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解读交通 服务出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感动交通!“于新国创新工作室”团队载誉而归 ·  12 小时前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潍烟高铁通车、胶东“高铁成环”,山东高铁运营 ... ·  3 天前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世界一流远洋运输船队,如何在山东诞生 ·  4 天前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一图读懂 | 山东五大廊道总体策划 ·  6 天前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订报啦!2025年的《中国交通报》更加精彩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感动交通!“于新国创新工作室”团队载誉而归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公众号  · 山东  · 2024-10-24 17:30

正文

喜报


10月22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会上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刘伟等与会领导为“2023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2023年感动交通年度特别致敬人物”获奖个人和团队颁发证书。山东港口烟台港矿石公司资深专家于新国代表山东港口烟台港“于新国创新工作室”团队光荣领奖,这是山东港口继“连钢创新团队”后又一获此殊荣的团队。



自动化码头代表着海洋港口作业最高端形态,是一个国家港口综合科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集中体现,而相较于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干散货码头自动化的难度是呈几何级增长的。


面对国外技术垄断、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团队在工作室带头人于新国的率领下,怀揣着一颗为民族争气的“中国心”,继2021年向全球发布自主研发的“全系统、全流程、全自动”全球首创干散货专业化码头控制技术后,又新研发了散货船舶清舱设备和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一体化管控平台,彻底打通干散货码头全面智能化运行“最后一公里”,书写了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传奇,也为全球港口智慧绿色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山东港口成立伊始,就把打造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置于“五个国际领先”发展定位之首,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为技术创新搭建平台,一大批创新人才竞相涌现,一大批创新成果踊跃而出,形成了“时时创新、事事创新、处处创新”的浓厚氛围。此次“于新国创新工作室”团队荣耀获奖,也是烟台港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成效的生动缩影。


下一步,烟台港将锚定“三大建设”排头兵、环渤海中心港、特色业务领先一流的“三大方位”,充分发挥“于新国创新工作室”团队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广大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秉“实心”、尚“实干”、重“实绩”,人人争当奋斗者,重整行装再出发,为推动山东港口高质量发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更多智慧与更大力量。


接下来让我们回顾
“于新国创新工作室”团队的奋斗故事
一起感受科技强港的奋进力量



山东港口烟台港“于新国创新工作室”团队是一个长期致力于干散货码头自动化控制技术研发的科研团队,继2021年向全球发布其自主研发的“全系统、全流程、全自动”全球首创干散货码头控制技术后,2023年新研发散货船舶清舱设备和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一体化管控平台,彻底打通干散货码头全域智能化运行的最后一公里,为全球传统干散货码头自动化升级提供“中国方案”。


敢为人先,独辟干散货自动化升级“中国路径”

一直以来,港口业内普遍认为将高度自动化应用于作业流程复杂多变的干散货码头只能是“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对干散货码头自动化作业领域的世界难题和技术空白,“于新国创新工作室”团队多次赴国内外港口寻找办法和经验,却屡屡无功而返。


“既然没有现成的路,那就蹚出一条路来”!“于新国创新工作室”笃定报国之志和强港之梦,决定从烟台港矿石码头的实际出发,将智能混配技术作为干散货码头自动化的首个突破口。为了不影响正常生产,他们抓住一切工歇和机器“暂停”的机会,见缝插针,与机器比拼,与时间赛跑,常常在10米高的料堆上一待就是一整天。经过150多个日夜的奋战和反复试验,终于研发出全球首个自动化高精度混配矿控制系统。通过高精度皮带秤、多机协同控制、动态补偿等多个独创技术和设备,使烟台港铁矿混配成品铁、硅含量标准差控制在0.2%以内,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能够实现四种物料混配的码头。智能混配带来业务全面突破,烟台港混配铁矿作业量稳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方阵,特别是日韩保税铁矿转口业务,始终保持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位。


突破高精度智能混配技术,只是干散货码头自动化升级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为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实现从单点智能走向全局智慧,团队成员披星戴月、夙夜不怠,跑遍沿海9省17市港口搜集资料。堆场内、卸船机上,他们同吃同住、边学边想,在上千个研发思路里不断推翻归零,失败、重启,再失败、再重启。最终于2021年11月22日向全球成功发布集卸船、装船、装车、堆取等于一体的“全系统、全流程、全自动”全球首创干散货码头控制技术,将这项技术贴上“国”字标!


不懈奋斗,打通干散货码头全域智能化最后一公里


虽然已走在技术领航的“最前沿”,“于新国创新工作室”团队依然奋战在码头岸边,攀爬于设备之上,行走于堆场之间。


干散货清舱作业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一直是码头作业卡脖子的问题。港有所需,必有所为!为解决干散货船舶清舱难题,团队组成攻关小组,在智能清舱设备上潜心研发、逐点逐项突破。项目攻关正值夏季,为得到最真实船舱环境和模拟数据,团队成员在舱内爬上爬下,一个个汗满头、土满身,脱下的衣服像从泥水里捞出来一样。汗水与毅力最终换来技术的全面突破,历时两年成功发布全球首台全液压履带式智能清舱机器人。


这个像“扫地机器人”一样的设备,每当卸船接近尾声时便进入船舱内部,通过自主环境识别、多源定位数据融合,达到各机构自主决策、最优路径规划及无人设备群体智能协同控制,实现散货卸船全过程智能化无人清舱。它集推铲、扒料、输送、布料、清扫于一体,具备行走、挖掘、采集、输送、集料、清底等多种功能,每小时可清理500吨货物,较传统清舱方式效率大幅提升,并可使每条船舶减少司机18人、船舱指挥手及清舱装卸工36人,在实现散货船舶智能清舱作业的同时,完全消除“机械对人”操作的安全隐患。该项技术也得到港口界的一致认可,并获得2023年度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随着港区多机种自动化升级完成,为解决流程线设备人工巡检难题,他们又接续研发出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一体化管控平台,小到一个托辊、大到一台电机均能够做到动态监测。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巡检,设备智能化巡检效率更快、准确度更高,现在工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实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并可使设备运维方式从“故障检修”推向“预知预防保养”,实现码头全域设备的全要素、全周期、全覆盖智能化运维管理,彻底打通干散货码头全域智能化最后一公里。


争创一流,持续扩容干散货码头全球首创“榜单”


2023年7月,李小鹏部长视察烟台港,对智慧绿色港口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希望:要抓住特色、加快发展、争创一流。“于新国创新工作室”牢记嘱托,加大科研攻关,在研发散货船舶清舱设备和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一体化管控平台的基础上,新取得“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油耗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激光扫描仪自动清洁及保护装置”等十余项重点专利,使智慧赋能的干散货码头焕发出勃勃生机:矿石码头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码头综合作业效率提升20%以上,较传统码头能耗降低10%,年成本可压减430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智能化减人、帮人、护人的目标。在第七届海丝港口国际合作论坛上,他们所在的烟台港西港区供应链枢纽型铝土矿码头入选世界一流专业化码头,并作为典型案例纳入《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2023)》。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年轻队伍,已牵头制定行业团体标准2项,主导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企业技术创新项目4项,主导山东省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1项,参与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1项,申请国家专利35项,先后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等55项。


他们的励志故事也引发新华网、央视频、《中国交通报》《工人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聚焦报道,新华社山东要情就他们典型事迹做专题刊发,省、市领导相继作出重要批示。团队先后荣膺2021年山东省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榜首,获评“交通建设产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并被授予“烟台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来源 | 山东港口烟台港