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拳王的故事
Awesome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DeepSeek来了,这些兴趣班第一批倒闭! ·  9 小时前  
丁香妈妈  ·  这 2 种营养真的对眼睛好,劝你一定要吃够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拳王的故事

她的钱,川菜,轩尼诗

拳王的故事  · 公众号  ·  · 2020-10-15 21:16

正文

阅读本文前请确认你已满18周岁,请理性享用美酒

关于中餐,尤其是川菜,一个永远无法绕开的话题就是味道和食材的平衡。我听过太多的人讲,川菜不注重食材的本味,吃啥都是一股豆瓣或红油味云云,我料想这样的食材原教旨主义者,喝酒的话只能喝伏特加了,毕竟那最接近于酒精的本味。


最近我参加了轩尼诗走进中国味成都站的活动,同轩尼诗品牌大使迪帆有一些研讨交流,虽然我自诩阅酒无数,但在真正懂酒之人跟前,我那点知识储备就如同湖泽之于汪洋。我问迪帆,干邑的基酒百千种,加上年份变化,可以衍生出变幻万方,调酒师是如何掌握好味道的平衡的?迪帆告诉我,所有人都在聊“平衡”,其实味道的秘密不在于平衡,在“她的钱”。


轩尼诗走进中国味·成都站


这里要说明一下,迪帆当时说的是英文,Her money,我不明其义,但在这种局里要装作自己很懂行的样子,原则是少提问、多点头,所以我狠狠管住了好奇心。总之,迪帆介绍说,常人所谓的平衡,就像在天平放上物事来一对一PK,辣/甜,酱香/浓香,酒味/果味, 在天平两端此起彼伏。这画面让我想起了古埃及传说里,阿努比斯的死亡天秤,它作为冥界的看门人,用天秤来决定亡者的来世,掏出亡者的心脏置于天秤一端,在另一端放上真理之羽,如果心脏轻于羽毛,亡者就前往天界永享天福,如果反之,则让魔鬼吃掉他的心脏,堕入地狱。


阿努比斯(图片来自网络)


太片面了!我批评道。确实,这种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不足以全面地评价一个事物,无论是评价人,还是酒。所以迪帆说,“她的钱”就类似于一种高维度的天秤,想象一下在10维空间里,我们有着10个坐标轴,10维世界的阿努比斯就能把你的心脏、胃、肝、肾脏、普洛斯忒特都放在天秤上和羽毛博弈,这样一来就客观多了,大概率不会冤枉好人。


评价酒和川菜也一样。


(图片来自网络)


在那个晚上,我对“她的钱”很是着迷,这个概念在我的伪美食博主生涯里还是第一次接触到。我问迪帆,如何才能对“她的钱”有感性认识,他说无它,只能靠吃喝,你得自己去感受。


好吧,于是我严格遵循当日晚宴的流程,一口酒,一口菜,竭力让自己在微醺中达到“她的钱”。


晚宴的菜品非常考究,基于中国味成都站的主题,是最具代表性的家常川菜,我也不知道是基于什么理由,但总之就是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本着多吃、多点头、少提问的原则,我试图用自己的味蕾、鼻腔去感受这一餐的“她的钱”。以下便是我的现场品鉴笔记:


1. 包容

外地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四川火锅的来历,是百年前重庆的码头工人搜集废弃的内脏、肢体末端等“废料”食材,然后用重油重辣的锅底去烹饪。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川菜名菜夫妻肺片原名“废片”,和火锅的食材异曲同工。旧时下水这玩意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但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向下兼容的能力日增,夫妻肺片的原料牛杂早已成为人间美味,而肺片的做法,是川菜中麻辣味型的代表,红油和花椒对味蕾和鼻腔产生的双重刺激,同牛肝、牛头皮、牛舌等牛杂丰富的口感交织在一起,让人远离烟雾缭绕也能感受到火锅的妙谛。


看到菜单上的夫妻肺片,我不禁一怔,如此家常和市井的菜式,也能搭配通常出现在法餐和粤菜中的轩尼诗干邑?


