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自称劳碌命,天生只能给人当车夫,却永远坐不了车。哪怕是恐怖的北京早晚高峰,他出门也要坚持开车,因为每次打车,都要晕吐到虚脱。
有次他在网上一查,跟他有同样痛苦经历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有人开车不晕车,但坐车就会晕车呢?今天车威就来简单的分析一下原因。
晕车与内耳中的前庭系统有关系。人体为了能在三维的自然环境中保持平衡,主要依赖的是前庭系统、视觉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的相互协调。
前庭系统中的椭圆囊和球囊中的感受性毛细胞主要负责感受直线加减速度的刺激,而半规管中壶腹脊处的毛细胞则负责感受旋转运动的刺激。
当前庭器官受到长时间过强的刺激,抑或刺激虽未过量但前庭过于敏感时,即可诱发眩晕感的产生,继而刺激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导致恶心,出汗以及呕吐等症状的产生。
1、晕车的人是可以开车的,而且大部分晕车的人开车是不会晕的,很多时候晕车的人开车并没什么明显症状,这同样也与平衡机能的控制有关。
因为晕车的人在开车的时候,司机在主动控制着汽车,因此对方向的改变以及加速减速都会有所预判,身体也会预先做出相应的动作,比如转弯时司机会下意识地将身体先向要转弯的方向有所倾斜,而乘客则在惯性的作用下向反的方向倾斜。
了解这个之后,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坐在后排比坐在副驾更容易晕车,前排视野开阔,有助于帮助大脑预知分析,做出类似于驾驶员的反应,因此有了这一层基础判断之后,晕车的症状也会减轻许多。
所以,以后如果乘客中有容易晕车的,不妨将副驾的位置留给他。同样,乘坐大巴或者公交车也是如此,往前坐一点,晕车的症状会相应降低一些。
2、此外,司机在开车时为了安全驾驶需
要做到精神高度集中,这种情况下大脑中各种高级中枢纷纷被调动起来,受此影响,前庭处相对低级的神经活动受到了抑制。
因此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开车的人不太容易出现晕车的现象。不过也避免不一些微小群体也会晕,发现晕车的就要及时停车下车休息下。
其实还是要看底盘的悬挂支撑到底是“软”还是“硬”,给人感觉较软的车型其实更容易让人晕车,比如悬挂行程较长,遇见坑洼路面,车身起伏幅度将比其他车型大很多;
还比如在高速转弯时,车身侧倾状态抑制效果不好,水平摆动幅度偏大的;还有起伏路面,较软的悬挂支撑不够,抑制纵向摆动能力较差,车身晃动起来更容易让人晕车。
但是也不是一味偏硬的就好,太过于直接的路面振动或过减速带时太过生硬的弹跳,传递到乘客屁股上,也会带来颠簸和不适,也容易产生晕车的几率。
此外,汽车内部的气味也容易造成乘客敏感体质的迅速反应,车窗视野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乘客能够很方便地找到如地面等参照物,那么视觉刺激将大幅减少,看到的信号与身体感知信号也将趋于一致,晕车的几率就会降低。
1、服用晕车药物。一般是要求坐车前半小时到一小时服用,才能在乘车时发挥最大的作用。在使用晕车药之前建议先咨询医生,具体的食用方法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晕车药。
2、鲜姜。行驶途中将鲜姜片拿在手里随时闻,使辛辣味吸入鼻中。也可将姜片贴在肚脐上,用伤湿止痛膏固定。
3、新鲜橘皮。乘车前1小时左右,将新鲜橘皮对准两鼻孔挤压,吸入喷射出的带芳香味的油雾。
4、风油精。将风油精搽于太阳穴,亦可滴两滴风油精于肚脐眼处,并用伤湿止痛膏敷盖。
5、醋。乘车前喝一杯加醋的温开水。
6、按摩穴位。在乘车前半小时就可以开始按压鸠尾穴,鸠尾穴是晕车的特效穴,具有很好的预防和缓解晕车症状的作用。还可以按压内关穴、足三里、合谷穴等,都是能起到缓解晕车的效果的。
7、闭眼休息。需要坐长时间的车时,最好是能闭上眼睛休息,这样也是能预防晕车的发生。
8、最后备好塑料袋,以防万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