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苏智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创伙伴  ·  大厂人的35岁焦虑,靠买黄金治好了? ·  22 小时前  
经纬创投  ·  从 Northvolt ... ·  2 天前  
独角兽智库  ·  DeepSeek+政务概念股深度解析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苏智院

关于99号文 | 城投化债新规解析:重点省份或分三个梯队退出?

苏智院  · 公众号  ·  · 2025-01-24 17:08

正文

近期,关于99号文的相关文件流出,虽然具体文件全称尚未明确,但它被视为35号文的第六个补丁。 99号 文的主旨在于对2024年曾一度声势较大的退重点地区作出规定,主要内容包括退出重点省份的标准、程序、时间安排以及退出后的后续要求。
本文将详细解读这一政策动向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99号文的主要内容

根据网传消息,99号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退出重点省份名单

文件出台背景:在地方政府化债的同时,还需要推动地区发展,因此必须为 退出重点省份提供明确路径

2.退出程序

每年3月底前,按程序向国务院报送请示。这一时间节点的选择尤为关键。

3.退出标准

99号文对退出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

i)隐性债务率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余额与地方综合财力的比值,不得高于除北京、上海、广东外,16个非重点省份中隐性债务率较高的8个省份的平均值。(数据为前一年财务数据,8个省份的平均值由财政部认定)

ii)金融债务/GDP比例

要求不高于10%,此项计算依据前一年的数据。

iii)化债能力评估

如果本地区能够化解债务风险,且不再依赖重点省份的相关化债政策支持,则应具备退出的条件。

4.退出进度

退出进度要求具体如下:
2025年一季度: 融资平台数量较2023年3月底时压降不低于 40%
2025年底、2026年底: 分别压降不低于 75% 90%
2027年6月底前: 实现融资平台的 全面退出

5.退出后的后续要求

融资平台退出后,其债务将作为市场化经营主体债务处理,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解决。 不再适用47号文、35号文、134号文、14号文等相关政策


如何解读99号文?

1. 关于退重点省份名单


该文针对 重点省份的退出路径 提出要求,但是否适用于非重点省份中的重点地级市还待确认,具体由谁提请退出也有待进一步明确。


2. 退出程序的安排


每年3月的财务数据基本定稿,此时报送请示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业内普遍认为,退出程序将类似于退平台的流程: 从区县到市级、再到省级逐层摸排隐性债务、融资平台数量、退出数据等,并层层汇总提交 。预计到2025年第一次申报时,会引发一波地方政府 退出重点区域的热潮


3. 退出标准的动态变化


除北京、上海、广东外, 隐性债务率较高的8个省份 将成为动态变量,这一标准每年都将根据财政部数据进行调整。 目前,青海、黑龙江、吉林、甘肃和天津的债务率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文件中提到的“金融债务”主要是金融机构为融资平台提供的有息债务,不包括经营性债务。


4. 退出进度与时间安排


从2025年至2027年6月底, 融资平台将逐步退出 ,并且这一进度与150号文要求的“退平台”进度紧密相关。 退平台与退重点地区的工作相辅相成,预计在2027年6月底前,二者将同步完成


5. 退出后的债务处理


融资平台退平台后,其债务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理 ,这意味着市场机构将承担债务违约风险。 新增融资将根据发债机构的具体规定进行审批 ,符合产业类平台的才可新增。


99号文的政策走向与未来展望


99号文体现了2024年 化债政策思路的重大转变 :在推动地区发展和化解债务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需要 实现从依赖政府支持到市场化、法治化运作的转变
99号文的出台,将促使地方政府化解存量债务,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复苏 。通过退出重点区域,相关地区不再适用 35号文、47号文等政策 ,使得这些地方在融资和项目建设方面能够更加灵活,有助于 加速地方经济的恢复
然而,退重点地区后,是否能够继续融资将受到 发债机构审核的严格限制 ,仅符合产业类平台的相关规定方可新增融资。此后, 城投公司如何在市场化条件下调整融资结构 ,将是决定其未来发展走向的关键。

重点化债省份或分三个梯队退出

据华泰固收团队测算数据,排列出退出重点省份的三个梯队:

(1)第一梯队:辽宁、青海、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

从有息债务/GDP来看,这些省份均在10%左右(最高是吉林18%),且均符合隐债率要求,考虑到有息债务/GDP可能高估平台金融债务/GDP指标,可以认为是以上省份是基本符合退重点省份指标的第一梯队;

(2)第二梯队:广西、重庆、甘肃、云南

由于2023年其余省份有息债务/GDP均不符合要求(但随着退平台进展应会逐渐符合),从隐债率来看,更加接近指标的依次是以上省份。伴随着隐债压降,预计该类省份可能逐步申请退出,可认为是第二梯队;

(3)第三梯队:其余省份

其余省份隐债率、有息债务/GDP均偏高,预计退出重点省份需要较多资源倾斜,退出进度或相对较慢。

来源: 政信定融固收、小城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