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月薪1万的工作和一份月薪3000的工作,你会选择哪一份?在我没有告诉你任何信息的情况下,我想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
同样还是月薪1万和月薪3000的工作,你觉得哪份工作的幸福感会更高?这个答案就见仁见智了。
所有人都想要赚得多、过得好,但多少算多、怎样算好呢?有的时候很多选择并不是那么简单,就像月薪1万的工作需要频繁加班、出差、工作压力也大,而月薪3000的工作,环境轻松、同事和睦、时间自由,如果是你,你选择哪个?
如果所有的选择题都能单维度地明晰利弊,这世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纠结的人了。我们之所以纠结,就是因为各种因素夹杂,迷乱了我们的选择。
找到一份好工作为什么那么难?可能是因为我们一开始混淆了我们所谓的“好工作”的概念。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里写道:工作满意与否取决于基础因素和动力因素。
什么是基础因素?地位、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条件、公司政策等。比如上面提到的月薪1万、工作环境轻松就是基础因素。
而动力因素则是:有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成长等等。
从这两个定义中,你会发现,动力因素很少与外在刺激有关,更多的是跟自己的内心和工作的内在状况有关。所以想要一份工作做得开心,很大程度上,是由你工作的动力因素决定的。
如果我们工作的基础因素得到了改善,好比你从月薪3000元的工作跳槽到了月薪10000元的工作,你可能会开心,但你可能不会立刻爱上这份工作,最多是不讨厌它罢了。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说,与工作不满对立的并非就是工作满意,只是没有不满,工作满意和没有不满是两回事。就好比“没有不喜欢一个人”和“爱上这个人”是两码事一样。
我之前看到秋叶大叔回答网友的问题,有个网友问:选择工作的时候,在我喜欢的和工资高二者之间如何选择?
秋叶大叔的回答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他说,“如果你想选我喜欢,那么往往说明另一份工作的工资往往还不够高。”
后来秋叶大叔还说过一句话:爱好不如爱钱,钱能买爱好,爱好只能费钱。
钱在工作中很重要,我也十分看重。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对你的重视程度,以及你个人能力的体现。
但如果一份工作的基础因素得到了满足后,仍旧停留在赚更多钱时,问题就出现了。随着你的工作越繁忙,赚得钱越多,你会感到越来越不幸福。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中建议我们在选择一份工作的时候,只要基础因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就要多考虑动力因素。
因为超过一定的临界点时,改善基础因素,如钱、地位、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条件、公司政策等都只是幸福的副产品,而不是产生幸福的原因。
所以,多问问自己:这份工作对我有意义吗?这份工作将会给我带来发展机会吗?我还能继续学习新东西吗?我有机会得到认可、获得成就吗?我将会赋予更多责任吗?这些才是真正驱动我们的动力。
一旦你清楚了这点,什么是你工作中最重要的就会越来越清晰。
找到对你而言,在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提倡的“重点”原则。
每个人对于“好工作”的标准都不尽相同,因此每个人在做选择时依据的核心标准也不一样,有的人可能是薪酬待遇,有的人是工作压力,有的人是人际关系。
而对于每个人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否能让我们感到幸福,之后就像一个公司制定发展战略一样,为自己制定一个战略计划。
个人职业发展其实和公司发展很像,除了要有一个周密的战略,还要有一个应急战略。毕竟这是一个极容易产生超级个体的时代,你越把自己活成一家公司的样子,你越有可能做出一些成绩。
周密战略是依据我们的目标制定的稳步达成的计划。例如为了年薪20万的目标而制定的一个一步步进阶达成的计划,比如挑战到成长期的行业,进入头部的核心部门,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等等。
那么应急战略就是让我们更好地平衡已经制定的计划和突然出现的机遇之间的关系,以及面对生活中从未预料到的机遇和威胁。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我们不能妄想单靠Plan A就能达成目标。正确的思考方式应该是让我们的生活范围大大拓宽,依靠自身所处的特定环境,准备好应对各种机会。
你可以采取另外一种生活体验,并随着从每次经历中学到的东西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为找到支点做好准备,然后继续调整战略,直到找到既能满足基础因素,又能给你动力的工作为止。
就好像现在不少公众号的运营者,他们刚开始几乎都有一份工作,然后他们尝试去写公众号,把自己旅行、护肤化妆、买买买等心得整理成精美的图文,没想到大家很捧场,这个举动也慢慢改变了他们的人生选择和人生轨迹。
所以,在正常8小时之外,去多经历一些事,多体验一些生活,你或许会更容易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也更容易做出人生选择。
如果说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接着制定周密战略和应急战略是找到好工作的必经之路,那么这条路是否能真正走到出口,取决你你投入的资源。
资源有很多,比如时间、精力、体力、财力、才能……当你有了计划,你却不投入与目标相匹配的时间和金钱,也不投入才能,那么就无法实施你的战略。
做比想永远更重要,关键是走出去,并行动起来,一直到你明白要将自己的才能、兴趣和重点放在哪里为止。
这个过程其实并不容易,它需要你去主动做出改变。可能你现在的生活过得并不糟,但你想要过得更具幸福感,你就要去做些改变与挑战。
你可能需要辗转多份工作、多个城市甚至多个国家才能找到对你而言最重要的,然后把它定为你的目标,去尽力取得。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值得的,因为传统的思维方式聚焦于过去,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则应聚焦于未来。
聚焦未来,你可能会看到很多不确定性,但同时也伴随这更多的可能性。而害怕改变,坚持认为按已知的情况实施似乎更容易,反而会让你错失很多机会。
不要在10年后的某天早晨醒来,你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辈子我究竟想做些什么呢?”
抓住不确定很难,但抓住浅浅的安全感也不容易。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自己去放手试一试。
正如C.S.路易斯所说,通往地狱最安全的是那条最平坦的路——斜坡是平缓的,脚下的路是柔软的,这条路上没有柳暗花明的惊喜,没有里程碑,也没有方向标。
你是时候,把车开到高速公路上了!
一个家庭最应该富养的,是父母
航班延误生存指南
你住的离公司有多远,升职就有多难
从“问题少女”到“美国第一脱口秀主播”,凭什么她的人生活的比电影还精彩?
互相利用,才是最好的工作关系
“天空旅行者”招募中!免费带大疆Mavic Pro无人机游夏威夷、拉斯维加斯!
长按识别二维码,
来,智哥带你一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