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企业家杂志
多年来持续关注企业家阶层的生意与生活。打造最快捷高效的商业资讯交互平台,实现您的商业梦想与精神追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  ·  职场上,想要混得好,一定要记住:1.和男领导 ... ·  3 天前  
HR新逻辑  ·  如何成为一名教练型团队领导者? ·  3 天前  
HR成长社  ·  我工资6000,新来的工资9500,我知道后 ... ·  4 天前  
HR笔记本  ·  啥是HR? ·  5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一图看懂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成绩单|图说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企业家杂志

李开复:2025年,大模型公司迎来商业模式的“灵魂拷问”|笃行2025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公众号  · 职场  · 2025-01-10 07:5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大模型公司零一万物的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关于行业趋势、商业模式和商业价值的观点分享。文章指出大模型行业瞬息万变,行业格局正在改变,模型推理成本在下降。企业应当关注用大模型改造核心业务,而非仅用于小项目或客服。零一万物尝试在海外试水to C业务,并强调与龙头企业深度合作进行深度定制to B大模型解决方案,带来明显的降本增效。文章还讨论了当前大模型行业的商业模式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技术产品落地、收入增长的商业模式、市场变化加速等方面。同时提到国内企业在AI应用方面有望在未来超越国外团队,在to C和to B领域取得尊重和认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行业瞬息万变,大模型行业格局正在改变。

李开复提到大模型行业的发展迅速,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需要不断调整策略应对。

关键观点2: 模型推理成本在下降。

随着模型水平的提升,其成本正在大幅度下降,为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应用可能性。

关键观点3: 企业应关注用大模型改造核心业务。

李开复建议企业家们尝试用大模型改造自己的重要业务,甚至核心业务,以创造价值。

关键观点4: 零一万物尝试在海外试水to C业务。

零一万物决定先在海外打造产品,再带回国内推广,寻求收费产品化的机会。

关键观点5: 深度定制to B大模型解决方案带来明显的降本增效。

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深度定制解决方案,企业能够带来显著的降本增效效果。

关键观点6: 大模型公司的商业模式面临挑战。

随着行业变化加速,大模型公司需要找到能赚钱的商业模式,不仅要关注技术进展,还要重视商业价值的实现。

关键观点7: 国内企业在AI应用方面有望在未来超越国外团队。

李开复认为国内团队在AI应用方面有可能在未来超越国外团队,特别是在to C软件和AI 2.0技术的应用方面。


正文

能带来收入增长和利润的商业模式是新的行业焦点,大模型公司都要做好准备。

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
创新工场董事长 李开复

采访整理|《中国企业家》记者 孔月昕

编辑马吉英

头图摄影|邓攀
如果用一些关键词总结中国大模型行业的2024年,第一个是行业瞬息万变;第二个是Scaling Law效能放缓;第三个是模型推理成本大幅度下降;第四个是国内to C太卷了;第五个是国内to B有希望。
其实大模型赛道的发展还不到两年,刚开始大家都是带着好奇心投身进去,但很多人没有看到,当时大模型的能力是不够的,难以打造出好的应用,企业也很难落地创造价值。其次是大模型当时的训推成本太高,就算找到一个好的应用(方向),也不一定做得起。但今天整个格局大大改变了,因为模型的水平在不断提升,它的成本在大幅度下降。
在to C方面,国外用户付费的习惯很好,但国内比较难赚钱,有可能越烧越赔;大厂也在to C方面大大发力,这不是一家创业公司能够去参与竞争的。所以零一万物在国内的to C策略是先在国外打造出好的产品,再回到国内去推,期待那时推出的是可收费、可赚钱的产品。
在to B领域,零一万物刚成立时,我们更多是看国内和国外的to C,后来觉得做国内的to B虽然很卷、挑战很大,但国内有一些龙头企业开始看到大模型所带来的巨大价值,它们的应用场景不是调用API或者做个招标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深度和大模型公司合作才能创造出价值。
我觉得今天的企业家应该关注的,不是用AI做个小项目、做个客服去省点钱,而是试着用大模型改造自己的重要业务,甚至核心业务,当然改造的时候一定要用行业领先的大模型。

