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甲状腺癌在我国的发病情况,包括年轻化和女性化趋势,并解释了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之间的关系。文章还列举了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如激素水平波动、雌激素作用、生活压力大和免疫系统的差异等。同时,文章也提到了甲状腺癌的一些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建议。最后,文章强调了及时检查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甲状腺癌发病人数持续增长,成为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女性癌症。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甲状腺癌发病人数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特别是20~50岁之间的女性。
关键观点2: 甲状腺结节在成年人中很常见,但大多数为良性。
成人甲状腺结节发生率约为20.43%,每5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甲状腺结节。然而,95%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只需要定期复诊检查。
关键观点3: 甲状腺癌与激素水平有密切关系,生活压力大和免疫系统差异也可能是风险因素。
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如月经周期、妊娠、更年期等,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甲状腺健康。此外,雌激素的作用、生活压力大和免疫系统的差异也可能是甲状腺癌的风险因素。
关键观点4: 甲状腺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颈部肿块、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可能是其信号。
甲状腺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如果出现颈部肿块、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关键观点5: 预防甲状腺癌需要避免不必要的医源性辐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摄入足量的碘等。
预防甲状腺癌需要注意避免医源性辐射,特别是头颈部的射线诊断。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摄入足量的碘、控制体重、避免吸烟和及时检查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正文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
我国甲状腺癌发病人数
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
它从一个无人关注的“蝴蝶”
跃身为癌症界名气大涨的明星
成为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女性癌症
图源:丁香医生
主要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维持正常人体代谢的兴奋性,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正常的新陈代谢。
如果甲状腺激素过多,则导致“甲亢”,
如果甲状腺激素过少,则导致“甲减”。
如果
甲状腺细胞局部异常增长
,则形成甲状腺结节,不过,甲状腺结节在成年人中很常见。
相关数据显示,
我国成人甲状腺结节发生率约为20.43%,差不多每5个人里就有1个。
但是,
95%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
,只需要定期复诊检查。
注意:
如果甲状腺结节是恶性的,甲状腺细胞则会疯狂增长,最终
可能会发展成甲状腺癌
。
2012年至 2016年青少年和青壮年主要癌症类型的病例分布(%),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3]
甲状腺癌的发生与激素水平有密切关系。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更年期等生理阶段,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
常常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中,长期的精神压力、情绪波动、饮食不规律等问题都可能对甲状腺健康造成影响。
女性的免疫系统比男性更为活跃和敏感。这种免疫差异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成为甲状腺癌的风险因素。
例如,女性更容易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较为轻微,容易被忽视。
✎颈部肿块:
颈部前侧出现肿块或肿胀,开始可随吞咽移动,若后期不可移动,要特别警惕。
✎声音嘶哑:
若甲
状腺肿瘤压迫或侵犯气管,可能会引起声音嘶哑、脖子和喉部疼痛等。
✎呼吸、吞咽困难:
甲状腺肿瘤增大压迫气管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
✎颈部淋巴结肿大:
甲状腺癌瘤体增大时,可能会导致颈部侧面的淋巴结肿大,并伴有面容潮红、心动过速等。
此外,女性甲状腺癌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规律、多汗、心悸等症状。
辐射暴露是世界公认的甲状腺癌危险因素,建议大家避免不必要的医源性辐射,特别是头颈部的射线诊断(CT、X线)。
确保摄入足够的碘,因为碘是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避免过量摄入碘,因为这同样可能会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
肥胖可能与某些类型的甲状腺癌有关,BMI应控制在18.8~23.9之间,避免超重或肥胖。
吸烟是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包括甲状腺癌。戒烟可以降低多种癌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