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技
高分子科技®做为全球高分子产业门户及创新平台“中国聚合物网www.polymer.cn”的新锐媒体,实时报道高分子科学前沿动态,关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一线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及市场一体化合作的共同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邦高分子  ·  获得TÜV莱茵验证标识,这款保护眼睛的【光子 ... ·  11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安徽工业大学李占库、水恒福与东南大学李岸教授 ... ·  21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香港大学Alan C. H. ... ·  21 小时前  
高分子科技  ·  复旦大学聂志鸿/桑玉涛 ... ·  3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35岁以下博士,符合条件可“免评审”直接给予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技

复旦大学聂志鸿/桑玉涛 Angew:多氮杂环卡宾聚合物配体 - 纳米粒子表面功能化中稳定性与精准定制的协同突破

高分子科技  · 公众号  · 化学  · 2025-02-18 13:02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一键订阅


纳米粒子 NPs )在催化、生物医学及能源领域展现出巨大 的应用潜力,但其性能高度依赖于表面配体的稳定性和功能多样性。传统配体,例如硫醇配体通过金 - 硫键(结合能 126 kJ/mol )稳定金纳米粒子( AuNPs ),但在强酸、高温或氧化环境中易断裂失效,极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氮杂环卡宾( NHCs )凭借强σ供体特性 能够与金属 形成更稳定的金属 - 碳键,但其高反应活性与功能基团的兼容性问题阻碍 NPs 的多功能化设计。 复旦大学聂志鸿与桑玉涛团队 创新性地提出了“ 多氮杂环卡宾( NHCs )锚定 + 活性酯功能化 ”的双模块策略, 不仅解决了 NPs 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难题,还实现了表面功能的精准定制


双模块设计实现稳定性与功能化协同


研究团队设计的聚合物配体由两个功能模块组成(图 1a ):


1. 稳定模块(多 NHCs 嵌段):含多 NHCs 的嵌段通过多点配位形成“超强锚链”,赋予 NPs 卓越的环境耐受性。实验表明,功能化后的 AuNPs 可在极端 pH 0-14 )、宽温域( -78 ° C 100 ° C )及高盐浓度( 1000 mM NaCl )下保持稳定(图 3a-d )。


2. 功能模块(聚活性酯嵌段):聚五氟苯酯( PPFPMA )嵌段 通过氨解反应 原位引入引入羧基、氨基、双键等活性基团,实现 NPs 表面化学特性的精准定制(含单 / 多官能化模式)。


这种 先锚定后修饰 策略巧妙规避了传统 NHCs 与功能基团的兼容性冲突 同时通过多点锚定大幅提升 NPs 的稳定性 ,使其能够参与各类复杂化学反应。此外, 该技术已拓展至金属粒子( Au )、金属氧化物粒子( Fe₃O₄ 以及上转换粒子 NaYF₄ )等体系 ,为在复杂环境中对纳米材料进行精确调控提供了全新的策略与视角。 相关论文以“ Polymer Ligands with Multi-Nitrogen Heterocyclic Carbenes for Enhanced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 in Nanoparticle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为题,发表在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419640 聂志鸿教授 桑玉涛研究员 为通讯作者,文章第一作者为博士生 陶晶 ,第一通讯单位为复旦大学。


1. NHC 的聚合物配体增强 NPs 功能化稳定性和反应性的示意图。( a )共聚 NHCs 聚合物配体接枝 AuNPs 的示意图以及 AuNPs 的单官能化和双官能化示意图和相应的 TEM 图像。( b )单 NHC 聚合配体和( c )均聚 NHCs 聚合物配体接枝 NPs 的示意图及 TEM 图像。( d AuNPs 表面氨解功能化示例的示意图以及功能化 AuNPs 间的化学相互作用。


氨解 反应机制 与影响因素


研究团队深入研究了氨基分子与 NPs 的氨解反应机制 他们发现,氨基分子的碱性强弱和体系的空间位阻是影响反应效率的关键:碱性越强、位阻越小,反应效率越高(图 2 )。通过优化条件(如使用三乙胺作为催化剂 以及优化聚合物结构设计 ),实现了近 100% 的氨解效率。


2 . 共聚 NHCs 接枝 AuNPs 的表面氨解。( a AuNPs@PPFPMA 113- MNHC 与各种氨基分子氨解的紫外 - 可见光谱。 NH 2 -PEG 氨解 AuNPs@PPFPMA 113- MNHC 前后的( b F 1s 和( c C 1s XPS 信号图。( d AuNPs@PPFPMA 113 -MNHC氨解前的 19 F NMR 光谱 以及 用( e NH 2 -PEG 和( f )乙胺氨解的反应 和相应的 19 F NMR 光谱。( g AuNPs@P(PFPMA- r -St)- b -PMNHC NH 2 -PEG 氨解的反应和相应的 19 F NMR 光谱。


