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一个编程兴趣班童程童美,突然暴雷,倒闭了!
身边刚好有朋友也报名了,还有小1万的课没销,目前正在联合其他学员一起维权。
童程童美暴雷,业内还是很震惊的,因为它是全国连锁品牌,不是小作坊。还有人说童程童美规模这么大,现在倒闭了可能会让家长对整个少儿编程行业都失去信任。
另一边,
DeepSeek
横空出生,给AI带来了
技术创新与应用,对教育影响深远。
最明显的变化是,它
降低了教育资源的获取门槛
(比如名校课程在线化),但也可能因为技术使用的差异,加剧教育不平等,导致
新的数字鸿沟
。
AI在正在重新定义教育,
表达力、想象力、创造力
是孩子应对未来挑战必备的核心技能。
像童程童美这样高标准化的编程课程,对孩子的创造力能力培养是欠缺的,而且DeepSeek几秒钟就能完成基础编程,未来孩子们即便学会了,可能也用不上。
有人说,孩子们的未来难,
智力赢不过AI,体力赢不过机器人
。
我们给孩子做的教育规划,能否对得上未来的需求?
的确,人工智能正以其
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精准的学习算法以及不断优化的决策系统
,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让大家不得不思考该如何融入这浪潮之中。
尤其是有娃的我们,面对汹涌澎湃的技术变革,很难不为孩子担忧:
教育部多次发文,表达出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视、对新生代寄予的期望;
人社部公布的19个新职业中,“AI数字职业”约占一半。
可现实是,所有学校都还没开设这门课程,能够让我们借鉴的东西少之又少。
怎么才能抢先一步,帮孩子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他们可以每日接触的
基础学科
之中。
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物理、化学、生物
等科目,提供了基本的物理模型、新型材料、生物启发算法等关键技术和理论支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物理AI体现在自动驾驶汽车、执行复杂工业任务的机械手臂和与人协作等各类机器人上
如果孩子们能对这些理科科目做到游刃有余,
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灵活的思维方式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所带来的种种挑战时,就会拥有更多的底气。
提到理科学习,相信很多同学都会陷入“痛苦”的回忆中。
艰深的概念、枯燥的公式、复杂的实验,样样都像拦路虎,让人看了就头大。
尤其是
实验
,数量多、操作难,
课上学一遍,记都记不住,更别提应用了
。
时过境迁,到今天,
咱们的孩子,面临的考验似乎更加严峻了
。
在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科学课的课时占比甚至超过外语,并且贯穿小学六年级始终。
这就要求,孩子
从一年级开始
就要接触科学实验,学会动手操作。
可现实是,大部分学校都条件有限,不是老师专业不匹配,就是实验室器材不完善,孩子在学校都无法完成实验,回家就更难以操作。
初高中阶段,物化生学科中那些很复杂的实验,孩子们同样无法在家中完成。
▼不安全
▼无法充分准备器材
虽然老师在课堂上也会带着孩子们操作,但是没有反复的复习和总结,孩子们很多时候都会把知识还给课堂。
与之相对的,则是
实验在各地的中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不会做实验就没有分,不懂实验背后的原理就难以灵活应用……
这个时候,如果能给孩子一个
“移动实验室”
,
很可能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近,还真“挖”到了一个宝藏APP,可以把这个看似“不太实际”的想法就将变成可能——
NB实验室
。
帝都牛校的“隐藏福利”
——
NB实验室
专场
戳按钮👇预
约起
来
用同事的话说就是:
“如果当年有这个工具,我理综绝对满分”。
没错,他当年理综成绩接近满分,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最终考入了人民大学。
据他介绍,有
4W+老师,1000W+
学生都在使用这款APP,其中不乏
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京101中
等“宇宙牛校”的师生。
在这个APP中,不需要提前挑选场地,更不需要精心准备实验试剂和器材,孩子随时都可以进行操作,搞定
中小学300+教材中的2000+精品实验
。
概念不理解、课上记不住、习题不会做?
