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领教工坊
领教工坊面向价值创造型企业一把手,以「私人董事会」方式进行个人领导力修炼,致力于成为中国最专业的企业家终生学习与共同成长的私属社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尔滨日报  ·  扫码亮灯取件!“24小时无人驿站”将实现哈市 ... ·  6 小时前  
新闻夜航  ·  黄金,大涨! ·  昨天  
哈尔滨日报  ·  首批70名“AI公务员”已上岗!AI是否会抢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领教工坊

彼得·德鲁克:管理者常犯的6个职务错误

领教工坊  · 公众号  ·  · 2017-07-13 19:59

正文

这一段体现了典型的德鲁克式的组织与人际洞察力。例如,第二点“虚假的职务”,在很多比较传统的中国企业中,比较常见的是设置部门副职。政府部门有很多副职,而且,越是不做正事、越是官僚主义的部门,副职越多。例如,最近大家可能听说了,中国乒协有十八位副主席。与此相对应,公司里如果不想人浮于事,互相扯皮,千万不能设置副职。值得注意的是,副总裁、执行副总裁之类,是部门负责人的荣誉衔(军衔),不是副职。


你公司有副职吗?(肖知兴)


范围太小

最常见的错误是把职务设计得太小,以至于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得不到发展 。任何一个管理职务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最终职务,也就是任职者要在这个职务上干到退休。


高层职务的数量必然远少于基层职务。如果职务设计得太小,任职者没几年就能把所有的东西学会,于是大多数管理者就会感到沮丧和厌烦,从而不再认真工作。他们会“在职退休”。他们会抵制任何变革、任何创新和任何新思想,因为变革只会让他们的状况变得更坏,并且威胁到他们的安全。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目前并没有做出真正的贡献,因此地位是很不安全的。


管理职务的范围应该能让任职者在多年之内都能成长、学习和发展。 职务范围过大通常不会造成多大危害,因为这种错误很快就会浮现出来,纠正起来也容易。相比之下,范围过小就是一种慢性毒药,会在不知不觉之间使管理者和整个组织麻痹。


所有管理职务都要能让任职者从绩效中获得满足感。职务本身应该具有挑战性,也能带来回报。如果任职者的主要满足感来自晋升,那么这个职务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虚假的职务

比职务范围太小更加糟糕的事情是这个职务并不实在,只不过是一个典型的“助理”。


管理职务必须有特定的目标、特定的目的和职能。 管理者必须能够做出可以辨别的贡献,并且承担做出这种贡献的责任。


可是,助理通常没有可以做出贡献的职务。他们不承担最终责任,他们的职能、目的和目标也无法明辨。他们只是一名“助手”,上司认为他们应该做什么,或者他们让上司“相信”应该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这样的职务会腐蚀一个人,让任职者要不是成为一个幕后操纵者,滥用自己对某个重要高管的影响力,就是成为一个马屁精,靠在上司面前拍马溜须往上爬。


它还会腐蚀这个组织,因为谁也不清楚这个助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拥有什么样的职权和实际权力,于是其他管理者通常就会奉承他、利用他,借他对自己的职务没有安全感的渔利。


管理与工作失衡

管理的确是一项工作,但它本身不是一种全职工作。 在设计管理职务时,必须把“管理”和“工作”结合起来。这里的“工作”,指的是对某种具体职能或者自身职务承担责任。通常而言,管理者应该既是一名管理者,又是一名专业人员。


管理者必须有足够的事情做,否则就会去替下属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很多人抱怨管理者不“授权”,就通常意味着那些管理者要做的事情不够多,于是就去揽本该由下属完成的工作。


但另一方面,如果他们没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也是挺让人沮丧的一件事情——对于那些从工作中成长起来,已经把工作当成习惯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因此,管理者不能没有自己的工作,否则他们很快就会丧失对工作质量的良好判断,丧失对艰苦工作的尊重。没有了这两样东西,管理者只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管理者应该成为一个“有事干的上司”,而不是一个专职的“协调者”。


职务设计不合理

管理者的工作应该尽可能设计得可由管理者一个人,以及由管理者及其所辖人员一起完成。 如果为了完成工作必须连续不断地开会、合作和协调(包括以电子方式进行的),那么这个设计就是错误的。一个职务,特别是管理职务,是不应该去处理更多人际关系事务的,因为管理职务本身所包含的人际关系事务,就已经超出了大部分人的能力。要么工作,要么开会,谁也不可能同时做这两件事情。


另一个常见的错误 ,通常也是一种不必要的安排,是让任职者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出差。 就像人不能同时开会和工作一样,人也不可能同时出差和工作。与同事、合作者、下属、客户和上司一对一、面对面地谈话,毫无疑问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是无可替代的,但子公司的管理者和主要客户最好是每两年一次花比较多的时间去见一见,而不是频繁地“穿梭”——周二离开纽约,周三在巴黎度过,然后周四返回纽约上班。这意味着有四天不能工作,因为一个人在这样的长途旅行之后,通常还需要一天的休整时间。


把头衔当奖赏

绝不能把头衔当做奖赏,更不能用它们去掩盖职能的缺失。 用头衔“代替职务”比用头衔“代替晋升”更加糟糕,也更加普遍。


美国和德国的大型商业银行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美国的银行里,每一个人都必须是副总裁,至少也得是个负责人。在德国的银行里,每一个人都必须是经理。


这些银行这样做有它们的道理。比方说,银行的客户,例如某个小企业的一把手,不找到一个负责人是不会讨论财务问题的。可是,这样做也会有麻烦。那些没有得到这种头衔的人会对此感到不满,这些人可能只是因为从事的工作无须与客户密切交往。这种做法还会让另外一些人尤其感到不满——这些人年纪轻轻就获得了副总裁这等显赫头衔,后来却发现自己今后将要日复一日做同样的事情。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对于一流的工作,我们付给丰厚的报酬,但是只有在职能、职务和责任改变以后,头衔才会改变。 头衔会让人产生期望,因为它们意味着级别和责任。如果把它们用做一种虚衔,也就是用它们来代替级别和责任,那就是自寻烦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