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酒店业的一哥,万豪旗下的著名品牌包括Ritz-Carlton (丽思卡尔顿)、Luxury Collection (豪华精选),St. Regis (瑞吉)、EDITION(艾迪逊)、W Hotel(W),JW Marriott (JW万豪)、Westin (威斯汀)、Le Meridien (艾美)、SHERATON(喜来登)、MARRIOTT(万豪)等6000多家酒店,120多万间客房.....
今天,全球最大的连锁酒店万豪,摊上大事儿了!
不仅被三部门立案调查,还被意识形态的两大boss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领着一群小弟围着爆怼,甚至万豪中国、喜达屋中国的官网和APP,也全部都禁止访问了。
闯出这么大祸的起因,是这样的:日前,万豪酒店集团的中国会员们收到了一封邮件,邀请他们参加一个有奖调查活动。
不过,活动页面上填写注册信息时,其中的“国家”一栏里不仅出现了“香港”、“澳门”和“台湾”,甚至还“前所未见”地出现了【西藏】……
更不可饶恕的是,就在此事爆发的同时,万豪的母公司在推特上竟然给“藏独”组织的活动点赞转发。
而万豪官推点赞的内容,就是一群白人组成的“藏独”组织,热烈庆祝国际连锁酒店万豪将,西藏视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如果说在中国的网站是“临时工”搞的意外事故,那么由美国总部管理的官方推特,则能代表其总部领导们的态度了。
所以,政事堂认为,无论万豪做什么道歉都是假的,对于分裂祖国,是可忍,孰不可忍!
就在今天,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3评万豪,新华社微信公众号4评万豪,网信办直接让万豪的中文网站和APP关闭整改,国家旅游局也跟进责令调查。
由网信办、工商局、旅游局等不同条线的多部门纷纷约谈、处理,由人民日报、新华社轮流爆批,万豪这是真实摊上大事儿了。
不过,政事堂翻了一下评论,发现很多人认为,这事儿就像之前万豪爆出来的不洗马桶和杯子一样,这种事情拖一拖也就过去了。
但看到官媒如此大规模的炊具,政事堂认为,这事儿恐怕没那么容易结束。
而且,之前万豪的负面新闻,老百姓再怎么骂,也不会影响这些奢华酒店,但是政府一出手,万豪可就要麻烦了。
因为在中国,定位越高越贵的酒店,越是依赖于公款消费,定位越低越便宜的酒店,越是依赖于个人消费。据统计,北京五星酒店70%以上的消费,都源于政府的带动。
譬如,本次惹事儿万豪的积分计划,对于很多人来说,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公款消费换积分,然后再用积分换个人假期时的免费房。因此,万豪还有一个特别贴心的用高消费积分兑换来保住会员等级,其作用之一就是刺激公款消费。
不要以为有钱人不在乎积分,刚刚落马的香港前特首、大富豪曾荫权,其罪责之一就是用公款消费赚取酒店、航班和信用卡积分......
而作为酒店业一哥的万豪,几乎上是站在酒店食物链的最顶端,在中国,京沪这两个政治金融城市一大片,但是在收购喜达屋之前,万豪品牌在二线城市以下却几乎看不到。
(万豪+喜达屋=万达屋?这名字可能有点晦气......)
在政事堂看来,越是顶级的酒店,越依赖于政府,随便一个重要会议的召开,整个酒店就会堵的满满当当。而随着12年开始的中央八项规定,地方政府不再敢大肆操办,这些奢华酒店的生意大幅下滑,逼着万豪都跟阿里的个人消费品牌飞猪搞合资公司了。
(有趣的是,阿里刚刚也因为支付宝新年账单被网信办收拾了一下)
而万豪旗下的高端酒店,对于中国市场,如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入政府采购目录,以获得中央部委的大型国际活动。虽然,操办会议受限于八项规定,政府未必掏多少钱,但是参加和蹭会的商人们,是不会吝惜房费和任何一个在酒店内消费的机会。
而此次,中央把声势搞的这么大,以后万豪旗下那么多酒店,承揽高规格的外事活动(涉及领导人安保)的难度恐怕就很大了,甚至已经入选政府采购目录的酒店也有可能被剔除。
而有趣的是,全球的这些奢华连锁酒店,由于其为之服务的客户普遍非富即贵,因此与全球的政府机构以及资本市场都拥有非常好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实力恐怖的公关公司。
没有足够的背景,都很难进军奢华酒店这个领域。譬如当年跟万豪竞争购买喜达屋的中国财团,就是安邦和海航......万豪与安邦多轮竞价,最后在中国监管层的帮助下,干掉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安邦。
而这种酒店与政商的关系网,总会隐隐约约的体现,譬如16年的杭州G20,奥巴马团队包的就是美国万豪的JW万豪;法国总统奥朗德带着欧洲理事会主席、欧盟委员会主席住的就是法国雅高的索菲特。
而像泰国总理巴育虽然有的是钱,但在客房紧张的情况下,就只能住在土掉渣的浙江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