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家庭育儿
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联合百名育儿专家向平台几百万家庭传播科学育儿理念。育儿无小事,只为做好宝爸宝妈的后援团。关注我们,更多惊喜在每天100000+的阅读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孩子开学第一课就考哪吒,DeepSeek带来 ... ·  昨天  
科学家庭育儿  ·  DeepSeek来了,这些兴趣班第一批倒闭! ·  2 天前  
超级学爸  ·  不是《美国队长》不行了,而是美国不行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家庭育儿

频繁咬指甲致娃“毁容”!宝妈群热议4大戒断绝招,赶紧试!

科学家庭育儿  · 公众号  · 育儿  · 2025-02-19 07: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宝宝咬指甲的危害、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包括指甲感染、影响颜值、口腔细菌感染、心理问题等方面。生理性原因包括婴幼儿期的正常吮吸反应,病理性因素如缺锌、寄生虫感染等,还有纯粹的好奇和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宝宝咬指甲。家长需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宝宝改掉咬指甲的习惯,包括温柔化解、做约定、鼓励等方法。同时,文章还提到了直播预告和相关专场预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宝宝咬指甲的危害

包括指甲感染、影响颜值、口腔细菌感染、心理问题等方面。

关键观点2: 宝宝咬指甲的原因

包括生理性原因、病理性因素、纯粹好奇和心理因素等。

关键观点3: 如何帮助宝宝改掉咬指甲的习惯

家长需要循序渐进地温柔化解,做约定、鼓励等方法。

关键观点4: 直播预告和相关专场预约

文章提到了直播预告,品牌会根据预约人数给到最低折扣,预约人数越多,福利折扣越大。


正文

👆 点击领取福利 👆

今日直播预告


省妈必备全学科辅导神器

“天天练”专场

戳按钮👇预约起来

开学季大路灯+打印机专场!

2月19日 中午12:00

戳按 钮👇 起来








正文
























最近一位宝妈忧心忡忡的告诉科大大:自从娃去了幼儿园后,开始学会 咬指甲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还有粉丝吐槽: 自从上了幼儿园, 都不用 给娃剪指甲了,因为 全被 他啃干净了 ......


关于娃咬指甲的问题,后台时不时有小伙伴留言催更,甚至还有这样的↓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感受到粉丝们的热情催更( 威逼利诱 ),拖延科立马支棱起来了。


今天就来聊聊“咬指甲那些事儿”!



大家都知道咬指甲、吃手不好,但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指甲感染


经常咬指甲会破坏指甲和周围皮肤的保护屏障。


当合并细菌感染时会引起细菌性甲沟炎;

合并病毒感染时会引起甲下疣、疱疹性甲炎等;

合并真菌感染时会引起灰指甲;


甲沟炎不是病,但疼起来真要命。


这其中滋味,懂的人自然懂。


当它长进你的肉里时,那种痛十分酸爽;不小心踢到它时,当场体验原地升天的感jio。


【甲沟炎】曾上微博热搜,评论区堪称病友交流群。



关于新闻中提到的给宝宝剪指甲,要注意两点:


第一、不要剪太短;

第二、不要剪成弧形, 可以剪成与指尖齐平的长方形;


剪好后,可以用婴儿专用的指甲锉稍微打磨一下,把那些锐利的边边角角消灭了,防止宝宝误伤自己。


如果有倒刺不要撕,用指甲刀剪掉即可。


影响颜值


让我们来看看咬指甲对娃的颜值影响到底有多大?


长期咬指甲 ,将可能导致孩子牙齿咬合不正、下颌突出或后缩,对面部整体轮廓影响都很大。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咬指甲的过程中,指甲嵌入牙缝当中会导致孩子牙缝变宽,影响孩子 根松紧程度。


此外, 经常咬指甲会导致指甲边缘坑坑洼洼、凹凸不平, 指甲周围皮肤红肿出血、有倒刺或裂口;


更严重的还会出现 指甲与甲床分离或指甲变形, 对指甲形态和手部美观造成影响。


尤其是女孩子,长大后怎么和小姐妹一起约美甲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口腔细菌感染


有数据显示: 1 克指甲垢里细菌和霉菌大约有 40 亿个,还有致病的微生物寄生虫卵。


孩子年纪小,又喜欢东摸摸西摸摸,手上和指甲缝里常年都沾满了细菌和灰尘。


此时再将指甲塞进嘴里啃来啃去......