加速进入“灵魂拷问期”
2024年,零一万物尝试做了一个to C应用后,发现这个领域很卷、获客成本很贵,加上同质化竞争(严重)也无法收费,我们就立即做出了“先在海外试水to C”的决策。我觉得这还是挺重要的,一条路走不下去就先不走,也许哪一天我们在国外做出特色了,再把它带回来。
当时做出上述to C的决策是考虑到,一个to C产品要健康成长,要做中等规模的投放尝试之后,去看用户流量能不能达到产生“自来水”的效果,如果不能的话,就意味着这个产品需要大量花钱买用户,买来也可能会看到用户大量流失。巨量市场投入但应用的留存率还是很低的话,这些“烧”出去的钱最后都是拿不回来的。
目前,零一万物跟国内法律、游戏、电商等行业的龙头企业一起进行深度定制to B大模型解决方案,从而为企业带来显而易见的降本增效,这些企业也就有动力去继续推动。这和国外to B做法不太一样,国外很多大企业就是拿开源(模型)微调,或者是调用API,但商业价值是需要企业和懂大模型的合作伙伴一起协作,针对降本增效的目标去制定很清晰的KPI。
来源:视觉中国
我们合作伙伴现在已经开始能看到,技术产品落地以后,收入上升或成本下降。我们相当于帮他们直接做了一个“省钱机器”或者“印钞机器”。他们看到初步结果后,就会更拥抱技术,零一万物也能得到更好的服务费和产品费收入。
另一方面,现在大模型公司也进入到了一个证明商业价值的状态:哪些公司能有很好的、产生利润的收入,而不是在纯烧钱。
从投融资角度来看,大模型领域已经从2023年非常狂热的状态,到了现在处于理性的状态。其实不只大模型,互联网时代的很多行业,包括团购、叫车软件、短视频等等,都经过这样一个过程。
如果一家公司只是想靠烧出用户量、DAU去融资,这已经不成立了,甚至还会被诟病:这样花钱负不负责?能不能真的产生价值?在to B方面也是如此,如果一家公司是纯项目制,做的每单都是“赔钱赚吆喝”,也会被诟病。
我们现在已经加速到了“灵魂拷问”阶段,每家大模型公司都需要回答一个问题:有没有能赚钱的商业模式?(大模型的)市场变化都是加速的。
AI 1.0时代也经过了非常火热的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技术狂热落地,再到项目制时,发现做一单赔一单,做to C应用也没有找到对接,这就导致融资困难。
因此,企业家的商业嗅觉、魄力和判断力很重要。当下,要让公司实现收入增长,在某些领域有一定盈利,或者收入增长速度够快;外界看到公司的商业模型和数字,能够感觉到这家公司可能真的值这个估值,2025年这家公司还会有新的收入增长,肯定是值得投资的。
有些公司可能还没做好准备,这样的(投资逻辑转变)就发生了,但我们每个公司都要面对。

