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arlETF
做趋势的仆人,财富的主人。掌握99%不知道的投资知识,成为1%的投资赢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在非洲卖爆的中国纸尿裤,冲击港交所 ·  昨天  
三个儿子一个妈妈  ·  如果你是巴菲特,你讲怎样总结你的投资人生,d ... ·  昨天  
三个儿子一个妈妈  ·  如果你是巴菲特,你讲怎样总结你的投资人生,d ... ·  昨天  
孤狼复盘  ·  咬住主线不放手 ·  昨天  
孤狼复盘  ·  咬住主线不放手 ·  昨天  
调研心得  ·  全面,撤退! ·  2 天前  
兴证资产管理  ·  兴证资管 | 每周市场观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EarlETF

牛回速归与韭菜的培养皿 | 数据复盘 10月18日

EarlETF  · 公众号  · 投资  · 2024-10-19 08: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围绕股市大涨展开,分析了多个关键点的信息,包括利好因素、市场走势、投资者行为、培养新韭菜的重要性,以及对牛市和交易策略的思考。同时,文章还提到了恒生AH股溢价指数、申万大类风格走势、主要行业走势对比以及离岸人民币走势等相关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涨背后的因素及市场走势

文章分析了10月18日A股的大涨背后的原因,包括潘行长的讲话、央行官微的“豁免”等利好因素。万得全A指数涨跌幅为+3.80%,主要市场走势中科创50表现最好。中证1000是宽基风向标,本周上涨6.14%。

关键观点2: 投资者行为与韭菜培养

文章指出好的韭菜需要慢慢培育,通过新增资金和市场环境的稳定上涨,形成正循环。单日大阳线虽戏剧性,但不利于持续稳定的正循环。投资者应避免过度追求短期利益,要有长期的投资眼光。

关键观点3: 牛市的看法与交易策略

文章认为牛市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行情的演变掺杂各种因素。是否牛回是一个无需回答的问题。短线趋势玩家应做好随时止损离场的准备。作者更习惯用“上涨行情”这样的客观表述来描述市场变化。

关键观点4: 其他市场信息

文章还提到了恒生AH股溢价指数、申万大类风格走势、主要行业走势对比以及离岸人民币走势等相关内容。这些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全面的市场视角。


正文

大涨,再次突如其来。

有利好吗?潘行长早上的讲话,当然算利好,但显然不足以解释为何到下午才突然上涨。

至于广为传播来自 央行官微 的那句“豁免”,其实 10 点 35 分也就公开了。

甚至在上涨的过程中,连辅佐印证上涨合理的小作文都没有传开。当然那七个字,就不展开了。

人心思涨

只能说, 人心思涨,抛盘够轻,这种纯技术面的利好,是最大的利好

10月18日,万得全A指数涨跌幅为+3.80%,成交额为21305.92亿,相较上一交易日变动为+6113.26亿。

主要市场走势对比

10月18日,主要市场指数中,表现最好的是科创50,涨跌幅为+11.33%,表现最差的是中证REITs全收益,涨跌幅为+0.10%。

万得全A 放量上涨,显然是好事。不过细看A股宽基内部,中证1000 是四大宽基中涨幅第一的,上涨4.43%。

本周的数据复盘中,我不断强调中证1000 是宽基风向标。本周,中证1000 上涨了6.14%,而沪深300 仅上涨0.98%,两者差距显著。

从日 K线图来看,中证1000 也是几个宽基中,最具美感的。

从下图可以看到,周一的那个阳线(❶)差不多是微微回踩蓝色的年线(242 日均线),并初步满足阳包阴的形态,可以算第一根新高阳线。周二重归回落虽然有点可惜,但从周五来看,算是一次“仙人指路”。周五那根更大的阳线(❷)刷新了❶的高点,甚至将后面那根上涨失败阴线的上影线也刷新,可算是相当扎实的形态。 接下来应该按照上涨形态和上涨趋势去看待短期的走向,直至被新的两根新低阴线证伪。