夫妻肺片


迪帆说,你这属于陈腐思想。他举起杯中的轩尼诗V.S.O.P,说这酒充满活力,包容性很强,来搭配下水非常合适。法餐里照样有鹅肝,牛肝就一定比鹅肝低级?法国一家米其林餐厅还有猪膀胱呢,更别提酷爱牛杂的粤菜了。


“明白了,轩尼诗V.S.O.P可以配膀胱。”我颔首说道。


“不要片面地理解,要辩证看问题。我的意思是,既然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人们对于美食的兼容性越来越强,那么餐酒的搭配亦然。例如这个搭配中,轩尼诗V.S.O.P的花果香能把肺片的麻辣味柔化,而在轩尼诗V.S.O.P里加冰,更能化解掉肺片的辣味,对于外地朋友尤其友好。”


不是吧?我一直认为辣和烈酒是天克之物,会增加辣度不说,对某些括约组织尤其不友好。所以对于这个搭配我一开始是抗拒的,当我的嘴里已经充斥了肺片的红油之后,迪帆递给我半杯冰轩尼诗V.S.O.P,他说喝轩尼诗的人绝不劝酒,眼神里满是悲悯,这神态我在《最后的晚餐》等艺术品里看到过。那一瞬间我觉得我应该接受这杯酒,就像接受一个公设,而当冰凉的轩尼诗V.S.O.P划过我的喉咙后,辣味神奇地减弱,颅腔里只剩下红油和果木的香气。不得不说,酒餐搭配这种近乎玄学的学问有时真的像一个公设:莫问原因,接受设定。


“这就是‘Her money’吗?”我问迪帆。


“没那么简单。还有,你的发音好像不太准确。”他说。


2. 感官

蒜泥白肉可以说是我的最爱了,这道菜的红油的香中带甜,不似夫妻肺片那么刚烈,蒜泥的独特香气更让菜品升华,通常人们担心吃下大量生蒜后会有口气问题,所以吃完后会拼命漱口或嚼口香糖,而迪帆说,搭配干邑可以充分对冲蒜味。


“哦,按照这个精神,我也有个对冲蒜味的方案,可以把蒜泥白肉和鲱鱼罐头一起吃,吃完后别人从你嘴里绝对闻不到蒜的味道。”我分析道。


“你这不叫对冲,怎么说呢,对冲是个玄学,但它是有方向的。你不能越冲越难吃,越冲越臭。”


我是个金融从业者,自然对于对冲这个概念再熟悉不过,简单说,就是从事正反两方向的交易,以平衡和规避风险,甚至创造收益。其实对冲在饮食行业中的应用相当广泛,例如我们用香料对冲膻腥,用甜酸对冲麻辣,用蔬果对冲油腻等。川菜即是对冲精神的集大成者,无数原本相冲的味型在大师的妙策下非但和谐共处,甚至创造出收益,收获原本不存在的让人惊喜的味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好的对冲非但不破坏本味,甚至是要创造收益的。”


“对,例如轩尼诗V.S.O.P和蒜泥白肉的搭配。你试一口。”迪帆递过酒杯。


蒜泥白肉


工科生出生的我法度严谨,在这个问题上也要控制好变量,于是我先后采用了三种吃法,一是先喝酒再吃肉,二是先吃肉后喝酒,三是同时喝酒和吃肉。


在第一种吃法里,轩尼诗V.S.O.P的果香味充斥着鼻腔,但白肉甫一入口,强烈的红油和蒜泥气息后发制人,同果香三足鼎立。如果是不常喝烈酒的朋友,在一口干邑入喉后赶紧来一片半肥半痩,薄如蝉翼的白肉,醇厚的肉脂能很好地起到对酒精的缓冲,是为对冲。


第二种吃法,先肉后酒。在绝大多数的场合,蒜泥白肉这种重口味川菜应该搭配米饭,裸吃有咸口之虞,但一口轩尼诗V.S.O.P能恰到好处地重现碳水之于重口川菜的意义。


“我们一直说‘下酒菜’、‘下饭菜’,人为将以上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可有没有人想过,只要酒和菜选择得当,下酒菜也可以是下饭菜。”迪帆看着我,“菜下饭,在过去是为了让人摄入足够多的碳水,而在现在,是一种慰藉。毕竟人对碳水的需求是刻入骨髓的,但为何喝酒时往往用不着主食?”迪帆向我发问。


