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酸谈
酸谈学社——教授医学基础科研的完整知识架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营养师顾中一  ·  香肠、火腿肠、火腿有什么区别? ·  昨天  
丁香生活研究所  ·  长得差不多,热量差一倍!10 ... ·  1 周前  
营养师顾中一  ·  暴饮暴食,会把胃撑大吗?还能饿小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酸谈

为什么突然站起来会两眼一黑?最新研究发现:收缩压骤降20 mmHg以上,痴呆风险提升1.22倍!

酸谈  · 公众号  ·  · 2024-09-22 15:00

正文

医生也有60W定律?成功的医生有哪些共性?你和同事的差距是什么时候开始拉开的?

关注“科研职场说”,每天分享医生职场生存技能!

现在关注,还能限时免费领取 医学科研路径 资源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血压就像是身体的晴雨表,告诉我们心脏泵血和血管压力是否正常。很多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从躺着、蹲着或坐着突然站起时,感觉头重脚轻,眼前发黑。这种现象称为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是一种在姿势改变时发生的血压明显下降的情况。近日,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 Hypertension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Orthostatic Blood Pressure Change, Dizziness, and Risk of Dementia in the ARIC Study 》的研究, 揭示了直立性低血压与未来痴呆症风险之间的潜在关联。



研究背景


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较为常见但常常被忽视的现象。当人们从躺着、蹲着或坐着突然站起时,因血压调节机制不够灵敏或响应迟缓,导致血压显著下降,进而引起头重脚轻、眼前发黑等症状。这种血压下降现象不仅是短暂不适的原因,它还可能是神经系统出现问题的早期信号。先前的研究表明,OH可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痴呆症有关。


研究发现


在这项研究中,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关注了参与者从躺着到站起来后血压的变化,尤其是在站立后30秒和50秒时的收缩压变化。


研究意义


早期诊断:通过定期监测直立性低血压,尤其是显著的收缩压下降,可能有助于提前识别高痴呆风险人群,从而及早干预。
临床干预:对于存在显著直立性低血压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如生活方式调整、药物管理等,来降低未来发生痴呆症的风险。


实验策略


研究设计:科学家们利用“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ARIC)的数据,这是一个包含11,644名参与者的长期观测性队列研究,平均随访时间长达26年。
测量指标:他们专注于参与者站立姿势的收缩压变化,具体在站立后30秒和50秒测量收缩压的变化幅度。特别关注收缩压降幅大于20 mmHg和10到20 mmHg两种情况。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模型计算血压变化与痴呆症风险之间的关联。数据调整了包括年龄、性别以及其他潜在混杂因素。

主要结论


直立性低血压与痴呆症风险关联显著:站立后30秒和50秒内收缩压显著下降的参与者(降幅超过20 mmHg)发生痴呆症的风险明显增加,达到血压稳定者的1.22倍。这一发现首次明确指出了姿势性血压变化与未来痴呆症发生率之间的统计学关联。
收缩压下降程度对风险影响不同:即便收缩压下降幅度在10到20 mmHg之间,其痴呆症风险也有一定增加(比值为1.10倍),尽管这种风险增加较为温和。
潜在的早期预警指标:研究表明,定期监测直立性低血压尤其是显著的收缩压下降,可以作为早期识别高痴呆风险人群的有效手段。这为未来的临床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