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教育之江
传递科学和谐教育理念,提供权威教育政策资讯,打造高效教育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教育之江

贯彻学前教育法“大家谈”②丨固底线、提质量,为学前教育强国建设筑基

教育之江  · 公众号  ·  · 2025-02-28 11:3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贯彻学前 教育法“大家谈”



编者按: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浙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普及普惠、优质均衡,将学前教育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不断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健全经费保障和监管机制,大力提升保育教育质量,力争打造高素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营造学前教育发展最优环境。


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不仅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更是完善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步骤,对于推进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教育之江”推出 贯彻学前教育法“大家谈”专栏 ,通过邀请行政干部、学前教育专家、幼儿园园长、教师和家长等,深入解读学前教育法的核心内容,持续传播学前教育法的精神内涵,增强公众认知。


固底线 提质量

为学前教育强国建设筑基

朱宗顺

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以下简称《学前教育法》),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为新时代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学前教育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强柱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学前教育法》的颁布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历程上的里程碑


古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身心状态、品行习惯、早期经验会对其一生产生持久影响。因此,学前教育成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着每一位儿童的健康成长、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学前教育,从十八大报告要求“办好学前教育”,到二十大报告明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为新时代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学前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在此背景下,我国当代学前教育在制度建设、事业推进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一是学前教育制度不断健全。进入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文件,各地还颁布了《学前教育条例》等政策法规,从幼儿园举办、管理与运行,到幼儿园保教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均有了明确的规定。


二是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持续四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跨越性发展。据《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幼儿园27.44万所、在园幼儿4092.98万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占比和在园幼儿占比分别为86.16%、90.81%,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1.1%,同2012年相比提高了26.6个百分点。



二、《学前教育法》为推进我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虽然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但我国学前教育依然是国民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保教质量、师资队伍、设施设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亟需在法律层面得到规范。此次《学前教育法》正式审议通过,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划时代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依法治教迈入新的历史阶段,为实现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护航保障。


一是固底线,关注各类处境不利幼儿保育教育权利的实现,促进学前教育机会均等,护航普及普惠目标。第一是学前教育布局注重城乡和不同区域平衡。文本中第六条、第二十七条、第六十二条都强调了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等内容;第二是保障处境不利幼儿学前教育机会均等。第六条、第六十五条规定,保障适龄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残疾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等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国家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为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等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提供资助。第三是保障残疾幼儿保教权利。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四十七条、第五十四条、第六十三条明确,幼儿园对特异体质、特定疾病等有特殊需求的学前儿童予以特殊照顾。普惠性幼儿园应当接收能够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残疾儿童入园,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等。


二是提质量,从资源供给、科学保教、质量评估等方面,护航高质量发展。第一是加强高质量发展的资源供给。第二十三条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第二是注重科学保教。第五十六条规定,幼儿园应当以学前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发展素质教育。第三是强化质量监督。第七十四条明确,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标准,健全幼儿园质量评估监测体系,将各类幼儿园纳入质量评估范畴,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总之,《学前教育法》着眼于强化底线保障,注重质量提升,推进新时代学前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这部法律的颁布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优育的美好期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 | 蔡寅霁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

» 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最新工作指引来了


» 三论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精神


» 心有所向,何惧日长!高考倒计时100天,这些高校喊话:等你


» 浙港澳教育交流再上新台阶!15对浙港澳姊妹学校签约


» 全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现场推进会召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