“那你去问主食啊。”我一时语塞。

“呵呵,还是问古往今来的人吧。问问嵇康、李白、张旭,问问王尔德、黑泽明、海明威。一口肉,一口酒的生活,夫复何求?”迪帆含糊不清地咀嚼着白肉。


他这么一说,我脑海里顿时浮现出海明威用海鱼下酒的场景,你别说,我简直想象不出还有比这更和谐的搭配,除了月亮和爱情,以及白肉和干邑。一想到海明威没吃过蒜泥白肉,就替人类饮酒史感到遗憾。片刻的遗憾之后我进入第三种吃法,酒肉合一。实事求是地说,你很难同时将液体和固体塞进嘴里,除非你把固体放进液体里再一口喝下去。我看着面前如琥珀般动人的轩尼诗V.S.O.P酒液,夹着白肉的手颤抖了半天,也没勇气将其扔进去。


迪帆制止了我,说你这不叫对冲,叫湮灭。就像正物质碰到反物质,啥都剩不下。好的对冲本质上是一种风控机制,将损失最小化,甚至创造收益,而坏的对冲是在刷存在感。


我想了想,觉得迪帆言之有物。例如上好的草原羊肉原本无须香料,白水煮好撒点盐就能吃。而有些人偏要撒上比羊肉还多的孜然和胡椒,“肉香变成了料香又怎样,总之我就要撒,管它什么食材,只要不腥我就能免责,管我有没有破坏食材的美好”。这就属于不实事求是,本质上是懒政和一刀切。


“就像我们金融行业的某些部门,为了规避合规风险,这也不许那也不行,干脆别做业务了。”我向迪帆竖起大拇指,“从事这行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思维僵化。要辩证地、‘她的钱’地看问题。”


“嗯,接近了,你离‘她的钱’很近了。”迪帆夸赞我的悟性。


于是我及时收手,没进行第三个实验,那样做是在煮鹤焚琴、暴殄天物。我看着桌上晶莹透润的轩尼诗V.S.O.P和红亮滑腻的白肉,羞愧地捏了捏自己的小脸。


3. 灵魂

“川菜的灵魂是什么?是辣椒吗?”迪帆问我。


“当然不是,辣椒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而川菜已经存在上千年了。川菜有24种味型,麻辣、香辣什么的,都只是其中一种。”


“如果非要找一种代表呢?”


我看了看桌上的菜品,椒麻鸡、夫妻肺片、麻婆豆腐……青花椒和藤椒的香味不用入口已充斥鼻腔,成都是一座你可以拒绝辣,但无论如何拒绝不了麻的城市。


椒麻土鸡


我又看了在座的各位外地朋友,他们坐在位置上,就像身在一辆颠簸不已的列车,这是被麻到了的典型表现。正如同辣是一种痛觉,麻的本质是一种触觉,是花椒中的山椒醇激活皮肤下神经纤维带来的振动感,初尝花椒之人通常受不了这种频率高达50赫兹的震动(同我国民用交流电的频率一样,甚至高于肌肉筋膜枪的震动频率。可以说吃花椒就相当于在坐低配版的电椅),就会产生麻木的感觉。为了缓解麻木,通常就会不由自主地扭动,用身体的反向振动去抵消花椒的振动。


“恩,那就选花椒吧。”我告诉迪帆。他和我是在座唯二没有被麻到的食客,因为咱俩都是成都人,习惯了。


“可四川人为何热爱这种感觉呢?”迪帆理性拷问。


“我想,主要还是热爱花椒的香气吧,麻只是不得不接受的副产品。”


“好比饮酒?好酒的醇香才是人们愿意花钱趋之若鹜的原因。”迪帆若有所思。


“关于酒的问题我有一点不同看法。”我说,“也许我刚才对于花椒的论断也不够全面,花椒令四川人着迷之道,除了香味,也许还有‘麻’。”我分析道。


“你的意思是,就像辣作为一种痛觉能刺激人体分泌多巴胺,麻也一样?”