没关系,在NB实验室,孩子们可以
随意DIY实验,解决上面的难题。
1000+虚拟器材药品、8大算法引擎,支持无限次试错探究
,
引导孩子学会
举一反三
。
比如,物理学中看不见的电磁场;化学中摸不着的原子、分子,凭想象的运动轨迹等,都能变成动画,所见即所得。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难点内容
比如,网上搜不到答案的考题,NB分分钟便可还原,还能灵活调整实验条件,让孩子解一道题会一类题。
▼2024年天津中考题目还原
虽然是动画展示,但是
场景却十分逼真
。
为了让孩子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实验效果,课堂中还加入了
很多特效
,如蒸腾的水蒸气,跳动的火焰等等。
这样的设计,也正好保证了孩子在实验中的绝对安全:
水不烫、火不烧
,孩子自然可以完成很多在学校里需要“重重防护”的实验。
▼粉尘爆炸实验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错误操作引发爆炸
而在打破空间局限的同时,这个“实验室”更是克服了时间的局限性。
在时间的维度中,孩子能自由“穿越”,看到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呈现的效果。
比如,课堂上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生物实验,孩子们只需几分钟,就能看到结果,对于探知欲比较强的他们来说,这样的体验真的非常棒。
▼不用解剖,了解鸽子的几大系统,知道它为什么被叫作”直肠子“
有了这个突破时空局限性的实验室,相信孩子们增加的不仅仅是
动手能力
,他们的
理科思维
也必将得到有效提升。
而理性思维,正是正是人工智能时代中,孩子们所必须掌握的底层能力之一,可以让他们面对变化迅速反应,主动创新,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再好的工具,孩子不爱玩,不会玩,家长不会引导都是白瞎!
帝都牛校的“隐藏福利”
——
NB实验室
专场
戳按钮👇预
约起
来
下面带大家来看看这个既
能学又能玩的【NB实验室】app如何使用?不同阶段的孩子怎样通过它来规划。
上面说到的实验都在
【NB实验室】
完成,想玩的话,首先
需要下载对应的APP
,
在应用商店搜索就能下载。👇
这个软件的
界面非常简洁,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也没有广告
。
左上角就是账号登录,能查看自己的会员权益、做过的实验,遇到问题也可以在这里找到客服;
NB实验室最多有五大板块,主要是
同步学、自由练、模拟测、知识专题、我的、AI学习搭子
。(PS:不同学科显示的不一样)
点击左上角能切换学科,目前软件
提供了小初高共7科
。
点击进入
【同步学】
,还能进行多个教材版本切换,可以按照章节来学习,也可以按照知识点来学习。👇
自由练
——孩子时间充裕的话,就可以在这个板块进行练习。
模拟测
(只有初中物化专属)——有视频、练习、考试。
AI学习搭子
——孩子在做实验的时候,遇到不熟悉的知识点就可以问它。
初步熟悉了软件之后,既然它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定年级和科目,那么
具体怎么边玩边学呢?
这个APP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小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实验。
像小学科学中《检验液体的导电性》,首先它准备了3个装有不同液体的杯子,上面还有带导线的灯泡💡和电池🔋。👇
当我们拖拽导线放在不同的杯子时,能看到灯泡不同亮度显示。
这些操作都很安全,实操性强。另外孩子们还可以
自由DIY,使用器材进行探究。
你看这特效模拟实验效果,真实又有趣,就跟玩游戏一样。
而且
成本低,一个实验没做好,我们可以清空数据反复操作
,直至知识真正掌握。
像生物、物理学科还能
实现3D立体模型360°无死角观察。
比如中学物理电磁,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可以在实验中直观地观察到;👇
生物学科中,关于物体构造,孩子们可以在立体模型中仔细观察到。
帝都牛校的“隐藏福利”
——
NB实验室
专场
戳按钮👇预
约起
来
有不少姐妹问到,
NB实验室对于五六岁的孩子来说会不会太早了?
NB实验室关键是
给孩子一个
探索
的机会,是让孩子体验理科的乐趣,探索无论年龄,多大的孩子都适用
。
况且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已经有科学课了,而且难度也不容小视!看这些题目,如果孩子的经验不是很充足的话,是很难答出来的。
并且不少考核内容更是直接对标了初中物化生地的知识,考试范围也是蛮广的。
不过,小学阶段搞好科学课的,对初中的物化生地有帮助吗?
而且NB实验室的玩法很有趣,就跟游戏一样,孩子爱摸索,一玩就可以在里面玩个老半天,
毫无压力
。
此外也不用担心孩子
玩物丧志
,NB实验室内置了2000+个精品实验视频,这些视频都是对标校内,孩子可以边玩边学!
不过规划好学习内容,孩子成长更见效。
小学阶段和初高中阶段有不同的学习方案,下面我和大家详细聊聊这两个阶段的学习目标。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学科还没形成固化的思维,是最适合用来培养
兴
趣
的阶段。
俗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想要孩子在初高中阶段成绩跟上去的话,那就一定不要忽视了小学阶段的兴趣培养。
NB实验室就像是百宝箱一样,
校内小学科学课全年级同步
!
我举个例子,比如四年级下册的”电路出故障了“这节内容,学习目标是孩子探索检验故障的原因。
在NB实验室的实验场景中,孩子通过两种方式,排除出了故障的原因。在整个环节,孩子通过动手验证,就像玩游戏一样,知识轻松掌握!
再比如六年级的知识点电磁,通电导线是否会让指南针发生变化?答案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了。
虽然科学课都是有趣简单的知识,抛开了难懂的概念公式和复杂的计算,更加注重现象的
实验探究与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