2019年以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重点摸查田间水利设施工程质量、资金拨付使用、工程设施管护等方面的问题,边查边改、立行立改,牢牢守住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生命线。

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利当前、管长远。各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坚持高位推动。四川省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中,将“守牢建好天府良田”列为十大重点任务之首,提出到2030年,将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目标。内蒙古自治区连续4年召开春秋两季高标准农田建设大会战,与盟市签订“责任状”,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盯办资金交付、整区域推进等重点工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落实落地落细。

高质量建设 强化全程把关
图为河南省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高标准农田预警监测站内的昆虫雷达。(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在河南省新乡市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一眼望不到头的农田里竖着一根根长杆,上面挂载着太阳能电池板、高清摄像头、大气传感器等装置。河南数智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研发工程师张永胜介绍:“这一根根长杆其实是农业物联网数据传感集成杆,气象、土壤情况、苗情等信息数据可通过传感器实时传递到后台,用于智能分析和决策,每根杆覆盖范围600到800亩。”

示范区里建起“科技范”满满的高标准农田,这得益于河南省统筹谋划、规划先行,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明确了方向。2022年,河南省出台《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环境生态化要求,集中连片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

早在2021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方面内容,并提出要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体系,将规划落在实处。按照要求,与河南省一样,各地从实际出发,建规划、定标准、强落实,挂图作战,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高,投入也高。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绕不开钱这道“坎”。今年,中央亩均补助标准大幅提高。

仅靠中央财政还不够,如何鼓励和支持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各地纷纷“出招”。在落实财政投资标准基础上,湖南省创新投融资机制,打好“组合拳”,采取新增耕地指标交易收益奖补、农业项目支持等方式,吸引经营主体投资,2023年撬动社会资金投入约19亿元。长沙市宁乡市国资集团创新推出“投资人+EPC+O”模式,通过公开招标选取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建设、运营。2023年项目总投资超1.7亿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点多线长面广,要在选项、招标、建材、施工、验收等全流程、各环节把好质量关。

“从工程招标投标、设计批复、施工监理,到竣工验收、资金拨付使用、设施管护,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任何环节都马虎不得。”安徽省淮南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柏发哨说。2019—2023年,淮南市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25个,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86.3万亩。

淮南市“开门找问题”,今年4月,淮南市农业农村局在门户网站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公开征集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同时,采取“纪检+职能部门+专业机构”的方式,从全市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4年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随机抽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进度和工程质量督查。

淮南市的做法是安徽省紧抓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的缩影。今年4月,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监管的意见》,对从立项审批、招标采购,到资金使用、上图入库等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监管重点环节进行规范,提出了明确招标采购主管部门、建立规范的信用评价体系、开展年度市际互查等一系列创新举措。

“这个渠道的蜂窝麻面及下田板强度不足,施工单位是否规范施工,工作人员有没有监管单位?”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督检查现场,纪检监察组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询问。

江西省新余市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招投标、施工、资金拨付等环节廉政风险易发多发的问题,坚持“查、改、惩、教、防”一体推进,系统施治,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作为线索查办重点,组织纪检监察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督导检查,深入查找、推动解决深层问题。

高水平管护 多方保驾护航

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八一村地处海拔1200米的悬崖之上,崖上地势开阔,阳光充足。过去,村民们靠天收成。但由于土地零碎分散,种粮成本高且收益不高,许多“巴掌田”“鸡窝地”成了撂荒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地八一村后,宜稼欣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承担起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同时参与到农田的管护与运营之中。

“我们不仅要负责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还要负责农田未来十年的管护。”宜稼欣农业公司负责人程凌说。有了这“十年之约”,高标准农田建设不再“走一步算一步”,实现建设与管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做好建后管护是确保工程设施长期发挥效益的关键。近年来,各地已基本建立起县级政府为主,乡镇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具体实施的管护制度,主要包括以“网格化/田长制”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管护,以“大托管”为代表的政府市场协作型管护,以“上保险”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管护等形式。

“在使用的时候,先要打开1到2个防水栓,刷两次卡,就能打开水泵浇地。等浇完地,第三次刷卡,就可以关闭电源。”谈起泵水站的使用,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孔镇镇吕门楼村农户赵学生如数家珍。

