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作为一种“符号化”象征意义已远超其本身的存在意义。
作者:朗博
来源:世界华人周刊(ID:wcweekly)
又是一年端午,屈原又一次被人提起。
网络上又会响起“历史上没有屈原这个人”的声音。
且这个声音是从日本传过来的。
什么?中国历史上没有屈原这个人?
没有屈原,那往江里扔粽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没有屈原,那《离骚》是谁写的?
没有屈原,那他的故事......
别急,先看看日本人的说法。
日本说——可疑的屈原
他叫冈村繁,日本汉学界的泰斗。
他在1965年发表了《楚辞和屈原——关于男主人公和作者之间的分离》一文。
文中主要观点是:“《离骚》是屈原死后,对其记忆犹新的时候的人的作品”。
他不否认屈原是存在的,但否认《离骚》是屈原写的。
既然日本汉学“泰斗”发话了,日本学者当然跟风了。
铃木修次和白川静继续把论调发扬光大,证明《离骚》是楚国巫师们的集体创作。
一言以蔽之,《离骚》就是楚国的民间歌谣。
终于,在1977年,稻畑耕一郎发表了著名的《屈原否定论系谱》一文。
这篇文章被广大的日本学者所知,屈原就这样成为了虚构的人物。
80年代,中国某个大学把这篇刊登在学报上了,国内再次响起怀疑屈原的声音。
每逢端午,网络上就有了这样的分析......
咦,我怎么说“再次”响起怀疑屈原的声音?
民国说——虚构的屈原
那第一次是什么时候?
是在清末民国初。
他叫廖平,是经学大师。
廖平
他的老师叫张之洞。
他的嫡传弟子叫康有为,梁启超为再传弟子。
他去世的时候,连蒋介石、孙科等都为他送葬,章太炎为他亲自写墓志铭。
他在国学上很有建树,对中国整个近代思想史上都有独特的意义。
他的《楚辞讲义》认为:《楚辞》《离骚》作者另有其人,屈原只是虚构的人。
因为他在民国初年的影响太大了,所以不少大学者都深以为然。
胡适在1922年《读楚辞》一文中写道:“屈原是谁?……我现在不但要问屈原是什么人,并且要问屈原这个人究竟有没有.....《史记》本来不很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 ”
胡适
总之,屈原的形象是一个理想化的忠臣,是一种“箭垛式”人物,是后人根据需要而塑造出的“传说”人物。
从上世纪30至50年代 ,很多学者考证《离骚》作者是淮南王刘安。
甚至连闻一多也发表了《端午考》和《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两篇论文,考证端午节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经存在。
中国学界关于有无屈原争论一直持续到了50年代初,中国多数有名的历史学家经纶讨论,最后拍板定案:确定屈原是存在。
但日本学界却有“目的”地把“怀疑论”继续下去。
屈原就被“怀疑”了整整一百多年。
怀疑屈原的人都是中日汉学国学的大学者,他们的依据是什么呢?
历史说——神秘的屈原
这些学者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屈原太神秘了。
神秘点一:屈原的身份神秘
战国时期查无此人。
楚国的本国也没有屈原相关的记载。
在西汉以前的所有典籍和史料都没有出现过“屈原”这个名字!
至今也没有考古发现证明有此人!
神秘点二:屈原的出世神秘
最早提到屈原的是西汉贾谊写的《吊屈原赋》。
之后,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详细地介绍了屈原的生平。
一种奇怪的情况出现了:
战国的文献资料中都没出现过“屈原”,却在一百年后横空出世。
司马迁是如何知道屈原生平的,至今是个谜。
但,这样神秘的屈原竟和端午节有联系。
端午说——神化的屈原
端午节的起源和楚国、屈原没有关系。
闻一多考证:端午节是春秋之前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当时吴越之地就有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此时离屈原已经五百年了。
大名鼎鼎的周处,不仅浪子回头,还终成大器,著有《风土记》。
书中首次提到“端午”及其风俗,但没有提到屈原。
又过了二百年,南朝梁人吴均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而不是纪念伍子胥、曹娥的。
到了唐朝,端午节成为当时的重大节日。
唐朝的诗人们自然认为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毕竟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诗人。
屈原就成了文人寄托自己精神气质的载体了。
从此,端午节和屈原联系一起,深入民心了。
屈原的形象渐渐高大丰满起来,慢慢接近于“神”人。
屈原已经不是具体的人了,他已经成为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以及高尚品格的象征。
屈原作为一种“符号化”象征意义已远超其本身的存在意义。
到了清朝末年,屈原文化意义却被质疑了。
为什么?
考据说——失落的屈原
为什么近代史学家和屈原过不去?
这个黑锅真要清朝的皇帝来背了。
清廷动不动就搞个“文字狱”,史学家哪敢在谈古论今了?
做学问想安全就研究考古吧,所以清朝“金石学派”盛行。
清朝的金石学家偏重于证经补史,考证文字资料。
除了司马迁的记录,再找不到证明屈原存在的文字记录和考古发现,当然就会疑问了。
万一司马迁有自己的小想法呢?
早已被压抑没有一点情怀的历史学家更重视历史研究中“孤证不证”的原则。
经学大师廖平提出“屈原不存在”疑问也就不难理解,这属于学术观点的讨论了。
但,民国初年对屈原的否定可就不那么“单纯”了。
除旧说——中枪的屈原
1929年1月30日,农历大年初一。
湖南长沙,本应该热闹的大街上却冷冷清清。
穿着黑色制服的警察挨个商铺敲门,逼商家营业。
如发现家里有过年的供果香纸蜡烛,就立刻砸掉。
路口也有警察,发现有人走家串户拜年,立刻驱赶。
政府禁止市民过传统的春节,只能把阳历的1月1日当成春节。
早在1912年,孙中山刚成立中国民国时,就规定阳历的1月1日为春节。
这个命令强行了两年就执行不下去。
到了1929年,民国政府又一次强制执行废除传统农历春节。
为什么民国不过传统的农历春节呢?
因为从鸦片战争到满清结束,中华民族已经跌落到了历史最低点。
当时知识分子想通过学习西方文化、技术挽救民族危机。
想法当然是好的。
但矫枉过正,思想界把传统的儒家文化当成束缚中国向前发展的枷锁了。
于是,两千年文化传统就被否定了。
当然农历的新年被“禁止”了。
连最根本的民族风俗传统都能被否定,那么还有什么不能被否定呢?
当时一些备受“西学”影响的学者,身上沸腾着反封建反传统的热血。
对于富有批判精神的他们来说,屈原为封建帝王愚忠并殉葬的精神当然是不能提倡的。
再加上屈原没有原始“户籍”记录,所以他躺着中枪也就不足为奇了。
即便伟大的人物不能摆脱历史时代的局限,更何况那些学者呢?
文化说——永远的屈原
当然,日本人更愿意继承民国说法否认屈原,希望中国人否认自己传统文化。
当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才意识到传统民族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精神。
从抗战开始,国民政府不再把元旦当成新年了,质疑屈原的声音少了。
正如南怀瑾所说:“一个国家灭亡了并不可怕,他的后代还会重新建立起来。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断了,那这个国家就真正亡国了。”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活动
只要中华民族还在,屈原和屈原代表的爱国情怀,就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