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精读
跟着我,选好书,读好书,用好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慈怀读书会  ·  付航脱口秀夺冠,让我见识了最顶级的三观 ·  昨天  
书单来了  ·  现在手机的防沉迷系统做的真不行! ·  2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跟不上科学步伐的哲学,还能回答人类的终极之问吗? ·  1 周前  
慈怀读书会  ·  做人最大的清醒:不指点别人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精读

真正决定人生高度的,不是完美,而是你做事的速度

精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2-27 19:53

正文


1


好友约了晚上一起吃饭。


原以为是许久未见聊聊相互生活的近况。哪知朋友却是为转眼要提交的一份材料烦恼无比,急需排忧。


那是朋友公司年后会议上需要的一份报告,主要谈及个人对公司的规划及提议。


早在年前,朋友便知道年后需要提交这份报告。然而,一个月时间过了,她至今仍不知道怎样动笔。


似乎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怎么解决?


那就是直接开写。哪怕只有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哪怕写的很糟糕,都没有关系。一旦开始写,你就会有写下去的欲望。而只要你把它写了出来,不管写得有多差,你都还有机会把它改好。


一件事,只要开始做了,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2


《社交网络》里,讲述了一个创业市场上特别著名的故事。


众所周知的Facebook,其最初整套架构性的设想来自Winklevoss兄弟。


他们有一次见到扎克伯格,就跟他讲了整套想法。扎克伯格听后认为太精彩了,想要一起干。然而兄弟俩却说:“我们想想。”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


扎克伯格没有浪费眼前的机会,回到宿舍后,他就开始动手,写代码,请教高人,见投资者。


等扎克伯格已经热火朝天干起来的时候,Winklevoss兄弟还在酒吧喝酒、准备自己的皮划艇赛……


最后,等知道一个叫Facebook的东西已经崛起,他们才慌张失色地跑上门去要钱,于是就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


无疑,促成小扎与Winklevoss兄弟日后巨大差距的,正是二者的执行力差距


始终是用行动而不是用道理去跟人交流。这样的人,才是迈向成功的人。




3


马上做,不代表着胡乱作为,尤其如今的我们常常处于多任务并行的工作模式。


只有学会相关技巧,才能使效率最优化。


心理学家曾研究显示:当从任务 A 转换到任务 B 后,执行任务B的绩效要明显比非任务转换条件下执行 B 的绩效差,这个差异称为“转换损耗”。


转换损耗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


一是任务 A 留下的认知惯性,也就是之前已经习惯了任务A的认知情境、反应方式,这个惯性会对完成任务B造成干扰;


二是做 B 的时候需要对 B 进行认知重构,重新回忆起 B 的相关背景和信息,这个重构也需要时间,而且可能不完整。


所以,多任务工作的关键,需要我们能选择好合适的任务中断点


这个技巧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对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有效的剖析,区分出“容忍中断”的部分和“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然后用可保证的相对完整的时间去进行那些“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


作家采铜对此提出了一般任务分解的“三明治模型”。



如上图,拿到一个任务,集中精力、非常专注的先完成“核心思考区间”的工作,然后做“支持性思考区间”的工作,最后再来完成“操作性动作区间”的工作。



4


你或许会困惑,我们总在强调“行动”。难道行动主义者不需要“三思而后行”吗?


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在电影《蝇王》的拍摄中惊讶地发现,他自己拍摄的、按照计划精心构思过的镜头对他的吸引力,竟然不如他的助手持另一台摄像机自由抓拍的镜头。


但同时,他也察觉到,如果没有前期的精心设计和素材预演,那些抓拍的镜头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这促使他在行动中进行了一番反思,如何在“干预性的拍摄行为与摆脱控制的自由视角之间建立平衡”。


后来,布鲁克在拍摄《马拉/萨德》时,有意识地使用了这个原则,15天内就完成了这部作品。


我们的确听过太多次的“三思而后行”。然而,行动科学大师唐纳德·舍恩认为,“三思而后行”并不一定正确,很多时候甚至可以是“行动先于思考”的,因为人们的机智行动是高度技巧及复杂推理而形成的,而其中绝大多数又都是隐形的,因此在行动之后反思,可能会反过来发展我们的认识。


彼得·布鲁克的智慧大多就源于此。


最后,说说知乎上网友常见的一类提问:30岁才开始学习编程/英语……到底靠谱吗?


其中网友Caun Derre的回答实属漂亮: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作者简介:夏穆,新媒体工作者。



↓点击直达200人共学的成长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