吕门楼村启用“田管家”负责村里的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赵学生就是其中之一。“田管家”在负责农田基础设施维护的同时,还要对种地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据悉,孔镇镇的10万余亩高标准农田交由当地一家县级国企统一建设推进;同时,在乡镇一级设立农田管护协会,在村一级设“田管家”进行农田管护与使用。

吕门楼村的高标准农田有了“田管家”,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的高标准农田里开进了“物业服务队”。为提升管护效果,确保每片区域、每条沟渠都有人管、管到位,永修县创新推出高标准农田“物业化”综合管护模式,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新农村建设管护等各项经费,组建物业化综合管护公司,聘请优质专职队伍负责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

数字化手段为高标准农田管护打开了新思路。在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长岗镇大坪红梁试验田,土地装上了“智慧大脑”,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资源“上图入库”,搭建起高标准农田精细化管理平台,涵盖农田数字化应用、农田建设及运维管护应用、种业监管应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管一张图等功能,为高标准农田管护插上科技的翅膀,展示出贵州省推进“大数据+农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就。

在管护资金的筹措与分配上,各地积极探索多元机制。山东省在全省优选20个试点县实施高标准农田经费管护机制,按照每亩不低于10元的标准安排管护资金。湖南省从省级财政资金中安排不超过资金总额的1.5%用于建后管护。内蒙古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全部收归村集体经营管理,所得收益用于后期管护;自治区本级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用于奖励10个项目建设成效好的旗县和100个管护成效好的村集体,以奖代补保证高标准农田管护的顺利进行。

高效率利用 夯实粮安根基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曲洋村,田块方方正正集中成片,机耕路直通田间地头,灌溉排水沟渠纵横分布,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民看到了奔头、尝到了甜头。

“以前,我们这里完全靠天吃饭,该浇水的时候水过不来、该收获的时候机械进不来。现在好了,旱能浇、涝能排,农机进出方便,每亩小麦比过去能多产20多公斤。”曲洋村种粮大户康双锁说。康双锁在村里流转了500多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规模化种植后,之前的地垄和田间小路全部变为耕地,每10亩地可多种40行小麦,批量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价格更优,使用无人机打药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综合一算,确实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是高标准农田的优势之一。实践表明,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产出能力将大幅度提高,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20%;抗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旱能浇、涝能排,实现大灾少减产,小灾不减产,无灾多丰收;资源利用效率将显著提升,肥、药、水的利用率一般提升15%~30%;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改善,高标准农田亩均节本增效500多元;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节水、节电、节肥、节药效果明显,促进了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高标准农田,既要建好管好,也要用好,要加大与良种、良机、良法、良制要素融合,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的优势和功能。

坐落在我国东北角的北大荒集团,面积5.54万平方公里,连续20年实现粮食丰收,是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在北大荒,无人机巡查、智能化管控、卫星遥感、工厂化生产这些应用场景随处可见,不管是施肥喷药、调配机车,或是灌溉排水,都通过手机操作即可完成。实现这一切的基础是北大荒集团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田块整治,合理划分和适度归并田块,为智能农机作业、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提供了保障。

此外,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拓展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高岭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家住高岭村的李国华正忙碌在施工一线,对于自己能够参与到施工中,李国华非常高兴,他说:“在家门口干活是真方便,一天就有200块的收入,也不愁妻子没人照顾。”

东至县按照“乡村主建、农民主体”的原则,选取尧渡镇新建标段作为以工代赈方式试点,鼓励项目区农民参与到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实现家门口就业、建项目增收。尧渡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总投资5000余万元,吸纳当地100余人参与项目施工,预计可增加农民务工收入80余万元。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则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挖掘传承乡土文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相结合,将文化底蕴深厚的乡镇、村居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中,以“高标准农田+农旅”的形式展示乡村之美。

粮安天下,地为粮基。未来,在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的道路上,我们必将蹄疾步稳,把每一寸耕地都建设成为丰收的沃土,确保粮食在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让中国饭碗成色更足。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记者:宋晓娜、李贝贝

编辑:朱梓荥

监审:郭平稳、徐锋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