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脉通
医脉通是以疾病为中心的专业医学信息网站,关注医脉通微信公众账号,可以及时收取最专业、最精华的医学资讯,也可以抢先知晓医脉通旗下移动产品最新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经信局  ·  事关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这项新标准,已立项! ·  6 小时前  
北京经信局  ·  事关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这项新标准,已立项! ·  6 小时前  
调研纪要  ·  机器人破圈 ·  23 小时前  
调研纪要  ·  机器人破圈 ·  23 小时前  
财联社AI daily  ·  宇树人形机器人,下架! ·  昨天  
财联社AI daily  ·  宇树人形机器人,下架! ·  昨天  
ChatAI42技术与产品  ·  估计KL散度的艺术:平衡偏差与方差的实用指南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医脉通

这对学医夫妻,年入30万惹争议!

医脉通  · 公众号  ·  · 2024-09-22 19:03

正文



不念过往,不惧未来,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来源 | “老叶说医”微信公众号

作者 | 叶正松


钟鼎山林,人各有志。

一对90后医护夫妻,弃医卖油条,年入30万,引发了一波“大学是否白读了”的热议。

据生活日报消息,最近,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的“90后”夫妻,因为放弃从医而改摆摊卖油条火了。丈夫任某猛学的是中药专业,妻子任某亚学的是护理学专业,然而小俩口都没从事医疗行业工作,却在济南市长清区一便民市场附近摆摊卖起了油条。

放弃大学所学专业,摆摊卖油条,每天卖800根,周末一天能卖1000根,摆摊卖油条的年收入能达到30万元。


01
取舍

学校读书时候做的题目,都有正确答案,但步入社会,就会发现绝大部分问题,都没有正确答案,都是两难选择。一生都在做取舍,而且,不仅没人告诉你答案,甚至无论你做出什么选择,都会有人说对,也会有人说错。利益之争,尚能讨价还价,还有回旋和交易的余地,观念之争,是要出人命的。

实际上,医生改行,并不在少数。

曾经,媒体就报道过, 一位40岁在三甲医院当了19年的外科医生邓某亮,改行在淘宝上直播卖螃蟹。

医生改行,历来就有,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有两个人: 一是鲁迅,二是冯唐。

鲁迅也是学医出身的,他早年在日本学医时,看见影片中有一名中国人被日本兵砍头示众,而许多围观的中国人,都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满脸麻木。

鲁迅说:“从那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使鲁迅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


02
得失

研究了历史上,各种好坏事之间的转换,就像塞翁失马的故事。各种反转,放在故事里,都懂;放在指导自己的人生,全都废了,这就是一学就会,一用就废。实际上,鲁迅弃医从文一百年后,步他后尘的人不少,但最为骄人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冯唐。

冯唐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学完八年医术之后,饮酒后,呕吐后,枯坐思考后,我决定不再做医生。”

他对此决定的解释是: 第一是怀疑医生到底能干什么;第二是担心做医生越来越艰难。

他写道:“和过去不一样,除了穷困,医生开始有生命之忧了,个别病人开始动手了。几年前还只是隔几个月激愤一次,现在已经变成每隔几天就要激愤一次了。一个月的时间,一个医生被患者砍死,一个医院主任生殖器被踢烂,人民医院某主任被殴打至骨折,鉴于人身安全越来越受到威胁,我们科的医生已经准备组团学功夫了,教练提供的选择有:咏春拳、跆拳道、搏击、散打。不知道该学哪个?”

类似的伤医、医闹事件,越来越多。虽然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可是医生对自己的权益依然却缺少安全感,随时会被各种涉医伤害性事件以各种名义剥夺,从而让法治成为一纸空文。法治一旦被破坏,利益面前就没有什么温良恭俭,很多人就会原形毕露,张开血盆大口,这才是人间的真相。

医生这个“忙、责任大、收入不高”的职业,对于医生而言,内心已不再值得留恋。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对于一个医生来说,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做到三点:

第一,30岁之前不要恋爱结婚;
第二,工资全部吃掉,不要存钱;
第三,晚上10点之前不要睡觉。

年轻的医生若周末去逛街、看电视剧、炒股、打麻将,就“完蛋了”,肯定“没有前途”。

漫长的学习过程大大提高了这个行业的从业成本。 医科学生5年才能本科毕业,要想取得博士文凭,需要11年时间。在那些尖端的医疗领域里,知识更新的速度比其他学科更快,这逼着他们一生都必须保持学习的习惯。

这个行业也是公认的辛苦。在大医院,医生每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不会少于12小时。超时工作普遍存在于每一个科室,几乎可以确定地说,这是每一个医生的生存状态。

人生都是一场偶然,都是一段经历,本来就是没意义的,你却非要给自己拉磨去找意义,不是缘木求鱼吗?另一方面是薪资,干活养家不丢人,但别为了干活忘记自己为什么干活,到最后把干活当成了这辈子的意义,这是很可悲的。


03
期望

子路,救了一个落水的少妇。少妇为了答谢她,以身相许,还额外送了一头牛,他照单全收了。最后,整个鲁国的小河边,全都是大老爷们,光着膀子,等着下河救人。要警惕身边,在道德上卷的家伙。看到了,要踹一脚。否则,卷的同行,都没好果子吃。看到动不动就鼓吹道德的人、大爱的媒体,都是想让你,为他们去牺牲的。好医生意味着智力水平、心理承受能力和体力都要上乘,高额薪酬就应该是绝对必要的。

医生的起薪应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医生承受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压力,他的经验和技术能力要受到更多、更严格的考验,因此,工资应该与承担的一切成正比。

这一切都使医生对薪酬的期望高于其他行业,但中国的现实常常给他们迎头一击。

同时,近些年,这个行业还陷入了令人不快的信任危机,医生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水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怀疑。

凡此种种,都让人望而生畏,医生的从业意愿似乎已经跌倒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医生这个曾是中国最受尊敬的职业之一。但在九十年代以后,这个行业的职业声誉如同高台跳水。他们不再被誉为“白衣天使”。 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医生这个名词更多是和“灰色收入”、“滥开药”、“过度检查”甚至更可怕的“医疗事故”,联系在一起的。

宋代哲学家邵庸说过,人们逐利,则天下乱。

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危及到了医生的合法权益。许多医护人员但凡能找到退路,内心角落均有过或轻或重的改行闪念。

我从不认为医生这个职业崇高,也从不指望通过这个职业发财,但我想获得患者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最后的话

给普通医护人员,三点建议:

第一,要有一个好身体。

因为身体不仅是革命的本钱,还是向国家领钱的基本条件,千万别吭哧吭哧干到63岁,没领几年,就去见了马克思。那真的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用一生的时间实实在在的做了一次活雷锋。

第二,就是要不断精进自己。

要么有一技之长,要么有资源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样无论是自主创业还是灵活就业都有自己的底气。不至于被时代和社会抛弃。毕竟《凡人歌》中,为那家兜底的不是那伟的内卷加班,而是沈琳的卤菜手艺。

第三,要有平和的心态。

既然身处半山腰,莫管山顶山脚事,不羡慕别人,也不看轻自己,因为人人都有不同的烦恼。不念过往,不惧未来,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