至于尾盘的回落,我倒是觉得是好事,真的又是单日暴涨的神经病走法,依然会带来后知后觉者来不及参与的问题。

要知道,一波牛市要走得远,众人拾柴火焰高是关键。

韭菜的培养皿

10 月 8 日和 9 日,老股民老韭菜总想着高点让新开户的新韭菜接盘,其实是一种一厢情愿。

这不仅在于韭菜也看视频网站,也知道老韭菜是怎么想的,聪明点的新韭菜也会预判老韭菜的预判。

更重要的是, 韭菜的从成长到狂妄,不是靠刷短视频,相信什么翻倍牛市的

那些 10 月 8 日开盘价冲进来的,本质上是“赌徒”。很多人甚至是抱着捞一票赚个一两天就走的心态。对股市都没感情,谈什么韭菜。

传统 A股的韭菜,从来不是这个样子的。一个好的韭菜,是要慢慢培育,慢慢培育的韭菜反过来又会促进牛市的不断发展,两者可谓是相得益彰。

普通的新韭菜,刚开始往往是比较谨慎的,稍微买一点,发现很快就几个点赚好了,再多买一点,又是几个点赚好了,如此几轮正向循环,才会胆子越来越大,甚至觉得自己是新晋股神,然后不断增加资金量,倒金字塔加仓。

这样的加仓,赚钱,再加仓,再赚钱的过程,会让韭菜越发自信,也会通过新增资金推高市场——直到市场高估,精明投资者撤离,引发反转。

而韭菜,最终在顶部恋战不肯割肉,一波调整回吐所有利润甚至倒亏,最终成长为老韭菜。

所以,那种单日 10%+的大阳线,看起来极具戏剧性,但其实很难形成持续稳定的正循环,反而是每天三四个点甚至更少的上涨,歌舞升平之下,才有持续性——典型例子就是 2015 年上半年,在泡沫破裂前,万得全A 连 5%的回撤都没出现过,天天就是小碎步。

下图是 2014 年11 月至次年 5 月的万得全A 日涨跌幅分布,在这段7个月上涨113.58%的行情中,可以看到单日 4%的涨幅都很少,高频都是 1-2%的日涨跌幅。

这种市场环境,才是新韭菜极好的培养皿,才能有一波酣畅淋漓的牛市。

所以周五半小时能回调踩刹车,是极好的。其实踩了刹车,涨幅还是有点大,不利于长治久安。不过短视频支配时代的投资者,或许也无法用 2015 年这种行情来照搬,或许太多人追求的是刹那绚烂。

心中无“牛”

那么,是不是牛回,该速归呢?

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是一个极其糟糕,甚至会让人更容易亏钱的坏问题。

站在当下看, 牛市,其实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

在回顾A股历史时,我们当然可以去划分一轮轮牛市,比如 2005 至 2007 是一轮牛市,2014 至 2015 年是一轮牛市。“牛市”作为一种回顾性的判断,是可以的。

但站在正在运作的这波行情中,当我们相信真有一个叫“牛市”的东西存在时,我们往往会增加许多的妄念,比如当我们相信有一个三年甚至两年翻倍的牛市正在运作时,我们对于追高 20%就会觉得有点理所当然,毕竟未来还有更大的一段上涨等着我们呢——10 月 8 日涨停买入的许多人,正是这样想的。

但我始终相信,并不存在“本轮牛市”这么一个东西,行情的演变,会掺杂各种天时地利人和,尤其是全球化之下,A股的上涨,也可能因为其他金融实体的暴雷而被迫中断,牛市不是理所当然,也不是“命中注定”。

所以,相比“牛市”这样带有预设的词汇,我更习惯用“上涨行情”这样客观的表述。

就像刚刚分析中证1000 的日K线图时聊过的,经过了这两根新高阳线后,可以认为中证1000 进入了上涨趋势,这是不是牛市,并不重要。

对于我这样的技术分析玩家是如此,其实对基本面投资者也是如此。

当你知道估值够低,股息率够低时,你就知道未来一段长期时间的年化回报可能会在一个比较宜人的水平,通过股价上涨抑或通过股息分派。至于是不是有牛市,低估值不会给指引。甚至一波良性的长期慢牛中,你都未必能看到高估值乃至泡沫化的信号,只能通过高于历史平均的区间年化收益水平,来事后确认这是一波牛市行情。

所以,是否牛回,是一个无需回答的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