大模型告别同质化
从2024年12月5日开始,OpenAI进行了连续12天的直播,期间确实有几个不错的产品,但是更多的我觉得是噱头。
OpenAI虽然还是全球领跑者,但现在国内(大模型)能力也在快速成长。要超过OpenAI虽然不容易,但是保持6个月左右的“技术时间差”,我觉得是个高概率事件。
从OpenAI发布的产品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做文生视频的Sora比较受关注,但国内很多文生视频做得也挺不错,我们也开源了一个模型。我觉得做这个技术要好好思考,你有没有巨量的GPU、海量的数据可以去打这个仗;如果有海量的数据,数据合法性问题等都是需要考量的。
这种情况下做纯技术平台,可能还是一些拥有大量视频(数据)、大量GPU的大厂会有优势。纯技术平台虽然现在已经能做出很多有趣的视频,但离它产生商业价值还需要一段时间。它的产品化落地,主要在短视频生成、电商直播、美颜视频等方向,但是做这些产品未必一定要用自己的技术,另一个可能的选择是在很多不错的开源模型上面继续微调。
文生视频肯定是很有潜力和机会的重要技术和产品,但坦诚地说,视频生成虽然很好玩很有趣,大家可能也愿意花点钱去玩这个东西,但它的商业价值应该还需要一两年时间探索,就像文字模型也花了一两年才到如今产生商业价值的状态。
从技术落地层面看,目前文字大模型可以在很多场景创造价值,未来多模态(模型)、智能体(Agent)等,都有潜在的很大的(落地)机会。
大模型中国创业公司已经出现发展路径分野,2025年将迎来洗牌,每家公司都会或主动或被动地找到自己的商业落地点和公司的独特性。纯基座大模型的公司以后可能非常少,甚至只有两三家,可能会在自有模型的基础上,或在别人的模型上迭代。
零一万物的选择是,我们不做世界最大或者世界第一的模型,我们没有资源也没有办法来做,但是我们要做一个性能处于世界第一梯队但成本非常低的(模型),用它来找到商业落地的模式。如果我们能探索出很好的to B应用,那我们就很可能成为一家to B公司,或者找到海外很好的to C应用,甚至把它带回国内,进而成为一家to C的公司。在这两方面,我们都做到了轻装上阵,用小的团队来验证PMF(产品市场契合点),达到好的收入,得到投资方的认可。
其他大模型公司有些选择走娱乐方向,有些坚持走项目制to B的方向,有些可能针对一些垂类领域去深耕,我觉得这些都是合理的做法。所以3年以后可能大家看到AI医疗公司、AI金融公司、AI娱乐公司,而不是同质化竞争。
今天“六小虎”已经走上不同之路,我觉得这是良性的发展。大家如果都同质化地做差不多的模型,对投资人的资本以及社会的期待,算是一种浪费。
整个行业未来将存在众多商机,每家公司要做好选择,做对了你就可以成为一家非常有价值的公司,做错了可能就要自己承担后果。

2025,AI应用爆发元年
在我看来,2025年会是AI应用爆发元年,一方面是现在的模型足够好,尤其是文字模型;二是价钱到白菜价了。今天有足够的环境,让很多大模型公司包括零一万物去尝试各方面的PMF。
to C领域将诞生各种应用,每个应用都会被重写。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仍然有效,人的需求其实就是工作、娱乐、沟通、学习四个方向。在PC时代,这四个方向被做了颠覆式改变,移动时代又做了一次,AI 2.0生成式AI时代必然也要再次被颠覆。
在to B领域,很多行业用了AI 2.0技术以后,能够达到不可思议的降本增效,AI 2.0最好的落地领域会变得更清晰。到时候to B公司得到好处,提供to B(服务)方案的公司,也会实现很好的收入增长。
在2025年,零一万物将继续坚持第一原则:做非常好且便宜的模型。但是我们也会持续关注新技术、商业落地案例,持续了解行业内的新变化,如某些领域可能突然达到了PMF,有些领域可能不及我们的希望,针对这些变化,我们要做非常快速且有弹性的商业方向调整,以应对战术上的万变。但是我们的第一原则和整个战略肯定坚持往既定方向上走。
在未来,我希望在to C方面,中国团队打造的to C软件比美国团队更好,比如微信就曾打败WhatsApp,TikTok打败Instagram等。我相信我们和其他出海应用会在海外得到尊重和认可。
至于to B方向,我认为国内特别有魄力、相信AI的企业家,会找到好的AI伙伴,或者自己成立AI部门,进而产生巨大的降本增效和业绩提升,而且是在重要甚至核心的领域。这些公司未来可能会成为其他企业家认可和效仿的对象,就像几十年前很多企业快速拥抱互联网一样,在AI 2.0时代也去拥抱AI。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END 

值班编辑:王怡洁  审校:张格格  制作:袁茂丽

→点击下图直通“未来之星全球领航计划”

关注“中国企业家”视频号

看更多大佬观点和幕后故事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