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们在11月6日特朗普赢得大选当天预测,在明年1月特朗普正式上任之前,他可能会迎来中东地缘风险升级的血雨腥风。不出所料,
根据美国金融分析机构零对冲11月9日援引伊朗国家媒体及黎巴嫩《迈亚丁报》的消息称,在特朗普周二赢得大选的第二天,真主党袭击了以色列的“特朗普高地”定居点。
在2019年第一任期间,这个小型犹太人定居点以特朗普的名字命名,以纪念他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
以色列地区消息人士还称:
“周三,真主党针对戈兰高地发动火箭弹袭击,“特朗普高地”警报响起。
袭击发生在选举结果公布后不久。
”
分
析认为,这表明,真主党似乎用对这一特殊地点的袭击,直接向特朗普的获胜泼冷水,进而警告特朗普,不要扩大在该地区的呼风唤雨。
中东地缘紧张风险和冲突,可能并不会因为特
朗普重返白宫而迅速停止,甚至会愈演愈烈。
而这背后也暗含着伊朗与以色列难解难分的多回合冲突
,
以及
特朗普与伊朗之间
的“历史
恩怨
“
。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司法部于美东时间11月8日,指控一名伊朗男子涉嫌
刺杀特朗普。
对此,伊朗发言人周六在声明中回应表示,美国司法部的这一指控是以色列等势力的“令人厌恶的”阴谋,目的是“使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关系复杂化”。
而拜登在10月份时,曾指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警告伊朗,美国将把任何针对特朗普生命的企图视为战争行为。
不过,截至大选结果出炉前,美国官员一直承认,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伊朗与特朗普遭遇的“未遂刺杀”事件有关。
据悉,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遇刺身亡,伊朗认定特朗普等美国官员对此负责,誓言报复。
纵观特朗普自2017年首个任期以来的理念,其面向全球多国的策略往往是围绕如何为美国赚更多钱的惯性思维,但仅仅针对伊朗采取了经济制裁加超级强硬的战略威胁。
尤其是特朗普2018年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间接为今天中东地缘紧张局势埋下定时炸弹。而就在今年10月1日伊朗袭击以色列后,特朗普更是强硬表态呼吁以色列可以袭击伊朗的核设施。这一大胆想法,甚至比拜登对以色列回击伊朗的行动有所限制的要求,要疯狂得多。
这也表明,特朗普与伊朗之间的纠葛几乎不能用谈判来解决的。因此,美国司法部此番指控伊朗男子的举动,被一些怀疑论者解读为该部正在试图向特朗普递投名状。以防止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可能进行的大清算。
也有分析认为,是拜登政府为特朗普入主白宫后,提前埋雷,试图激起特朗普对伊朗的愤怒。甚至还有观点认为,是以色列幕后的操纵,希望换取特朗普未来四年增加对以的援助,以更大力度对抗伊朗。
尽管自特朗普赢得大选以来的过去四天,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表面上处于被搁置的状态,但是根据10月26日以色列对伊朗进行三轮袭击之后,伊朗方面誓言,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和抵抗阵线的所作所为,会遭到严厉的回应。这表明,一场更大的伊以之间你来我往的交火可能正在酝酿之中。应该说,伊朗支持的真主党在特朗普获胜的第二天,袭击特朗普高地,似乎就说明了问题。
华尔街日报周五的消息显示,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计划大幅增加对伊朗的制裁,并限制其石油销售。不过,美国国家安全专家史蒂文·库克 (Steven Cook) 强调,即使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伊朗遭到严重攻击和制裁,但特朗普仍然表现出高度的务实态度,在某些关键问题上退缩。
库克称,“特朗普当时对伊朗的态度相当温和。在伊朗曾扣押与美国有关的油轮、在波斯湾布雷、击落一架在国际空域飞行的美国无人机、轰炸美盟友沙特石油设施等特朗普有权使用军事力量给予回击的时候,并且得到国会支持的情况下,特朗普却选择不予回应。”
也有一种观点是,考虑到特朗普已经经历过的遇刺事件,尽管是否与伊朗有关还没有定论,但其对伊朗的态度或许会扭转第一任期的咄咄逼人。他对伊朗石油经济的制裁,根本原因是为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争取更多市场份额。
而今年大选过程中,特朗普的议题之一就是加速美国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降低美国油气成本的同时,加大能源的出口力度,减少贸易逆差。这也是其2018年他宣布美国已成为能源输出国,甚至原油产能超过俄罗斯与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后,目光再度锁定石油带来的巨额利润。
假设伊以冲突和中东地缘风险接下去失控,伊朗存在封锁其控制的霍尔木兹海峡的可能性,这样一来,包括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在内的中东多个产油国的能源对外运输都将受阻,每天高达约2100万桶原油,相当于世界原油贸易量约21%受阻的情况下,国际油价会飙升。这将直接冲击全球多个石油进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