稳定性与反应活性


实验数据证实了功能化后的 AuNPs 在高电解质浓度环境( 1000 mM )、极端温度( -78 ° C 100 ° C )和宽 pH 范围( 0-14 )下均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对比 传统 硫醇配体修饰的 Au NPs pH<4 时显著聚集, 该NPs 展现出更强的环境适应性(图 3 )。


3. 氨解后 AuNPs 的稳定性。 NH 2 -PEG 氨解的 AuNPs 在( a )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中保持 48 小时,以及( b )在不同温度下保持 16 小时的紫外 - 可见光谱。( c NH 2 -PEG 氨解的 AuNPs SH-PEG 修饰的 AuNPs 在不同 pH 环境下保持 48 小时的照片。( d NH 2 -PEG 氨解的 AuNPs 和( e SH -PEG 修饰的 AuNPs 在不同 pH 环境下保持 48 小时的 UV-Vis 光谱。插图 展示 了半高全宽( FWHM )随 pH 的变化。


功能化 AuNPs 在恶劣条件下所展现出的 卓越 稳定性,赋予了这些 NPs 参与加成聚合、 Diels-Alder D-A )反应以及席夫碱反应等一系列复杂化学反应的能力(图 4 ),从而极大地拓宽了其在化学合成与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4. 功能化 NP s 的反应性。( a )单功能化 AuNPs ,( b )双功能化 AuNPs 和( c )柠檬酸盐包覆的 AuNPs 的示意图,( d 35.5 ± 2.2nm 氨基官能化 AuNPs 18.3 ± 2.5nm 柠檬酸盐包覆的 AuNPs 之间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介导的二元 NPs 组装的 TEM 图像。( e 35.5 ± 2.2nm 双键官能化 AuNPs 通过加成聚合反应 组装 SEM 图像。( f 35.5 ± 2.2 nm 醛官能化 AuNPs 18.3 ± 2.5 nm 氨基官能化 AuNPs 通过席夫碱反应介导的之间二元 NP 组装的 SEM 图像。( g 35.5 ± 2.2nm 共轭二烯官能化 AuNPs 18.3 ± 2.5nm 碳碳双键官能化 AuNPs 通过 D-A 反应介导的之间的二元 NP 组装 SEM 图像。比例尺为 100 nm


普适性验证


该方法不仅适用于金、银等金属 NPs ,还可拓展至金属氧化物(如 Fe ₃O₄ )和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 粒子 (如 NaYF₄ )(图 5 ),为开发耐极端环境的多功能纳米材料(如高稳定性催化剂、靶向药物载体 )提供了全新思路。


5. Fe 3 O 4 NaYF 4 NPs 的表面功能化。( a, b Fe 3 O 4 @PPFPMA 113 -MNHC 和( c, d NaYF 4 @PPFPMA 113 -MNHC NH 2 -PEG 氨解前后的 TEM 图像。( e Fe 3 O 4 @PPFPMA 113 -MNHC 和( f NaYF 4 @PPFPMA 113 -MNHC NH 2 -PEG 氨解前后的 F 1s XPS 信号图。( g Fe 3 O 4 @PPFPMA 113 -MNHC 和( h NaYF 4 @PPFPMA 113 -MNHC NH 2 -PEG 氨解前后的 C 1s XPS 信号图。比例尺为 100 nm


研究价值与未来展望


该团队开创了一种通用且高效的策略,通过 NHCs 锚定 + 动态功能化 双模块设计,成功破解了传统配体稳定性与功能性不可兼得的难题。这种创新方法能在纳米粒子表面实现精准功能定制,使材料在极端环境下仍保持优异稳定性,并能参与复杂化学反应。这一方法广泛适用于多种类型的 NPs ,包括金属 NPs (如 Au )、金属氧化物 NPs (如 Fe₃O₄ )以及稀土掺杂的上转换 NPs (如 NaYF₄ ),为设计并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功能性 NPs 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19640


相关进展

复旦大学聂志鸿/清华大学杨振忠/沈阳医学院柳云恩 JACS:胞质递送聚合物单链粒子人工酶助力化学动力学治疗

复旦大学聂志鸿教授等:熵驱动的二元纳米粒子两亲性杂化囊泡的分离和出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