这不就是常说的病从口入


轻者腹泻、重者则引起消化道感染 还有可能引起牙龈炎和牙周炎。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造成心理问题


常常咬指甲的孩子,指甲通常都不好看,而我们日常待人接物,是一定要用到双手。


很多娃因指甲不美观而自卑,严重还会产生心理问题。


对于小女孩来说,双手就是她们的第二张脸蛋,手指甲被咬的坑坑洼洼,容易让女孩变自卑;


对于小男孩来说,丑陋的指甲,还可能遭到其他小朋友的嫌弃,不愿与之牵手玩耍。


咬指甲的危害那么大,到底哪些原因导致娃咬指甲呢?



●生理性原因


婴幼儿时期宝宝爱吃手、咬指甲是正常吮吸反应,不需要担心。


这是因为宝宝 处于精细动作和口腔的敏感期,吮吸手指不仅是 安抚自己、 获取安全感的表现,也是智力发展的证明。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病理性因素


当孩子严重缺锌时,会出现食欲减退、异食癖、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等表现。


这时孩子就会吃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啃指甲。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此外,当孩子 感染了寄生虫(蛔虫、蛲虫等) 时身体不舒服,为了缓解这种不舒服,也会啃指甲。


孩子有这些病理性因素时可能出现啃指甲,但啃指甲本身与身体缺乏微量元素、维生素并无直接关系。


纯粹好奇


很多娃已经过了口欲期,但看到身边亲近的人咬指甲,因为好奇也会去咬指甲。


学龄前儿童喜欢通过模仿建立自己和外界的联系,他们最爱模仿的就是身边的人。


所以,如果家里大人有咬指甲的坏习惯,实在戒不掉的话,记得背着孩子咬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心理因素


当孩子出现咬指甲的行为,并不单纯是行为问题,更多要考虑孩子的心理状态。


比如焦虑、压力大、 考试 不安全感,特别是挨批评、 体罚,心里不舒服时 会咬指甲。


尤其是孩子上了 托儿所、幼儿园后 ,咬指甲的行为就像是为了缓解自己的压力,并进行自我发泄。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咬指甲这个简单的、重复的动作,能快速安抚、镇定他们焦虑的内心,这也是孩子调整自己内心状态、发泄不愉快的一种方式。


如果娃是心理问题,我们首先要找到娃咬指甲具体原因,然后慢慢帮娃改掉☟☟☟



循序渐进,不暴力制止


当发现娃咬指甲后,呵斥、批评反而会适得其反,制止本身就是一种强化。


聪明的父母应该学会温柔化解,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说:


娃无时无刻都咬指甲,可以让娃坚持一个小时不咬指甲,明天坚持两个小时......


娃每个手指都咬,和娃沟通,今天只咬5个,明天3个,后天一个也不咬......


和娃做约定,并适时的给予娃鼓励,循序渐进戒掉咬指甲坏习惯。


除此,读绘本的时候也可以加入咬指甲的故事,比如 《爱咬指甲的小山羊》《咬指甲的秘密》 ,还有动画 《我不再咬指甲》, 都非常适合陪娃看。


绘本中有这样一句话,值得家长们珍藏: “你想咬指甲的时候,就抱抱妈妈吧!”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另辟蹊径,出奇制胜


解决娃咬指甲的坏习惯,我们要找到娃的痛点,对症下药。


科大大搜集了一些关于咬指甲比较好的办法,快来学习一下。


小美妈妈:

我家女儿特别臭美,有一次我带她去做美甲,告诉她如果再咬指甲长大后就不可以做美甲了,打那以后我姑娘再也没咬过指甲

乐乐妈妈:

我家儿子特别喜欢幼儿园的一个小姑娘,我告诉儿子,小美不喜欢咬指甲的男生。 儿子为了 “真爱” ,终于改掉了咬指甲的坏习惯

诺诺爸爸:

我家娃看动画时很爱咬指甲,我会往他手里塞个玩具转移注意力。

柚子妈妈:

我家娃很怕医生,我会编故事吓唬他:指甲里有很多细菌怪。


如果咬指甲它们就会跑到肚肚里,让你生病,然后就带你看医生”,娃听了真的会害怕,虽然知道这个方法不好,但真的很管用。


关于娃咬指甲,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别忘记 【在看+转发+留言】 一键三连哦!


如果你有与“咬指甲”的故事或者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宝宝戒咬指甲,欢迎来留言区评论哦!


科大大也将选出走心留言,送出惊喜礼包


今天的哄睡故事【狮子妈妈】,扫码即可给娃听哦!


直播抢先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