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柏瑞基金等ETF大厂降低了旗下部分宽基ETF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管理费年费率降至0.15%,托管费年费率降至0.05%,达到行业最低水平。涵盖主流宽基指数ETF,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降费将直接降低投资成本,可能增加长期投资业绩。同时,今年以来ETF总规模扩大,多支ETF取得良好收益表现。市场人士对A股市场前景看好,宽基指数是未来较好配置方向。投资选择方面,配置沪深300或中证A500等低费率指数基金为长期策略。
华泰柏瑞基金等ETF大厂调降旗下部分宽基ETF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其中管理费年费率降至0.15%,托管费年费率降至0.05%,达到行业最低水平。
此次降费的产品包括沪深300、上证50等多支主流宽基指数ETF,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等规模过千亿的头部产品。
今年以来多支ETF规模持续扩大,总规模达3.66万亿元。股票型ETF平均收益率为14.28%,部分产品表现优异。
市场人士对A股市场前景看好,认为宽基指数是未来较好的配置方向。建议配置低费率的指数基金,如沪深300或中证A500等。
ETF降费又有新进展,华泰柏瑞基金等ETF大厂日前相继公告,调降旗下部分宽基ETF管理费率、托管费率;
管理费年费率由0.5%降低至0.15%,降幅高达70%;托管费年费率则由0.1%降低至0.05%,均达行业最低水平。
此次降费的产品涵盖沪深300、上证50等多支主流宽基指数ETF,其中就有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这支规模过3000亿的头部产品,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6日其规模约3500亿,如按此规模计算,原每年可提取管理费17.5亿元,这次降费后,每年将直接向投资者让利12亿多。
对于投资者来说,降费将直接降低投资ETF的成本,在复利效应下,日积月累后或能使投资业绩增厚不少,使得长期投资指数基金愈发有吸引力。
头部ETF主动让利
管理费下降70%,托管费砍半
事实上,公募基金降费改革并非从近日才开始。
从去年7月,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起,公募基金行业就开启了降费大潮。
这一年多时间以来,从管理费用到交易费用、销售费用,从主动管理型基金到被动型基金,不同方面、不同类型的基金产品均有调降成果显现。
在今年,部分基金大厂公告将管理费的年费率由0.5%大降70%到0.15%,托管费的年费率则由0.1%直接砍半降到了0.05%,成为当前市场ETF产品的最低费率水平。
不过,整体来看,目前这一低费率的产品占比仍少,还不是主流。
Wind统计显示,以股票型ETF(不含QDII)为例,截至2024年11月21日,多数ETF产品管理费率仍在0.5%,占到总数的七成以上。
而费率降低至最低水平的ETF约有160余支,占到总数的二成。
这些最低费率产品包括多种股票型ETF,涵盖规模指数ETF、行业指数ETF等大类;
追踪的指数包括沪深300、中证500、科创50、中证A500、红利低波等等,规模也从不足1亿元到千亿以上不等,这其中就包括如今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宽基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
ETF总规模破3.6万亿
今年以来平均约14%回报
从市场整体情况来看,今年以来,多支ETF迎来规模的持续扩大。
Wind统计显示,截至11月21日,年内新发行ETF数量为134支,上市ETF总数量已达1000多支;
全部ETF份额总计达23800多亿份,较去年末增长31.66%;ETF总规模达3.6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9.17%。
从股票型ETF来看,受益于“9.24”以来的市场转暖,多支股票型ETF年内取得良好的收益表现。
平均来看,市场上800余支股票型ETF在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14.28%。
其中,表现最佳的产品多为TMT相关领域的行业主题ETF;
宽基ETF中,如沪深300 ETF(510300)在规模急速扩大的前提下,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在15%左右,多只中证500 ETF的收益率在6.5%左右。(数据:wind,截至11月26日)
而降费能够在原有收益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利于投资者,或能增厚投资收益。
从本轮降费的产品来看,其中包括目前全市场最大的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及其联接基金,以及其他规模超千亿的“巨无霸”指数基金。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510300)的最新规模达约3500亿元,较去年年末时规模增长约180%。
在ETF降费的同时,本轮降费同样下调了ETF联接基金的费率。
比如,华泰柏瑞沪深300(510300)及其联接基金(A类代码460300,C类代码006131)便同时下调费率,无论场内场外均为综合费率(管理费+托管费)0.20%/年。
当然,ETF联接基金中投资于目标ETF的资产部分不会重复收取管理费、托管费,真正实现场内与场外的同价。
A股市场逻辑已反转
宽基指数或是未来较好配置方向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市场在“9.24”迅速冲高后有所回落,波动放大。
但对市场后续走向,许多知名分析师和投资人都给出了有见地的判断。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的观点非常明确,他向投资报表示,对于中国股市,他的判断是,逻辑已经反转。
他表示,未来两年甚至三年,最看好的还是A股市场;A股会在一两年内好于港股,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肯定好于美股。
高瓴张磊表示,最近看到了一些积极的消息。甚至就在前两天,还听说有更多刺激政策即将推出,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分阶段的刺激措施出台。
而著名智囊专家刘煜辉的观点更加鲜明,他表示,绝对相信中国这一轮反击通货紧缩背后的强大意志,之后的政策一定会层层加码,因此中短期的红利应该是确立的。
第一个,房地产一定要实现止跌回稳;第二个,股市一定要搞起来;第三个,政策一定要快、准、狠。
因为最近的震荡,可能又有很多焦虑,但刘煜辉认为,第二波一定会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