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蝌蚪五线谱
蝌蚪五线谱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专注做权威、有趣、贴近生活的互联网科学传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现代快报  ·  玩手机导致2300度近视?进来自查 ·  21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玩手机导致2300度近视?进来自查 ·  21 小时前  
短剧新圈  ·  龚宇炮轰红果背后,是长视频平台的焦虑 ·  昨天  
短剧新圈  ·  龚宇炮轰红果背后,是长视频平台的焦虑 ·  昨天  
最红安  ·  不要买,不要吃!内含违禁成分 ·  2 天前  
最红安  ·  不要买,不要吃!内含违禁成分 ·  2 天前  
柠檬工会  ·  起猛了,百度接入DeepSeek R1满血版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蝌蚪五线谱

我在北京做科普 | 带着 “放大镜”,探秘地质与科普的世界

蝌蚪五线谱  · 公众号  ·  · 2025-01-22 17:34

正文






我在北京做科普
本期嘉宾

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 周敏



许多科技工作者亦是科普队伍的一员,他们将科学的魅力展现给广大公众,让科学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蝌蚪五线谱特别策划《我在北京做科普》系列内容,邀请嘉宾分享科普工作的故事和经验。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周敏老师 ,一起来听听她的科普之路。





燕园 中, 有一位学者 穿梭于古老的地层与现代的科普之间,用执着与热情书写着地质领域的精彩篇章。 她是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周敏,一位在地质研究与知识传播道路上砥砺前行的探索者。

























学术探索:野外与实验室的交织
01


周敏的学术起点充满了机缘巧合。高考后,原本钟情生物学的她因调剂踏入地质学领域,而古生物学这一地质与生物的交叉学科,成为她学术梦想的新航向。 本科阶段,古生物科研项目的参与点燃了她内心对地质学的热爱之火,自此她坚定地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惊喜的道路。


博士阶段,周敏在导师江大勇的指导下,专注于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的研究。每年,她都会踏上前往安徽、贵州等地的野外考察之路。 野外考察的条件并不轻松,长时间在艰苦环境中作业是常态。 但对周敏来说,每一次的野外经历都是一次探索未知的奇妙旅程。




依据地球板块运动和地层发育的理论,再结合前辈们积累的地质调查资料,古生物学家们能精准地寻找可能存在化石的区域。在那里,每一块新发现的化石、每一层独特的地层,都像是来自远古的神秘信件,为她的研究提供了关键线索,帮助她不断深入了解地质演变的奥秘。


在研究室里,周敏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读博初期,阅读文献的困难曾让她倍感压力。但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下,她逐渐掌握了筛选和阅读文献的技巧,学会从大量文献中找到对自己研究有价值的内容,提高了研究效率,也加深了对专业领域的理解。


野外考察实践与室内研究相互结合的方式,让周敏在地质科研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科普践行:博物馆里的知识传递
02


除了科研,周敏在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也有着重要的角色。从旧楼时期开始,她就参与到博物馆的工作中,担任讲解接待和主管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科普工作的乐趣和意义,也意识到科普对自己科研工作的促进作用,二者相辅相成。


2021年原博物馆所在的逸夫二楼改造,馆藏标本转移到燕园大厦新展厅,博物馆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校内周转空间不足、人力有限等。但师生齐心协力,克服了重重障碍。




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 新展厅以 “地球与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 为主题,展 了丰富的矿物、岩石和化石标本。在布展过程中,周敏和团队秉持着展示北大科研成果、讲好北大故事的理念,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观众对地球科学有更深入的认识。


在博物馆的讲解中,周敏会根据不同观众的特点设计讲解内容。面对小朋友,她会选择像菊石这样有趣的展品,用生动的比喻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


比如,她会告诉孩子们菊石虽然外观有点像蜗牛,但内部结构却大不相同,菊石有很多小房间,而且它还是中生代海洋里凶猛的肉食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