“是的,你知道么,电脉冲刺激是医学界的常用手段,当人体自身的循环出了问题或者力所不及时,电击可以作为第三方介入,起到替代作用。例如,现代针灸就用电脉冲同针相连,用高频振动刺激人的肌肉,促进淋巴和血液循环。又例如,现在流行于健身人士的电动筋膜枪的震动频率就和花椒很接近。”

“你的意思是,以后在酸痛部位涂抹花椒就可以起到按摩作用,不用再花重金去买筋膜枪了?”迪帆问我。

“不,我只是在探讨一个基础现象:美食和佳酿吸引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我研究过这个问题,本质上,白兰地是一种酒精饮品,但它是葡萄酿造蒸馏出来的,又在桶里陈年。它能成为欧洲人的生命之水,一定有超越酒精本身的因素在里面。否则,人们直接喝食用酒精就完事了。”迪帆说。


“是的,就像本质上回锅肉盐煎肉小炒肉都是弄熟了的猪肉,但为何要衍生出那么多烹饪方式,哪怕只有细微的区别?人们常感叹日本厨师的工匠精神,可川菜厨师又何尝不是如此,不信随便找一个远庖厨的人,让他们说出回锅肉盐煎肉小炒肉的区别,以及做法,没有几个人能说出。问题是,他们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创立以及完善这些菜式的目的是啥?吃饱了撑的?”


迪帆瞪我一眼说:“你就不能换个角度看问题?仓廪实而知礼节不行吗?干邑的由来类似,本来是为了长时间保存葡萄酒,所以采取了蒸馏和桶藏工艺,没成想反而制出了这妙不可言的白兰地。人们喝饱了就想喝好,几百年来对发酵、蒸馏和贮藏、调制环节的孜孜不倦地改进调整,让干邑的品质和工艺臻于妙境。”迪帆边说边举起手里的轩尼诗V.S.O.P,“VERY SUPERIOR OLD PALE, 非常、优异、陈年、淡色。” 这些词汇是严苛的标准,却又是融合的艺术。单独拎出来没什么了不起的形容,组合在一起就是珍品,就是轩尼诗V.S.O.P。”


轩尼诗V.S.O.P


“我越来越明白川菜和轩尼诗干邑的相通了。大家都是吃饱喝足后搞出来的艺术,以及学问。可不就是吃饱了撑的嘛。我想起一句话,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拳王你这个粗人。”迪帆对我嗤之以鼻,“我刚才想到一个美好的描述,一定能说服你,但被你气得记不起来了。你知道我们为何要搞这次轩尼诗走进川菜的活动么,因为在过去,在大多数国人的认知里,干邑是高雅的存在,是钢琴,是歌剧,是贡嘎神山上沐浴金光的白雪。而我们就是想告诉大家,干邑的确不负一切高雅之赏,但高雅绝不是她的灵魂。她的灵魂是hermoney, 是一切美好之物的神奇集合,也许只有‘和谐’这个中文词汇能够信达雅地翻译。”


蜀山之王贡嘎(图片来自网络)


“哦,原来你说的是Harmony啊,不是hermoney。”我恍然大悟,“Harmony这个单词不仅涵义深刻,其中文音译‘鸿蒙’也大有意趣,象征着混沌中元素的神妙化合。这一点,美食和美酒亦然。”


“所以,我们常说某某食材能够激发酒的香气,也是一个道理。你可以理解为,夫妻肺片和轩尼诗V.S.O.P达成了Harmony。”


“是哒,你看这道鳝段茄子。人们都抢着吃鳝鱼,老饕却知道精华在于茄子,就是因为茄子吸收了鳝鱼的鲜,二者在纤维和淀粉中达成了Harmony。”我受迪帆和干邑所激,终于从粗人的境界升华了一点。


“所以你知道轩尼诗干邑和川菜真正的共通之处了吧,他们的灵魂并不是果香或者花椒,而是Harmony。等等,我想起那个描述了,它出自一个报告,说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你看看你,这就是差距。通俗来讲,人们吃饱了就会想着如何更好吃,川菜的发展就是每一位川菜大师和平凡厨子提前贯彻这个报告的结果,干邑同理。”


“还是你们这些知识分子知书达理,”我交口称赞,“这么看来,川菜和干邑简直是良伴。”


“是啊,你看VERY SUPERIOR OLD PALE,非常、优异、陈年、淡色,用于作为回锅肉的标准不也毫不违和?”


回锅肉


我完全无法反驳,这也许就是Harmony的魔力吧。


迪帆举起一杯轩尼诗V.S.O.P:“敬川菜。”


“敬轩尼诗。”我举起一片回锅肉。


我俩的手中物就像阿比努斯天秤两端的量盘,就像心和羽毛,Harmony得一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